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过程中建筑倒塌的应急救援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灭火过程中建筑倒塌的应急救援对策

王俊杰

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 山东省青岛市 266100

摘要:火灾发生时,现场人员的生命受到威胁,财物有可能面临损失,同时不可忽视的还有建筑物本身的倒塌风险。由于火灾产生高温作用,一旦超过建筑物本身的耐火极限,建筑物倒塌将给救援行动带来更大难度。因此,科学制定建虢物倒塌问题的救援对策,对于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关键词:火灾;建筑物;坍塌;对策

引言

近年来,建筑结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愈发复杂,多样化的建筑结构给消防部队的灭火救援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建筑倒塌是建筑火灾带来的次生灾害之一,也是在救援过程中,对消防官兵们危险性最高的灾害。因此,加大对火灾中建筑物倒塌应急救援对策的研究至关重要。

1建筑火灾发生倒塌的原因分析

1.1高温作用

建筑火灾使建筑物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甚至直接处在火灾烘烤下,过高的温度使木质结构发生炭化,使承载断面值缩小,当剩余截面不能承受荷载时,就容易发生倒塌;钢材在500℃高温下烘烤15~20min就易发生塑性形变,钢结构厂房等在这样的条件下就容易发生倒塌;砖混结构虽刚性较高,整体结构不易倒塌,但建筑易出现裂缝,在高温下,局部结构坠落容易发生,增加救援人员的风险;而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性能较好,使用范围广,但事故率最高,超过200℃其整体性能就会下降45%左右。救援人员往往因为缺乏不同建筑结构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的耐火时间的知识,从而无法准确判断风险概率,导致事故的发生[1]

1.2火灾荷载

火灾荷载是建筑物容积所有可燃物由于燃烧而释放出的总能量,直接决定着火灾持续时间的长短和室内温度的变化情况。火灾荷载和火灾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非常明显,火灾荷载越大,燃烧就越猛烈,释放能量也越多,从而导致室内温度急剧升高,当达到建筑物的耐火极限时,就极易发生建筑物倒塌。

1.3爆炸

建筑物多为密闭场所且存储物质复杂,一旦发生火灾,就会使可燃物、氧化剂与着火源相结合,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升温、体积膨胀等现象,最终致使化学爆炸的发生。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液化气罐及管道等也易因燃烧而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建筑结构发生形变,使承重构件失去承载能力而引发建筑物倒塌。

1.4外力影响

在建筑火灾的救援过程中,需要对建筑物进行大量射水,当上层灭火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并且建筑物内易吸水物质大量吸水时,就会使建筑物负载大大增大。同时,燃烧中的建筑物表面温度极高,当水源打在温度过高的钢筋以及砖石结构上时,因为冷却不均,会导致物体表面快速收缩,出现脱落、变形等现象,最终导致结构性破坏,发生碎裂。无论是负载增大,抑或突然冷却,都使建筑物倒塌的风险增大。

1.5建筑物质量

在建筑物倒塌后的战评总结以及火灾调研过程中,总能发现建筑物本身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有厂家违规增加建筑物层数,增大负载;有违背建筑防火设计规范,不按规定储存可燃物质和设置防火等级;有违规随意拆动建筑构件,致使建筑物整体质量大幅度下滑等。这些都是在灭火救援过程中给救援人员带来风险的因素,再精确的预判和计算也是建立在原始数据正确的基础上的,如果最根本的数据和材料都发生了变化,无疑会使风险和隐患极大增加。

2火灾中建筑物倒塌给灭火救援带来的影响

建筑物倒塌是火灾救援行动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火灾发生后火势会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如果发生建筑物倒塌的问题,将会给灭火救援工作带来直接的影响。一方面,建筑发生倒塌会加重人员伤亡程度。建筑物倒塌将使现场生存空间缩小,倒塌时还可能造成对现场人员的砸伤、挤压,使人员被压迫在废墟,不仅生存机会减小,救援工作也更加困难。在严重的坍塌环境中,救援空间非常有限,救援人员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挖掘现场,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将人群疏散,撤离到安全地带。另一方面,建筑物倒塌的破坏性更强。与未爰生建筑物倒塌的火灾相比寫其损失程度更重。建筑物倒塌时会导致现场设施、设备及其他环境受到严重破坏,损失难以挽回,现场的其他物质还有可能进一步造成危害,如煤气泄漏、可燃液体喷出、爆炸等,现场救援必须注意对次生灾害的控制[2]。因此,灭火救援行动应充分考虑建筑物倒塌的风险,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

