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李金花

赣州市人民医院 江西赣州 3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产科的15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硬币法分为对照组(75例,行常规护理管理)和实验组(75例,行优质护理管理),评比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其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14.67%,组间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新生儿护理;优质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新生儿主要指的是胎儿自母体娩出后28d的婴儿,评估其健康状况需要从体质量、啼哭声、自主呼吸等方面入手。因为新生儿的临床护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再加上繁杂的工作内容,所以很容易导致家属出现不满意的情况。除此之外,新生儿免疫力、抵抗力低下,外界环境影响下极易导致其生病,影响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产科常规护理因为内容简单、盲目,护患纠纷、护理不良事件经常出现,所以需要做好临床护理,全面、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有利于保障护理质量和预后[1]。本文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产科的15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具体作以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产科的150例新生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硬币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40例男,35例女;胎龄38-42(39.5±1.7)周;其中48例自然分娩,27例剖宫产;实验组:42例男,33例女;胎龄39-42(39.8±1.6)周;其中47例自然分娩,28例剖宫产。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组间数据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此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签署知情同意书。

    1. 方法

行常规护理管理的为对照组,交代相关注意要点,严格遵医嘱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做好清洁卫生,加强营养支持。行优质护理管理为实验组,包括以下内容:①观察生命体征:对新生儿排便次数、粪便形状等进行严密监测。坚持少食多餐的喂养原则,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定期观察脐带有无渗血或异味等情况,脐带夹需要及时更换。洗澡时以75%酒精消毒肚脐,观察周边肤色变化。密切观察精神状况、黄疸等;②体位干预:鉴于新生儿自理能力缺乏,体位不当极易导致呼吸不畅的情况,协助新生儿保持俯卧位或平卧位,定期进行交替更换,提供温暖、舒适、柔软的休养环境;禁止束缚四肢,但需要对四周进行触碰,卧具摆放为鸟巢式,提高新生儿安全感和依赖感;③抚触护理:定时抚触新生儿,通过全身按摩的方式让新生儿保持情绪镇静,掌握新生儿期常见病症,积极做好防范措施,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汇报并进行处理;④疾病干预:湿疹、黄疸、皮肤感染、鹅口疮等皮肤疾病在新生儿期比较常见,若有疾病征兆出现,需要即刻将病因查明,确定是否是由环境潮湿、胆红素水平异常、衣物粗糙等导致的。黄疸进行蓝光照射治疗,鹅口疮定期口腔清洗。治疗过程中安抚患儿情绪,以免导致护患纠纷出现。

    1.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主要包括黄疸、皮肤感染、湿疹等。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22.0处理得到的所有数据,使用百分率(%)描述的为计数资料,对比则行x2检验,P<0.05可说明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各为4.0%、14.67%,经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数据上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对比两组新生儿不良事件发生情况[n(%)]

组别

皮肤感染

黄疸

湿疹

不良事件

对照组(n=75)

3(4.0)

5(6.67)

3(4.0)

11(14.67)

实验组(n=75)

1(1.33)

1(1.33)

1(1.33)

3(4.0)

x2




5.0420

P




0.0247

3 讨论

新生儿作为临床特殊的护理对象之一,由于其没有任何的自理能力,抵抗力差,配合度低,所以开展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难度较大,极易导致护患纠纷和不良事件,传统护理模式只是单一的执行医嘱,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不能让患者对护理服务的各项需求得到较好的满足,整体护理效果不理想[2]

在本次研究中,实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性的低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有利于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和临床护理效果。优质护理管理属于新型护理模式,其基本理念是以患者为核心,同常规护理进行比较,通过强化监护,给予新生儿主动的关怀,有利于尽早发现异常情况,确保安全性,防止发生疾病。体位指导可帮助新生儿提高舒适度,更好的控制自身行为和促进自我安抚,有效改善神经行为。抚触干预可帮助新生儿提高舒适度,从而更好的与护理人员进行配合;做好疾病干预,可及时发现和治疗新生儿疾病,对病情进行迅速控制,促进康复,保障身心健康和成长发育[3-4]。同时,通过优质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提高其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构建和谐友好的护患关系,改善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意外及不良事件的发生[5]

综合上述分析,新生儿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管理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效果,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林小燕,邓小霞,李小妹.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19):105-106.

[2] 朱丽兰,李淑柳.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2):228-229.

[3] 苏红梅.探讨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39(23):2833-2834.

[4] 邢平静,卜燕梅,曹丽娜.优质护理管理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07):889-890.

[5] 杨文君.优质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03):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