KT板版画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6
/ 3

KT板版画教学探究

丁伟英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开设版画这门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的艺术课程,不仅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感受其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笔者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版画课程进行了多次实践与探索,对其存在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针对版画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开展了KT板版画教学的改革实践与探究。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原点,革新创作材料工具,掌握方法流程,强化作品艺术效果,从技能、技巧层面上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等方面做了尝试。从KT板版画教学的实践和效果来看,也与新课标总目标相吻合: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KT板版画呈现的多元化绘画语言、强烈的画面视觉效果和美术文化学习层面,并兼备安全、操作简易、形式多样、独特的审美感受等优势,适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活动中推广。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版画课程教学;KT板版画;教学实践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有着数千年的艺术发展历程。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中国复制木刻版画已有上千年历史,创作版画则起自20世纪30年代,经鲁迅提倡,后来取得了巨大发展。

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开设这门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与地位的艺术课程,在课堂中进行版画教学,不仅仅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感受其艺术的独特魅力,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2011年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实施做了详细的规定,基础美术教育教学得到快速发展,但美术课程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九年制学校,作为一名任教近二十年的一线美术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程也有了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本文就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美术版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

一、义务教育阶段美术版画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与课程标准要求不符

新课标提出:“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和采纳这此教学活动建议,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以补充新课标下美术课程“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笔者在一些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美术活动中,发现在美术课程中很少开展版画教学。在苏少版美术教材《藏书票》一课,运用版画的制作技法来进行藏书票的设计创作,本课的“知识链接”内容告知了版画的多种形式和丰富内涵。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被忽略,这与课程标准对“造型·表现”板块“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提出的目标不符。

2.与版画的多元化特质不符

版画与油画、国画等同属成熟画种,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造型元素主要由点、线、面组成,在色彩上主要强调黑白对比或色块对比。版画以其造型夸张、用色鲜明、构图饱满、线条灵动为特点,既有绘画性又有装饰性,多元的“形式美”,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使他们的艺术审美得到提升。但在一些美术教师的教学实践中,版画那独特的表现力被视而不见,常被简化造型语言来进行表现训练,在教学实践中往往只涉及单色版画,色彩对比关系被削弱了;技法上的单一使作品呈现出一面倒的阴刻效果,让人一眼看到的只有过于简单的图底关系;或在刻制时注重以线造型,忽视肌理的多种运用,使视觉形象单调乏味。

版画又与国画、水彩、油画等绘画创作形式不同,由画、刻、印三个操作程序来完成,是融合操作性、设计性、探索性为一体的艺术创作形式。这种创作形式使学生的艺术探索过程更为有趣和印象深刻。在创制过程中,美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期间,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也在创制过程中得到提升。最后,完成的版画作品常出现意想不到的画面效果,版画的这种偶然的、非预见性的特质使学生保有强烈的好奇心,于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了学生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较好的促进了他们艺术素质的全面提高。

由此,美术教师应该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充分发挥出版画的诸多优势,使其成为更加科学的教学手段,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3.与现实条件不符

据笔者了解,本地区很多学校基本都能配齐常用美术器材,但版画教学的基本教具和学具,如专业刻刀、印辊、晒版机等却往往缺少。个别学校哪怕工具问题解决了,版画课程却没有很好地开展,原因包括:传统版画材料复杂,制作工艺繁复,一个环节不慎,版画制作就前功尽弃,这会占用更多的学时;多数学校的美术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版画学习,缺乏专业能力和知识素养;不少学校视刻刀为安全隐患,取消了版画课程。因此,版画课程虽然是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有些学校美术课因为版画材料准备太麻烦,存在安全隐患,学生练习时间过长等各种现实因素,老师们只是作为欣赏课一带而过,更有部分学校和老师,选择跳过这版画课程教学,这不仅是对我们的学生,还是对有着悠久传统和辉煌历史的版画来说,真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版画的专业材料、工具、制作程序确实较为复杂,形式又受工具的限制,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但并不能成为放弃版画造型训练,取消依托版画进行综合探索的理由。相反,大胆改良材料工具,探索革新技法,才是作为一名美术教师该有的专业态度与精神追求。

二、KT板版画教学实践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开展了KT板版画教学改革实践,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原点,革新创作材料工具,掌握方法流程,强化作品艺术效果,从技能、技巧层面上升到美术文化学习等方面做了尝试。

1.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原点,革新创作材料工具

在笔者的版画教学实践中,发现KT板是非常适用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版画课程的好材料。用KT板替代木板、石膏板等坚硬的板材,利用铅笔、牙签、无墨笔等常见材料替代版画创作的专业刻刀,使用水粉、丙烯颜料、油墨等印刷,不仅实践操作变得简单易行,也较好的排除了安全隐患。KT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板的表面被一层薄膜覆盖,撕掉薄膜便露出里面白色的内底,就像一张素描纸,非常方便学生在上面画图稿,板挺括、轻盈的特质让学生能很轻松的创作、0.5厘米的厚度可以用笔在版面上划下或深或浅的凹痕,还可以使用蹭、擦、戳等各种手法使其版面上留下不同的肌理。KT板上留下的凹痕,翻印到纸上就会形成空白,凹痕越深越密集,翻印的空白越大越明显,笔者在教学中探索实践的KT板版画便是利用了KT板的这种特性,在刻制画版时,结合不同的造型元素进行版画创作,如运用疏密、深浅的线条来表现出画面的明暗效果。学生只需经过几分钟的小练习训练就能较好掌握其特性并加以运用,从而保证了他们有更多的探索空间。