3灭火中应对建筑物倒塌的对策

为应对火灾中建筑物倒塌问题,按照以上原则指导,消防部门应着力推进以下工作。

3.1根据建筑物的不同性质设计基础救援方案

建筑物倒塌是火灾现场一种特定的次生灾害,而且不同建筑物的性质特点对倒塌情况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消防部门首先要针对倒塌特点制定基础的分类救援方案。例如,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耐火时间相对较长,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能力则较低,灭火救援方案要分析不同结构的倒塌风险;钢结构建筑的救援应使用开花水枪或直流水枪,在门口等有利位置射水灭火,但对于已燃烧一定时间的高温钢结构则要避免迅速冷却,木质结构建筑燃烧和蔓延速度快,砖的耐火性能相对较好。另外,居民楼、休闲娱乐场所人口密度高,仓库、厂房往往存有大量设备及物资等等。根据这些救援需求,消防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基础救援方案,才能更好地为系统的战略部署提供有力支持。

3.2制定科学的灭火救援战略

消防部队应针对火灾现场建筑物倒塌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灭火战略,使救援工作系统展开,环环紧扣,争取最佳的救助时效。火势刚刚开始时,建筑物一般只是表现出倒塌的趋势,但还未真正倒塌。此时是救助的最佳时效,消防部队应迅速处理周围的消防障碍,集中精力灭火,加强对承重构件的射水保护,并引导现场人员撤离。在此过程中,消防人员要确保明确的职责分工,将现场监测、灭火、救援、通讯、保障等紧急救助工作进行分工,各小组协调一致,以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当火势逐渐蔓延发展后,消防人员要对重点火点进行灭火,减缓坍塌趋势,根据以往救援经验判断建筑物倒塌的时间和方位,尽快疏散剩余人员,避免更大面积的财产损失[3]

3.3重视平战结合的灭火救援训练

由于火灾中发生建筑物倒塌时,情况万分危急,较普通的火灾现场对施救速度、施救安全性的技术要求更高,为实现消防人员的密切配合,部队应重视平战结合的训练,用平时的现场模拟为战时的积极营救奠定基础。持续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消防人员的技战术水平,也有助于增强消防人员的心理素质。

3.4加强建筑物倒塌风险的防范

建筑物倒塌风险从建筑之初就有可能存在,所以消防部门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对每个建筑工程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功能与火灾载荷相一致。建筑物投入使用后,消防部门要经常开展巡査,防止建筑物内堆积过多易燃易爆物品,监督建筑物使用单位做好日常防护工作,特别是对本地火灾发生风险较高的地区要做好充分的监测。巡査过程中消防人员还应注意对旧有建筑的防火加固,并增加自动消防设施,从而防范火灾的发生,降低建筑物倒塌风险。

4结语

综上,在建筑火灾中完全避免事故发生或保证消防救援人员的绝对安全难度很大,能够做的是综合建筑物倒塌的各种影响因素,制定系统的突发灾害应急措施,并高度重视事前防范,有效降低建筑物倒塌风险,以便为灭火救援赢得主动。同时,也应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各类建筑火灾的扑救方法及消防器材的性能及操作方法,提高对建筑火灾现场的风险评估和现场把控能力,最大限度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和消防救援人员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小华. 针对倒塌建筑的灭火救援浅议[J]. 城市建筑, 2015(29):169.

[2]吕建雄. 针对多层商住楼的消防灭火工作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21):46.

[3]杨涛, 林船. 灭火过程中建筑倒塌的救援对策[J]. 武警学院学报, 2020(6):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