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模式研究

刘文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554100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总体矿产资源呈现总储蓄量大,人均占有量少,需求与供应量不相匹配的局面。文章主要分析当前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地质环境治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探索,来恢复矿山地质环境的良策。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模式

引言

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然而在对自然资源进行大力开发的过程中,也会对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破坏。为了实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恢复治理是现阶段国家自然保护的重要工作。

1、开发式治理矿山地质环境的必要性

安全,不仅仅指生产安全,还要保障地质环境安全,只有生产和地质环境都安全了,矿山企业才能做到良好、不间断的发展,才能获得经济利润,并且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发展。矿山地质环境以矿山为核心,无论是已经进行采矿的矿山,还是准备但还没有被开发的矿山,或者是正在进行采矿的矿山,所有的矿山都以岩石圈为依托,与土壤、水资源等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并且,不同于整体的自然环境,矿山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系统。通常情况下,矿山的地质环境较为脆弱,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地质灾害。导致矿山地质环境脆弱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在采矿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以及污水、粉尘等没有科学的处理,而是直接排出到附近的河流、土壤里,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了矿山周围的生态平衡,也对采矿的工作环境造成了不好的影响;矿山内部车间规划不合理,废石堆随意的堆砌在周围的土地上,大量的占据着土地,污染土壤,而且不合理的堆放,废石堆的边坡稳定性并不高,很容易崩塌,威胁着矿山工作人员的安全;一些矿山由于并不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采矿,很容易导致矿井突水、矿井坍塌等事故,进而引起浅层地下水枯竭或海水倒灌等现象,会严重污染水资源;而采矿剥土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土地沙化,给当地带来沙尘暴等危害。以上种种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起来,否则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是目前矿山工作的重要任务。

2、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长期以来,就矿产资源的开发而言,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对周边环境造成的污染。矿产资源的开发需要对地面以下的资源进行开采利用,就以煤炭资源而言,在开采过程中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和易挥发气体,这些气体多半有毒有害,这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周边的大气质量。另一方面,这种气体本身作为一种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在特定环境下,一旦由于管理不慎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爆炸,爆炸不仅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还会造成人员伤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且爆炸带来的冲击波也会对周边的环境以及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上世纪由于技术本身的限制,我国在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资源浪费问题。这种浪费主要与开采的工具以及开采的规划有关,由于煤炭形成过程需要漫长的时间,因此在开采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量的副产物,这些物质中存在不同含量的重金属以及有毒有害物质,一旦矿石长期在地表裸露、堆放,将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引起水质污染。这种有无物质(是不是有毒有害物质?)会影响周边植物的生长以及动物的活动,严重时会引发土地沙漠化。地下水源的污染将会影响潜水层,导致河流断流问题的出现,影响当地水环境的稳定性。具体会导致区域性的水资源枯竭,地表水的流失、区域不平衡等问题。

3、矿山地质环境开发式治理措施

3.1从源头控制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

在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但在开采之前,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对周边的水文地质环境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有效的报告。并根据报告的内容,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开采计划,在设备和技术的运行过程中,践行环保节约的理念,可以在源头上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务必做到因地制宜,结合矿产资源的类型,对于内部的有害物质进行初步的预测,从而提前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在开采过程中出现问题,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大幅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这就需要矿山企业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调整传统环境控制的不足,将环境破坏控制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有效预防地质环境问题的出现。

3.2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

近些年来,随着矿山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矿区的地质环境必然受到了持续性的破坏,遭受了各种形式的污染,因此政府部门要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要能够加大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力度,在治理旧问题的基础上,防止新隐患的出现。首先就要对矿山开采工作的流程进行优化,要能够按照制度化、科学化以及管理化的原则来对开采方案进行优化,并实现对矿山资源的合理利用。为了防止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矿山开采企业要能够制定全面、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对开采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进行协调,对矿山开采技术工艺进行不断更新,从产生矿山地质环境污染的根源处进行治理。

3.3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力度

在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力度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能够建立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体系,实现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动态保护巡查,这样一旦发生什么问题,就能够及时掌握相关的信息,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矿山地质环境的评级管理制度进行重点检查,并且要能够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一旦发现未按照方案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而导致的地质环境问题,则自然资源部门可以勒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若未完成恢复治理则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3.4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做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与恢复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中的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以及固体废弃物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系统的方式进行治理,并使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做好预防工作。因此在治理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技术的作用,从地质环境预防的角度,积极研究治理的有效方式,对于水系统的保护、环境污染的有效修复应该提高重视程度。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治理技术,从而改善治理效果。对于固体废弃物的研究,应该充分挖掘固体废弃物的价值,在处理技术、工艺设备方面做好二次开发和利用工作,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设备支持。

结语

对于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工作来说,并不是简单的覆土复绿,而是一项系统性非常高的建设工程,需要对矿山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在全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全面规划以及分区分阶段保护治理的形式,来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治理与恢复,使矿区的地质环境情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吴彦伟.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及治理模式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6):96-97.

[2]何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019(009):223-224.

[3]裴志禹.浅析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意义及其效益评价[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9(36):223.

[4]孙瑞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问题研究[J].石化技术,2019,023(010):255+247.

[5]杨金中,聂洪峰,荆青青.初论全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与存在问题[J].国土资源遥感,2019,29(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