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深入了解耳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5
/ 2

带你深入了解耳鸣

王伟

四川省 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乐至 641500

很多人都出现过耳鸣症状,有的时候出现耳鸣声音都有差别。多数老年人认为耳鸣的发生是因为“上火”,也就是忧思过度引起的耳道内异常声响,但这只是耳鸣发生的原因之一。那么耳鸣发生原因有哪些?耳鸣声音都是什么样的?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 耳鸣发生原因

耳鸣一般指没有外界刺激条件下,透露内或耳内出现的异常声音,很多时候耳鸣的发生提示某种疾病的发生,有的时候可能提示着严重疾病,但有的时候耳鸣也可能来源于正常生理活动。

  1. 听觉系统疾病

外耳道栓塞:外耳道异物、肿物、耵聍栓塞,也就是由外耳道接受声音来源的通路被异常耳道结构或异物堵塞,继而引发的耳鸣。

中耳内疾病:包括耳硬化症、中耳炎等,其中耳硬化症的发生原因不明,病理上的改变为出现骨迷路原发性局限性骨质吸收,并出现血管丰富的海绵状骨质增生,可出现传音功能、停留的消失,发生耳硬化症的患者20~80%会出现耳鸣症状;中耳炎为累及中耳的炎性病变,分为化脓性及肺化脓性,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的中耳炎都会发生耳鸣症状。

内耳疾病:包括老年性聋、噪音性聋、外伤、突发性聋、梅尼埃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均会引发耳鸣症状。

  1. 全身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病症包括低血压、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等。

精神紧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抑郁、焦虑、神经紧张等精神症状均会引发耳鸣症状,发生原因与因精神紧张引发的内分泌失衡相关,可以此诱发心血管系统异常,进而引发耳鸣症状。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均影响血脂、血压水平异常,并以此发生耳鸣症状。

其他:病毒感染诱发的炎症反应、神经退行性变、药物中毒、外伤、颞颌关节性疾病、颈椎病、咬合不良等均可发生耳鸣症状。

  1. 耳鸣都有什么类型呢?

不同的人、不同病症耳鸣的声音都是不同的,据统计耳鸣有30多种,包括滴答声、嘶嘶声、呼呼声、哒哒声等,而目前可将耳鸣分为4种类型,包括生理性耳鸣、传导性耳鸣、神经性耳鸣、客观性耳鸣。

  1. 生理性耳鸣(声音类似于关节声响、脉搏跳动)

有的人在非常寂静的夜间会听到耳朵里面发出类似于血液流动、脉搏跳动、关节声响情况,若出现此种耳鸣情况则无需慌张,为正常生理现象,千万不要过于紧张影响内分泌稳定性。

  1. 传导性耳鸣(声音类似刮风的呼呼声、低沉的嗡嗡声)

有的时候耳朵里发出刮风一样的呼呼声,则提示可能出现了听觉系统疾病引发的传导性功能障碍,包括外耳道、中耳、内耳各种疾病。对于听觉系统疾病能够诱发的呼呼声耳鸣合理解释为,传导功能障碍对外界声音听取能力下降,同时对体内发生的声音存在明显减弱作用,综合起来感觉出的声音就成为了耳鸣;还有一种说法为,内源声音没有障碍的经骨传导进入耳内,而向耳外逸散渠道的功能受到阻碍,耳内就会出现这种声音。我们可以试一试,用一只手完全捂住耳朵并正常说话,就会听到这种声响,属典型的传导性耳鸣,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断检查。

  1. 神经性耳鸣(刺耳尖锐、高频性蝉鸣声、滴滴声)

刺耳尖锐的、滴滴声、高频性蝉鸣为最让人感觉到烦躁的耳鸣,很多人因为这种耳鸣声音甚至难以正常饮食及睡眠。而这种耳鸣类型主要发生原因可能与听觉神经受损、全身性疾病相关。其中听觉神经受损发生原因包括强噪音引起的听觉神经系统损伤、药物中毒等内耳听觉感受器损伤相关,同时与听觉中枢神经发生炎症反应、外伤、缺血或因颅内病变引起的听觉中枢神经病变均会引起此种病变;而全身性疾病,例如低血压、高血压、高血脂、精神紧张、失眠等引起的内分泌失调也会引起此种耳鸣声音,需要及时去医院诊断检查。

  1. 客观性耳鸣(别人也可听到的声音)

一般情况下耳鸣仅能自己听见,但有的时候别人也能听见,这种耳鸣则为客观存在的,医学上将其称为客观性耳鸣,此种情况与主管行耳鸣的不同,这种耳鸣有确实存在的音源,且这种音源就附在本人耳部附近。

  1. 耳鸣应该怎么治疗?

很多人认为耳鸣只是耳畔蝉鸣声、嗡嗡声,不会有什么危害,但这种认知是错误的,长时间的耳鸣不仅影响患者工作、生活,甚至增加患者负性情绪,严重者会出现入睡困难诱发顽固性失眠,若未能及时治疗严重者可能会发生耳聋。那么耳鸣应该怎么治疗呢?

从上文可见,耳鸣有多种发生原因,因此其治疗的关键在于消除病因,若为全身性疾病引发的耳鸣,则对症治疗,包括降压、营养神经、恢复甲状腺功能等药物治疗;对于精神紧张引起的耳鸣,则实施心理咨询消除心结,以稳定患者情绪状态,并以此增强内分泌稳定性,提升治疗效果;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基础上,进行耳鸣再训练同样为重要治疗方式,旨在使患者习惯、适应耳鸣的存在以减轻或解除耳鸣对患者造成的机能障碍,适用于严重耳鸣、长期耳鸣患者,目前此种疗法在国外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中医在耳鸣的治疗中同样具显著疗效,包括针灸、中药治疗等。

结语:耳鸣的发生率很高,且耳鸣发生原因较多,一旦出现耳鸣症状,特别是出现尖锐的声音,千万不要抱着“再等一等”的想法等待耳鸣自行消失,需要尽早去医院接受专业性诊断及对症治疗,降低耳鸣对机体的持续性损伤,同时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增加耳聋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