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3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郑鹤

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安徽亳州 236800

摘要目的:探析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的价值及作用。方法:本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急诊接受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期间为了分析急诊绿色通道的应用及作用,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法,故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另一组命名为观察组,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完成,每组中有患者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急诊接诊,但接诊方案不同,分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接诊方案,观察组患者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接诊治疗,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法后,对其临床状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相关数据,主要包括:诊断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时间、抢救时间分别为(4.77±2.86)min、(51.66±10.17)min相对于对照组(10.48±3.55)min、(88.37±14.16)min较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3.78±3.19)d相对于观察组(7.46±2.16)d较长,相比同样存在较大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为(100.0%)相对于对照组(82.5%)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分别是(7.50%)、(25.0%),前者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使用急诊绿色通道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较高,从而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绿色通道;作用

引言:在临床医学中,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的特点,一旦发生该病,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此类患者,及早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1]。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临床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且相关方面的研究也越来越多,对患者的病理机制进行全面的分析,能够有效的对濒死心肌进行抢救[2]。另外在对患者抢救的过程中,针对性地“时间窗”概念,逐渐被临床中接受[3]。据相关研究表明,使用绿色通道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地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情况进行改善[4]。所以,在救治的过程中使用快速简洁的治疗方法,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梗死动脉进行开通,为了分析急诊绿色通道的具体效果,本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将其分为两组,采用不同急诊手段对比的方法,探析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采用急诊绿色通道的价值及作用,报道内容用以下方法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急诊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计80例进行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中分别有40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5例、15例,其中年龄界限处于40岁至68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9.18±3.17)岁。观察组中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别有24例、16例,其中年龄界限处于41岁至69岁之间,年龄的平均值为(59.89±3.35)岁。所有的患者中有29例高血压、24例冠心病病史、27例糖尿病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无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资料可用于研究中比较。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救治的过程中使用常规急诊救治方法。观察组采用急诊绿色通道的模式进行急救,在急救过程中使用以下方法:首先,急诊科接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应该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并构建静脉通道,同时采用心电监测的方法对患者的情况进行持续监测。同时,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主要包括:血液标本、病史、年龄等,并对心电图进行详细的检查,与此同时了解患者的血压状况。以上步骤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20min内为宜。其次,对患者进行诊断,完成该步骤后,让患者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药物,控制好药物的剂量,若患者有明显的疼痛,应该给予镇痛治疗[5]。另外,为了提高临床治疗的顺利程度,医护人员应该向家属讲明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提高临床配合度。之后将患者转运到导管室接受进一步救治。此外对患者采取溶栓治疗的方法,当患者转送到CCU后,应该第一时间患者进行尿激酶静脉滴注,该过程要在30min内完成。观察患者的溶栓时间,达到4h后,采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注射方法使用皮下注射,剂量为5000U,之后每12h注射1次,时间为5d。对患者的胸痛情况进行观察,并且在患者接受溶栓前或溶栓后进行心电图检测,每半小时完成1次检测,检测在患者接受溶栓治疗3h后停止,之后对患者采用ECG的方法,观察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抢救过程中耗费的时间,主要包括:诊断时间和抢救时间,将统计后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情况进行观察,看是否抢救成功,使用抢救成功人数÷本组总人数的方法计算抢救成功率,对两组成功率进行比较。此外,患者接受抢救后,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主要包括: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等,计算发生率后进行比较;最后观察组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临床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然而研究数据较多,需使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完成分析工作,故将所有资料和数据纳入计算机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描述方法不同,分别使用均数±标准差、n(%)进行描述。在进行计量资料数据比较时,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比较时,使用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各阶段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时间为(4.77±2.86)min、抢救时间为(51.66±10.17)min、住院时间为(7.46±2.16)d;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时间为(10.48±3.55)min、抢救时间为(88.37±14.16)min、住院时间为(13.78±3.19)d;相比之下,前者比后者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各阶段时间比较x±s

