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损害的关系

徐海燕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 广东 广州 510000

摘要:目的 针对焦虑症患者其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与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入焦虑症患者共计为6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在社区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焦虑、抑郁以及认知功能情况。结果 结合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明显较对照组严重,P<0.05。且观察组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认知功能损害越严重,呈现为正相关。结论 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与其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密切关联,在治疗过程中需加以重视。

关键词:焦虑症;焦虑;抑郁;认知功能损害

焦虑症在我国一直存在有较高的发生率,焦虑、恐慌以及紧张为该部分患者最为主要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同时存在有躯体不适以及运动性不安的情况,对患者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且从临床当前的接诊情况可以发现,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焦虑症患者的数量正以较快的速度在增加,多数患者存在有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1]。为深入研究焦虑症患者的特点,我院就针对该部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与认知功能损害间的关联加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入焦虑症患者共计为60例,属于本院在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所接诊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40例在我院进行常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25—59岁间,均值为(34.82±1.28)。而观察组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在23—64岁间,均值为(36.18±1.59)。对比以上数据,P>0.05。

1.2 方法

研究中需对两组对象焦虑、抑郁评分进行评估。同时需对其认识功能加以评定。借助HAMA量表对焦虑程度进行评估,HAMD量表对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认知功能则借助蒙特利尔认知量表进行评估。

1.3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与两组有关数据都借助SPSS19.0展开处理,均值±标准差对计量数据展开表示,t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在焦虑评分上,观察组为(19.28±2.39),对照组则为(6.29±1.66),对比P=0.001,t=9.083。在抑郁评分上,观察组为(21.31±2.01),对照组则为(6.11±1.38),对比P=0.001,t=12.002。在认知功能评分上,观察组为(24.21±2.47),对照组为(28.02±2.32),对比P=0.001,t=15.839。以10分为界限,对观察组内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划分,轻度焦虑、抑郁(<10分),认知功能评分为(26.82±2.14),中、重度焦虑、抑郁(>10分)患者,认识功能评分为(24.38±2.55),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越为严重,则认知功能损伤则越为严重,两者保持正相关关系,r=1.928,P=0.002。

3 讨论

焦虑症属于目前最为常见的精神类病症,诱发该症的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对患者健康以及日常生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该部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有模棱两可,犹豫不决的情况,甚至在思考事物的过程中会偏激将好的事物解释成为危机事物,在其潜意识里认为不好的事情随时会发生在自身,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有较大的失落感与挫败感,对生活缺乏信心[2-3]。此外,结合临床当前的接诊情况可知,该部分患者均伴随存在有不同程度认知功能损害的情况,表现为反应迟钝,对于外界事物的积极性降低等,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

在实际治疗的过程中,为确保各方面治疗工作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更需要明确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和患者认知功能损害间的联系,以便为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治疗方案,在对患者情绪状态进行改善的同时,帮助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恢复[4]。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侧重对焦虑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和认识功能损害间的关系展开探究,结合分析可见,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为严重,则对应认知功能损害越为严重,两者保持正相关关系。可见,在对该部分患者认知功能进行改善的关键依旧在于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进行缓解。

综合本次研究,焦虑症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情况与其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程度存在有密切联系,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罗微. 焦虑症的认知损害特征及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探讨[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8, 015(002):157-160.

[2]周晶晶, 杨健, 周佳,等.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抑郁、焦虑症状与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8, 18(8):23.

[3]祁慧, 王敏, 江艳. 抑郁、焦虑情绪在HIV/AIDS患者中发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医师杂志, 2018, 020(006):839-843.

[4]陆梅娟. 情绪智力团体健康教育在成年焦虑症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健康研究, 2019, 039(001):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