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医患关系的思考

/ 2

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医患关系的思考

缪云仙 , 杨晓娟 * , 李华芳

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肿瘤外一科 , 云南 昆明 650106

医患关系已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和焦点,而网络话语权的博弈正驱使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向“利益矛盾体”转型。“要看病,先安检”等硬核措施不知能否达到震慑作用,却让医院的口碑不断下降,白衣天使的形象“ 碎了一地”。本研究拟从医患关系的本质出发,结合高校附属医院的功能,发挥思政工作的先进性,探讨思政工作对构建医患关系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构建科学、可推广的实施路径,以期从根源上缓和医患关系,重塑健康积极的就医秩序。

1.新常态大背景下高校附属医院思政工作面临新问题和新挑战

高校附属医院摊子大、权属杂、监管难,其具有一般医院的经营业务并兼具医疗、教学任务、科研、党建任务多重性。高校附属医院以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密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在医学发展、内涵建设、教研育人对标一流、争优创先,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却面临着新问题和新挑战。

1)多种思潮对高校附属医院职工思想产生了复杂影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国外资本和国内民营资本投入我国医疗行业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外很多思想、观点和民营医疗机构“新思潮”不断渗透到高校附属医院,给高校附属医院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冲击,加之高校附属医院是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和专家人才密集的执业场所,职工整体思想较为活跃、多元化,获取信息渠道广泛,此时他们的职业使命急需对自身思想进行升华,以顺应新时代的变革。

2)高校附属医院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知存在问题

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学科性、系统性都较强且结构复杂的日常工作,所涉及的学科包括: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以及教育学等相关的人文科学,还有医学及生命科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因此,这就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具有丰富的思政工作相关知识,认识思政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熟练运用工作方法。

3)思政工作没有从群众中来,没有到群众中去

高校附属医院一般为各个地区综合实力较强的三甲综合或专科医院,因人才引进、高新技术、先进医疗设备而为广大人民群众的首选就医机构,常常人满为患,往往在这一过程中忽略了思政工作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高校附属医院思政工作依旧采用传统“大、空”工作模式,没有关注和重视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1]

2.我国面临严峻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刻不容缓

医患关系已成为当前新媒介环境下舆论的热点和焦点,作为医疗问题的主客体——医方和患方之间正蔓延着一种对抗的情绪,而就此引发的网络话语权的博弈正驱使着医患这对“利益共同体”向“利益矛盾体”背离。

3.法律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作用有限

国务院制定颁布的配套法规以及相关的部门规章也涉及到医患纠纷的方方面面,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对医患纠纷中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法律责任都做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但是,这些法律规范对医患纠纷并没有起到其所预想的作用,而是在各种具象层面显示出困境[2]。伯尔曼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司法路径作为解决医患纠纷的最终路径,需要医患双方都自觉认同,才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实效。恶性医患纠纷频发反映出已经生效实施的医患纠纷法律是否得到公众认同是值得质疑的。总而言之,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不是上限。我们也不可能仅靠立法或者事后惩戒去改变医院暴力背后的土壤。

4.思政工作为看似“无解”的医患关系架起一座桥梁

1)思政工作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思维模式

回顾学者们对医患关系的理论探讨不难发现,医生因其在专业知识方面占有的绝对统治的地位,与患者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对患者产生较强的控制力,在医患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搞清楚医患矛盾产生的可能原因,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第一步工作,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步工作,这对措施的选择、责任界限的明确划分与问题的根本解决都非常重要。而思政工作的先进性有助于处于主导地位的医护人员养成发散、开阔的思维模式,向着从多层面、多角度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的方向去努力。

2)思政工作的文化视角助力有效医患沟通

研究者认为使医患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医疗服务的过度商业化和少数医生以及患者群体道德沦丧之类的简单原因。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归结为医护群体与患者群体之间难以调和的认知差异,以及患者需求的满足程度。而思政工作的文化视角恰恰可以缓解医患之间难以调和的认知差异,让患者看病的时候知道医生与患者看病的过程中,承担的是“摆渡人”的角色,即做的是载着病人过河的尝试。面对疾病的时候,是患者和医生一起面对,一起努力,治愈疾病是二者共同的心愿。

3)思政工作在提升高校附属医院医患关系中的应用

以云南省某高校附属医院为例,新冠疫情以来,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针对肿瘤患者病情重、治疗疗程系统性和周期性强的特点,有序推进“预约住院”及时调整就医流程,有效减少人员流动,避免大量患者聚集。 为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医院制定了工作方案,要求全院职工提高政治站位,临床、医技科室为患者提供门诊、手术、检查检验等工作,行政职能部门配合为患者及临床医技科室做好配套服务工作。干部带头,各级领导干部提高对开展双休日医疗服务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支持和拥护医院决定,带头做好双休日医疗服务工作。从群众中来,立足本职工作,急患者之所需,同时关注员工的呼声与思想动态,保障职工的利益和权力,思政工作在提升医患关系中发挥了巨大的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军,李金,梁冰,等.高校附属医院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7(06):5-7.

[2]史蕾.医患纠纷法律认同的困境及解决路径探析[J].医学与哲学(A),2016,37(07):61-64.

基金项目:2020 年昆明医科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课题项目(KYSC202013)

作者简介:缪云仙,副主任护师。

通讯作者:杨晓娟,E-mail:yangxiaoj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