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效果观察

王立松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骨科创伤 , 河北邯郸 056201

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将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这一时段内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96例纳入研究,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在数值上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Hannover评分、关节屈伸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安全高效,值得采纳应用。

关键词】外固定架;创伤骨科;临床效果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生活节奏加快,发生骨科创伤疾病的风险持续升高。骨科创伤是一种由于创伤所致的骨骼连续性或完整性中断的疾病,在临床上表现为骨折部位肿胀、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发病后应及时入院诊治,一般来说,会采取内固定的方式,植入钢钉、骨板等固定骨骼断裂位置,这种治疗方式属于入侵性操作,会造成一定创伤,基于减小创伤的考虑,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逐步推广普及[1]。此次试验旨在探究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效果,现将试验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基本资料

本次将2019年3月到2020年3月这一时段内我院创伤骨科收治的患者96例纳入研究,基于平行、单盲、随机对照设计原则,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采集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如下:①对照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7:21,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0岁、68岁,中位数年龄(45.12±9.30)岁;致伤原因为,摔伤20例,交通事故伤18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1例;②观察组。男性与女性的比例为28:20,最小、最大年龄分别为22岁、67岁,中位数年龄(44.85±9.12)岁;致伤原因为,摔伤20例,交通事故伤17例,高处坠落伤9例,其他2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致伤原因等基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满足对比研究的条件。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X线片检查确诊骨折类型和具体位置,硬膜外组织麻醉,在骨折部位作一切口,使用复位钳将骨折部位复位,应用金属螺钉、髓内针、钢板等固定连接骨折断端,逐层缝合。

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C型臂X线机下观察骨折部位信息,明确骨折类型,取仰卧位,局部麻醉,在骨折断端两侧垂直安装外固定支架,固定架与皮肤距离约为2cm,复位骨折部位,应用金属螺钉纵向固定,用加压杆拧紧螺丝,处理好支架、螺钉、加压杆后,清理创口,逐层缝合。

1.3判定标准

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应用Hannover评分评估患者骨折情况,测定患部关节屈伸程度,计算平均值,对比分析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试验所记录的基础数据,处理软件为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的表示方式为(5fa360a81ddf4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组间对比方式为t检验,若计算得到P<0.05的结果,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在数值上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床指标对比(5fa360a81ddf4_html_55253a2f92428726.gif ±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术中出血量(ml)

住院时间(d)

骨折愈合时间(d)

观察组

(n=48)

56.32±9.18

218.30±16.24

28.37±6.10

37.21±7.34

对照组

(n=48)

97.26±12.27

384.51±31.02

36.20±6.51

48.33±8.24

t

9.216

9.350

9.324

9.417

P

<0.0

<0.0

<0.0

<0.0

2.2两组患者功能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Hannover评分为(15.42±3.28)分,关节屈伸度为(96.24±2.51)分,对照组Hannover评分为(8.50±2.73)分,关节屈伸度为(74.51±2.19)分,均小于观察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t=7.238、11.285,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创伤骨科治疗中,常应用内固定疗法,在骨骼断端置入金属螺钉、髓内钉、骨板等,固定骨折部位,长期临床实践发现,这种方法虽然疗效佳,但是术后感染风险大,而且由于内固定时需剥离周边软组织,会造成二次创伤,不利于骨折愈合[2]。相对来说,外固定架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一,外固定架只需清理创伤部位的血块、坏死组织,无需大面积剥离创伤部位的软组织,不会造成二次创伤,有利于术后骨折愈合;其二,外固定架结构简单,生物力学稳定,手术实施难度较低,后续换药也比较方便;其三,外固定架固定作用好,能保持创伤部位骨骼的稳定性,可早期展开康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其四,外固定架灵活性强,能够根据骨折移位情况调整位置,无需进行二次手术[3]

此次试验中,对照组给予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外固定架治疗,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在数值上均小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Hannover评分、关节屈伸度高于对照组;从中可知,外固定架治疗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疾病患者治疗中,安全高效;因此,值得在治疗中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海森,刘畅,梁东启,等.跟骨前突置钉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12):89-92.

[2]许晶晶,成永忠,程灏,等.外固定架外固定弯针撬拨治疗粉碎性Colles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医正骨,2019,31(10):12-16.

[3]王旭洋,杨胜松,黄雷,等.保留原锁定接骨板联合Orthofix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治疗股骨大段骨缺损[J].中医正骨,2019,31(10):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