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探讨

尹剑 杨廷

江阴市澄利水利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 214444

摘要:随着农业种植技术的不断发展,农田水利工程也在逐渐进步,随着自动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水利工程设备逐渐趋向于自动化,以更加高效直接的方法,提高水利农田治理的效率。在部分的高标准农田中,其中一部分的农作物对于生存条件极为苛刻,也可能会对周围环境的变化敏感度非常高,但是在如今这个污染比较严重的环境下,各种特殊情况时常发生。所以为了应对突发状况,对于农田生态环境的影响,需要尽可能的提高农田水利的工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水利工程的多样化。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相关探讨与研究

引言:

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的提高,是国家农业水平进步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前提,不仅关系到农业种植领域的发展,与现代社会的繁荣稳定也有莫大的关系。目前农田水利系统的尖端技术仍然被国外所占有,我国缺乏完成高水平滴灌任务,其重要的技术支持,在灌溉领域的技术水平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中,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研发投入,以应对未来不可预计的复杂环境。

一、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

农田水利技术的主要构成是农田灌溉与排水系统,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来说,灌溉技术的提升和排水系统的稳定化设计,是高标准农田治理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和实验项目。目前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状况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尖端科技的研发与普及不够,对于大部分的农田生产来说,农业种植技术并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与使用,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设备比较落后,农作物水利治理能力相对较差。由于目前缺乏自主研发芯片的局限,导致了农田滴灌设备无法全面推广,除了部分大面积农业生产还有部分的科研农田以外,智能化灌溉技术缺乏普及与推广应用,导致农田水源的浪费。另外一方面,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趋向于程序化,设备安装过程开始被规范,因此在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细节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求,开始被严格要求执行。因此对于农田水利的发展来说,已经在几十年间获得了巨大的进步与成效,不仅在科研技术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展,更是在农田全面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容置疑的推广效果。使农作物在生长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不仅如此,随着水利工程治理能力的提高,对于农业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为农业生产活动提供了生态环境稳定的保障,创造了良好的农业经济基础。

二、在目前水利工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一)农田水利工程自动化调配能力较差

对于目前社会的发展来说,各个行业都在趋向于智能化,以信息技术为行业改进的重要手段,结合智能化管理,降低实际工作难度,同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现有设备的精准性,一定程度上提高目前工作效率,实现现代化技术改革。对于农田水利工程来说,同样面临着这个问题,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种各样的自动化农机设备不仅能够减少人力资源的投入,同时还能够提高农田水利调控的资源调度准确性。事实上,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为载体实现自动化管理,完成农业喷灌任务,如下图所示。在5fa24ff26940c_html_bef336b2b0b88149.jpg 科学系统的支撑下,尽可能的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在实际操作中,由于人为失误造成的农业经济损失。但是在目前的农业发展水平来看,农田水利缺乏智能化,目前智能化水利调整设备,造价较高,且实际使用中的性价比,不符合目前农业生产形式,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技术障碍,严重影响水源的调动效率,在农业调控过程中,具有重大缺陷[1]

(二)农田水利设备的使用和维护能力差

在大部分的农田当中,由于面积广且环境因素复杂,导致了水利工程设备在施工和日常维护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因此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水利调控设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在水利工程的工作过程中,部分喷灌设备和排水设备长时间处于浸泡状态,因此会导致材料出现腐蚀和泡烂的现象,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举例来说,排水管道出现腐蚀损坏现象以后,在突发性大雨后,会导致排水不及时引发烂根现象,最终导致农作物成批次发病,严重影响农业产量。

三、解决目前农田水利问题的方法

(一)规范水利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维护周期

在农田水利治理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规范从业人员学习对于水利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且及时进行设备的维护,以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在长久的使用过程中,仍然能够保证其正常运行[2]。降低突发性恶劣气候,对于农田水利体系的影响,提高水利设备的实际使用寿命,在农田的生态体系中,对于设备的损害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设计者应该按照设计规范,制定相应的维护计划,按周期提供必要的检修服务。利用责任追究的方法,确保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通过这样的形式,才能够有效的避免水利工程出现不必要的安全隐患。

(二)加大农田水利技术的投入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不仅需要在农业种植技术上取得提升,更要在农业环境保障领域上投入精力,以求实现农田水利工程技术,在未来的科研实践中,获得更高水平的农业水利技术。就目前来说,农田水利工程需要从根本上改善现有的技术水平,提高农田水利基础。在水利工程的发展中,需要相关部门加大现有的资金投入和必要的人才投入,利用高校毕业生进行技术方面的改进,将实践的机会提供给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实现人才与社会的交接,借助其专业知识,完成水利工程技术的改进。在农田水利的发展前景来看,不仅代表着农业生产力的水平,更关系到未来农业产品的质量。

四、结束语

农田水利工程在未来的发展,必然是更加符合当下社会的特征,结合目前自动化的趋势,智能化水利设备的使用,已经逐渐实现高水准农田的投入,在未来的发展中,将会逐渐实现全面普及。

参考文献:

[1]何武全,刘群昌.我国渠道衬砌与防渗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9(06):3-6.

[2]刘群昌,许迪,谢崇宝,etal.波涌灌溉技术田间适应性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2,18(001):3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