组别

例数

诊断时间/min

抢救时间/min

住院时间/d

观察组

40

4.77±2.86

51.66±10.17

7.46±2.16

对照组

40

10.48±3.55

88.37±14.16

13.78±3.19

t


5.876

8.579

6.871

P值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后成功人数40例,无抢救失败患者,抢救成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抢救后成功人数33例,有7例患者抢救失败,抢救成功率为(82.5%);相比之下,观察组相对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抢救成功

抢救失败

成功率

观察组

40

40

0

40(100.0%)

对照组

40

33

7

33(82.5%)

X2




12.756

P值




<0.05

2.3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抢救后,出现心力衰歇、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有1例、2例,并发症总发生例数3例,总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抢救后出现心力衰歇、恶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有4例、6例,并发症总发生例数10例,总发生率为(25.0%);相比之下对照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心力衰竭

恶性心律失常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1

2

3(7.50%)

对照组

40

4

6

10(25.0%)

X2




15.375

P值




<0.05

3 讨论

在急诊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极易加重的特点,一旦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该病地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流受到急性闭塞导致中断,持久性心肌缺血出现坏死。当18min的冠状闭塞后,存在于心内膜下的心肌细胞会逐渐出现坏死的情况,当闭塞区域的时间达到3h,那么该区域会逐渐扩展[6]。一般情况下透壁性坏死会出现在闭塞后4h至6h之间,采用灌注治疗的方法时,能够对缺血区域进行挽救,而灌注时间越早,挽救的缺血区域面就越大,当闭塞6h后,再采取灌注治疗,那么患者的心肌状态几乎难以得到挽救[7]。由此可见,在对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时,早期救治,对患者死亡率的降低有着积极作用,不仅如此,还能够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就急诊绿色通道而言,其是减少患者抢救时间的有效途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急救绿色通道的开放只需要患者出示有效证件即可,是一种先抢救过后补交相关费用的方法,这种情况下,能够减少患者的治疗时间,使其得到了充分的治疗[8]。通过急性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可以看出,急诊绿色通道的建立,意义重大,既能够减小患者的梗死范围,又能够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对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当医院急诊接收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后,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诊患者疾病情况,之后展开相应的救治,该环节在90min内完成,可称为急诊绿色通道。为了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急诊绿色通道的应诊状态为全天候24h应诊[9]。该模式的应用省去了患者缴费的时间,待患者抢救完成后再进行费用补交。在建立急诊绿色通道的过程中,其宗旨是减少患者诊断时间、转送时间和抢救时间,保证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良好的救治。该模式的应用不仅增加了医务人员的时间观念,并且有利于对诊治流程进行优化,对治疗效果的提升有着积极作用[10]。据相关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较高,通常高达30%左右,患者接受溶栓治疗后,患者的病死率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将患者的救治时间压缩到90min内完成,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死率,降比高达26%[11-12]。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100%,也就是说绿色通道应用后本组患者无病死情况,而采用常规急诊模式后,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82.5%),相对于观察组有明显不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无论是诊断时间、抢救时间,还是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想要体现出急诊绿色通道的真正意义,急诊科医生需要对抢救方法进行熟练掌握,并做好随时接诊的准备。

综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过程中,构建绿色通道,能够有效的减少诊断时间和抢救时间,对患者救治成功率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瑞萍.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急诊绿色通道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4):82.

[2]周仕香,王金玉.急诊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价值与急救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9):223-224.

[3]李芸.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J].饮食保健,2020,7(1):169-170.

[4]赵佳丽,施维.绿色通道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20,195.

[5]雷敏.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绿色通道收治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9,(35):11.

[6]欧阳志波.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9,9(26):231.

[7]谢巧.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诊绿色通道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9,9(18):60-62.

[8]李秀云,孔秋燕,陆小花, 等.院前急救护理结合绿色通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20,27(4):491-492.

[9]陈丽娜.急诊绿色通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效果[J].母婴世界,2018,(24):60.

[10]陈浩然.绿色通道在急诊PCI术抢救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3):138-140.

[11]方芳.基于急诊胸痛患者绿色通道分析[J].母婴世界,2019,(24):267.

[12]孔巧红.全程绿色通道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42(1):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