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吹拂正能量,家风班风不可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好“风”吹拂正能量,家风班风不可分

林文娟

四川省宜宾市中山街小学校 林文娟四川宜宾 644000

习近平同志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良好家风和家庭美德正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在现实生活中的直观体现”。 好的家风蕴涵着好的学风,好的学风促进好的班风,家风班风的一体同构是建设良好社会风气的基本保障。

一、家风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是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好的家风家教,是一代又一代人健康成长的保证,是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正能量。先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尤显重要。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历史上, 有很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家风。譬如:“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是北宋大政治家司马光的家风;“勤奋、俭朴、求学、务实”是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训;“不经商、不赚钱。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是开国领袖毛泽东的家风;“守法,低调”是一国两制创立者邓小平的家风……在这些千差万别、流芳千古的名人“家风”里,或许我们能得到一个启示,那就是“家风”的精髓:“重德修身”,健康、积极向上。

家风的形成,无关家庭贫富,亦无关父母文化程度,所关涉的乃是父母的德行素养。假如你的父母是环卫工人,他们踏踏实实工作,不贪小便宜, 勤恳便是你的家风;假如你的父母是菜市场售货员,他们不缺斤少两,诚实便是你的家风;假如你的父母是医生,他们对每一个病人都一视同仁,认真仔细的完成每一个任务,严谨公正便是你的家风……请记得,这些都是你独一无二、最宝贵的家风,请时刻谨记,携带于身,并把它们带到学校来,因为这些都是滋润你们成长的润土,你的身上便处处烙有家风的印记。

二、班风

“班风”是指一个班级稳定的,具有自身特色的集体风范,是一个班级中大多数学生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共同倾向,即一个班级的风气,对于班级建设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若学校对优秀的家风进行宣传、整合、引导,推动学生的优秀品质的形成,可为良好的班风形成奠定基础。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联系,促进班风与家风的结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最终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更有效的方式。

三、家风班风,密不可分

(一)、 家风与班风的建设有利于家校合力的形成

1.班风的建设推动班级的稳定,促进班级的进步。因此,在学校的传统教育中,班主任十分重视班风的建设,并且班级通常以班主任为核心去塑造班风的导向。

2.家风的建设从侧面推动、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小学生与家庭的相处时间是最多的,学生的价值观念、行为举止的养成,受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直接的,其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与家长的价值取向、文化素养直接相关,即与家庭的家风有关。而在目前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家风的构建仍处于不自觉的阶段,据调查,很多父母虽然重视孩子的品德和言行教育,但是尚未有意识或者尚未有能力地将之提炼为家风或家训。

3.家风与班风的结合推动更深层次的家校互动。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中 ,家校沟通仍处于较为表面的层次 ,教师也尚未意识到或者没有足够重视家风与班风之间的关系 ,两个概念仍处于较为孤立的状态 。而通过对班风与家风的关系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在原有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共融的基础上 ,进一步针对无形的家风进行深入挖掘,发扬优秀家风在学生品格形成中的积极作用 ,使优秀家风成为良好班风的坚实基础。学校对家风梳理要有引导,争取家长的支持,家校合作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形成良好班风。

(二)、家风与班风存在着良性互动关系

1.家风的宣扬促进班风的融合。学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教师的宣传,使学生更理解家风的意义,激发学生挖掘家庭内部文化的积极性 。深化学生对自己家庭的强烈的认同感 ,无形中使亲情的纽带更加坚固。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家风的收集 、整理与分享 ,而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2.班风作为载体促进家风的梳理。各班可以开设活动,把自己的家风家训与同学交流分享,从而使学生们互相学习借鉴,为树立良好班风奠定基础。同时,良好的家风给予了孩子健康的家庭生活氛围。在此家庭氛围熏陶中成长的孩子,其个性品质 、学业成绩也呈现出普遍优秀的状况,这又为良好的班风形成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3.良好的家风与班风之间的良性循环。良好的家风与班风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两者直接互惠互利,存在着良性互动的双赢关系.每个学生通过把自身的优秀家风带到班级里,从而形成一种属于班级 自身的良好风气 ,而在学校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带到家庭里 ,便形成了家风与班风之间的良性循环。例如:在班级里举行有关于家风交流的集体活动 ,如故事会 、辩论赛等 ,在举行集体活动的过程中达到凝聚班集体,深化良好班风的效果。其内在形式则是形成一种完整的教育体系,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孩子世界观 、人生观的教育。从而达到培养孩子优秀性格品质的目标。

(三)、促进班风与家风的良性循环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构建良班风。班风 目标的实现 ,不能单靠一味的说教。班主任应起好班级的核心作用 ,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生动有趣的内容 、形式和途径 ,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2.有效指导和梳理家风,发挥家庭教育的效用。首先,学校可以对学生进行关于家风的调查,唤醒学生对这种无声的教育的重视和自豪。其次,各班可以开设班级活动以提供整理家风的契机。如 “家风展示卡”设计比赛;“家风”手抄报比赛;把自己的家风家训在班级文化墙上与同学交流分享……铭记家风 ,深化家风,为树立良好班风奠定基础。

3.及时的进行家校互动,形成教育合力。

家风的宣传与培养是培育优良班风的重要支撑。学校可以召开家 长会,通过家长会让家长明白家风的重要性。同时,家长会也是学校与家长协调、讨论 ,共同教育学生的主要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家庭访问也是不错的方式。老师私下单独与家长进行沟通,根据孩子的表现及个性特点共同制定树立家风及教育孩子的技巧。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良好的家风建设有利于社风民风淳朴,良好的班风有利于个人智慧的开发,道德修养的提升。通过家风和班风的建设和传承,可以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社会注入正能量。

家风,班风,密不可分。好“风”吹拂正能量,送莘莘学子上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