笔者在课堂教学前先给每个学生分发一张裁好的小尺寸KT板,让他们去观察。课堂上不做示范,鼓励学生随意地在KT板上用力刻画,学生们没有了束缚,表现出极浓的兴趣,大胆尝试探索,刻制完成后,在刻好的KT板上涂刷油墨,印刷出来的画面效果让学生发出惊叹声,版画的这种技法的简易性与画面效果的偶然性让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后面的主题创作中,对学生进行表现手法的分析、讲解不同的印刷技巧等。KT板版画的创作由于工具材料简单易备,创作时间较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符合新课标总目标: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改善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2.掌握方法流程,为综合探索打好基础

在让学生熟悉KT板的特性后,进一步引领学生掌握KT板版画的制作工序,为后续的创作打下基础。

(1)定画稿。先构思,在白纸上画草图,要求画面精练简洁,主体物象突出,力求KT板上的画面图稿完美。若学生造型能力较强或设计的图案较简洁,可用水彩笔直接在KT板上轻轻的画稿。若不能一次性较好的完成画稿,可先将设计好的画稿与KT板固定好,防止移位,再利用复写纸将设计好的图案描绘到KT板上,尤其是图案中的文字,更需提醒学生在描印中注意正反方向的问题。

(2)刻制版。版的制作好坏决定了画面最后的效果,制版时必须要持“两心”:细心和耐心。根据KT板上已经画好的图稿,让学生选用身边的粗细不同的铅笔、直尺、牙签等笔工具,用这些质地较硬的工具描着图稿在KT板上用力刻画时,提醒学生控制好力度,线要有一定的深度,以不划穿KT板为佳,并注意线条的变化和走向,尽量一次成型。刻印出来后就是留白的部分,充分运用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等变化,使画面造型语言更加丰富。以戳为主的用笔,可塑造点状图案;线条紧密交叉或选用较大的笔工具来刻画,则可以塑造出面状图案;重复的描刻线条营造出一定的肌理韵味;阳刻与阴刻的巧妙处理,这些不同描刻手段的应用,使画面的艺术效果更趋于完美。

(3)刷印版。版刻制好后,就可用油墨来进行最后两道工序:刷版、拓版。刷版除了专业的油墨,在义务教育阶段,选用水粉颜料来替代油墨印制,更便于学生在课堂操作。撕掉外膜的KT板表面有一层油性物质,水粉颜料是水性颜料,直接涂色会出现油水分离,不易着色的问题,可在学生调制颜料时倒入事先备好的洗衣粉水予以解决。若要多次印刷套色或强化层次,印制时需将刻好的版与拓印的画纸用夹子固定好一端,避免错位影响画面效果。预设好印制次数和色彩搭配后,便可在KT板版上刷涂色彩,刷色要提醒学生不能一次性刷面积太大,水粉颜料容易干涸,每刷一小块就将画纸盖回,用手掌代替“拓印蘑菇”来回压印,及时调整画面效果。

3.造型语言的表现与综合能力的培养

KT板版画的造型语言不拘一格,学生可以多方位地实践探索,品味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1)对比强烈的装饰画。这种粉印版画,在刷印版时选用各种色卡纸来印制,刷涂浅色再压印在深色画纸上,画面呈现出层次多变、轻快、色彩对比强烈的装饰画效果,拓印时注意颜色之间的虚实关系,控制着色的分量。

(2)水润灵动的中国画。拓印前先将半湿的毛巾或厚些的布覆盖在宣纸上,注意水分的掌控。半分钟后将毛巾拿掉,用略带润湿的宣纸进行拓印,画面会出现极富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东方韵味。

(3)古朴厚重的画像砖。KT板质地轻盈,撕掉外膜后,在其表面稍作擦、磨、掰、折等技法的处理,哪怕只是用指甲轻轻刮下,都会产生一定的肌理效果。因此可根据预想的画面需要,将刻好的KT板版面做一些手工技法处理,弄破了也不易碎裂脱落,KT板的另一面还有层外膜发挥着牢固的作用,刷色时注意水份少些,选用单色,用这种方法制出来的版画,散发出一种古朴厚重的味道,极具汉代画像砖的风貌。

当然,KT板版画还有很多不同的技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激发学生潜在的创作能力,让学生大胆实践探索新的表现手段和制作方法。

4.从技能、技巧层面上升到美术文化学习层面

在KT板版画主题创作中,笔者通过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加深对文化、历史、生活的认识,使版画成为有效媒介。例如在“蓝白之美”一课中,鼓励学生了解蓝印花布的历史和文化,去寻找生活中的蓝印花布物品,发现其图案元素和特点,以花布为主题进行KT板版画创作。这节课的设计借助历史学、服饰学、民间工艺等不同的学科知识来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历史文化传承,使美术课堂知识的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

由于KT板轻盈、可塑性强,在上学期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所任教的学生,不管是六年级还是八年级学生,他们互动积极,创作兴趣浓厚,许多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KT板版画创作,向老师建议增加课时,并积极参加“江苏省第一届中小学藏书票创作大赛”活动。笔者认为,学生制作KT板版画与木刻版画、石膏板画相比,更能体现课程标谁对“造型•表现”这一领域的目标要求: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及实验,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敢于创新与表现,产生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

从KT板版画的教学实践和效果来看,其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这两点很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KT板版画呈现的多元化绘画语言、强烈的画面视觉效果和美术文化学习层面,并兼备安全、操作简易、形式多样、独特的审美感受等优势,适合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活动中推广,可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也是改革义务教育阶段版画教学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