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设备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矿山设备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探讨

谭海亮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三山岛金矿 山东省莱州市 261400

摘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管理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矿山企业中,各类设备是其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加强设备的管理,才能有效确保矿山的正常运行。文中主要介绍了矿山工程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及设备管理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并对完善矿山设备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矿山;设备管理;潜在问题

前言:设备管理的好与坏、是衡量一个企业自身发展的关键一环,任何一个企业的生产都离不开各种设备的有效组合,那么如何使生产设备有效组合,就是设备管理的目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能够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创造有利条件,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时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与更新,能够保证企业的技术进步,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另外,矿山设备管理的安全与否,直接关系着矿山事故的多少。因此,加强矿山设备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能,有利于矿山安全状况的进一步好转。

1矿山设备管理的重要性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和物力的有效结合与合理分配,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二者的结合是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关键。对于矿山来说,日常生产运行,除了需要人力的互相配合,更在于机器设备作用的有效发挥。在露天矿山,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等大型工程机械设备在矿山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长,与其有关的费用也越来越多,而矿山设备工作的环境一般都较为恶劣,分布点多、线长、面广,因生产需要,设备和人员调动极为频繁,这不但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也增大了设备发生故障的几率,然而设备运行中发生的故障不仅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甚至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性能及当前完好状态更是直接影响矿山各项生产经营指标任务的完成,由此可见,为了保证矿山生产正常进行,为企业建立正常的生产秩序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必须不断加强设备管理,并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与此同时,加强设备管理还能为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提供可靠依据,可以推动企业在技术方面的进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现代化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企业只有保证自己的设备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才不至于在企业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这对促进矿山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矿山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设备润滑工作不完善

在对设备进行管理时,必须关注设备的润滑程度。首先配备专业的润滑工作人员,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必须长期进行培训,积累实战经验。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润滑油,保障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使用年限,保障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然而调查显示,很多的矿山企业,往往忽略了对设备的润滑工作,而更加重视对设备进行维修,因此导致设备出现不够润滑,无法满足工作需求的现象。同时,由于工作人员没有更好地进行润滑油的品质选择,导致在润滑油使用的过程中无法满足设备的要求,加大了磨损程度,减少了设备寿命,使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维修当中。

2.2设备管理经济性不够高

首先,在施工前进行计划时还不够严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更好地进行预算,无法对工程进行控制。在实际工程中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有些设备使用已达上限,管理人员却没有重视,而是进行维修之后,继续使用,无法保障设备的安全性,同时还增加了设备的维修费用。其次,对于闲置的设备没有更好地进行处理,由于部分设备无法更好地满足工程需求,因此被闲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效益。

因此应该想方设法将闲置的设备进行利用,使其更好地满足工程的使用。最后,设备的利用不够充分。在使用过程中,不同部位的零件磨损程度存在很大差异,对于一个设备来说,当整体达到使用寿命时,由于零部件的使用程度不一样,因此可以将磨损程度较轻的零件进行维修,重新利用,进一步降低成本,防止出现浪费。

2.3设备计划管理不严密

对设备进行管理时,必须制定完备的管理计划,包括对设备所需费用进行预算。然而在实际工程当中,部分矿山企业缺乏周密的计划,没有更好地对设备所需费用进行预算,导致在实际工程中出现浪费的情况,无法更好地对资源进行控制。因此,在部分企业购置设备之后,由于缺乏经济而停止了工程,导致设备出现了积压现象,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4设备残值未得到有效利用

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更加注重对设备技术上的管理,而缺乏经济管理意识。在设备无法使用后,对部分零件进行回收,如电动机等。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防止出现浪费,可以对零部件进行分类,将可以进行回收和再次使用的零部件进行维修,再次使用,有效利用设备残值。

2.5设备点检定维修制度没有严格执行

首先,在部分地区对于设备点的检查制度没有更好的执行。调查显示,很多矿山企业忽略了对设备的检查工作,同时采用传统的计划进行维修,导致没有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阻碍整个设备的技术发展,浪费资金。其次,没有更好地关注对设备的润滑清洗以及更换零件的工作。在实际工程中,由于环境问题,导致设备容易出现损耗,因此应该更加重视对设备的维修保养。在实际企业中,更加注重对设备的维修工作,而忽略了保养工作。没有更好地对设备进行润滑和清洗,保障设备的安全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年限,增大了工程中的损耗,提高了工作成本。最后,没有更好地对设备进行封存管理。为了更好地提高设备使用年限,应该注重对设备进行封存,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保护措施,同时由专业人员进行检查,保障设备的存放状态和环境符合要求。然而在实际的企业中,缺乏对设备的封存意识,导致设备出现各种问题。

2.6矿山管理薄弱

在对矿山进行管理时,缺少相应的技术和专业人才,因此发现问题时无法更好地处理。例如,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矿山生产作业条件艰苦,生产设备种类繁多,这就必须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完备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进行判断和选择,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否则就会在工作中出现危险。

3.解决问题的方法

3.1实行“无顶”原则

按设备维护,检修规程要求,设备润滑部位定点,油脂油料品种,设备润滑按定制定量,按规定的期限和时间加油,明确润滑工作的责任人。把润滑工作落实到人,表面看来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制度,运用强制手段直接规范,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实际上,一个人的观念决定着他的行为方式。只有员工真正理解并掌握各种安全政策、法规规范,才能自觉遵循。

3.2设备管理现代化

有步骤地推进企业设备管理现代化,提高设备综合效益,追求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目标,使企业的设备费用下降,设备新度提高。目前,矿企业正朝着本质安全型发展,现代化管理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抓好设备管理,必须真正把责任制落到实处,必须形成上下联动、内外配合,建立有效的约束激励体制,才能使矿山设备的管理形势有真正的好转。

3.3打造设备检查保障机制

按照矿山机电标准化的要求建立健全“队伍过硬、检查有力、信息灵敏、防控严密”的设备检查工作网络。加强对检查人员的教育培训,努力提高检查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对设备的周期性检查和强制维护保养要记录在案,形成检查、维护的立体防线。

3.4提高零部件利用率

集中管理,坚持维护,充分利用,自行消化,加强监督,防止流失。提高可用零部件的利用率,提高有修复价值配件的维修率,提高报废件的有效利用率,降低配件更换的频繁率与事故率。

3.5管理观念的转变

转变设备管理思想观念,坚持科学管理,培育设备检查的管理根基。强调要树立正确的设备管理理念,以检查保质量、以质量促生产的管理思路,不断建立健全设备管理的各项制度,努力探索和创新设备管理的方法和路子,以设备管理的科学化带动规范化和制度化。

3.6加大机电部门对设备的库存管理方法

对所有设备在入库封存前都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保养,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的措施,并设专人管理。

3.7理念的树立

牢固树立人本理念,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爱护设备的自觉性。人本管理的思想就是要依靠人、相信人、激发人、鼓舞人,并实现人的根本利益。调动矿职工爱护设备的积极性和体现职工的切身利益,让每个职工把矿山的设备当成家中的家具一样来爱护维修,从而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转。

结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矿山设备是矿山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设备管理工作一定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对设备问题一定要做到求根溯源,找出问题关键所在,必须实事求是,来不得半点虚假,你糊弄设备,设备就糊弄你。

参考文献

[1]李树晶,顾强.新形势下如何加强矿山设备管理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44.

[2]张秀华.矿山设备管理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9):56.

[3]王跃风,张明银.矿山企业设备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11):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