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

田琨 王彪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

摘要:裂纹是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已引起有关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裂纹的出现不仅会直接影响建筑物的美观效果,而且会对人身安全构成严重的潜在威胁。因此,认识裂纹的严重性,加大对混凝土裂纹的研究力度,以达到防治的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

前言:

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防止施工裂纹的发生,进而提高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纹形成的主要因素

1.1混凝土材料

在第一批混凝土中,大量的混凝土都含有粗骨料。如果混凝土混合料含泥量过多或细浆粒径过大,可能会破坏夏季施工混凝土的凝结。此外,在固化土中使用各种骨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混凝土开裂。其次,在水泥的选择上,使用矿渣水泥或低热水泥,加上混凝土水灰比过高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纹。最后,混凝土泌水等事件的发生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混凝土分布不均。当混凝土的完整性较低时,会出现许多裂纹。如果在混凝土中加入过多的材料(如粉煤灰),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从而导致裂纹。

1.2建筑施工

首先,在混凝土没有大钢梁保护层的情况下,如果施工过程中混凝土表面处理不当,混凝土会产生沉降和裂纹。其次,混凝土结构养护不当,遇到大风和干燥天气时,混凝土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裂纹。第三,随着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水分的蒸发,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温差,对混凝土产生较强的抗应力作用,使混凝土产生一定的裂纹。如果混凝土层的坡度过大,会增加混凝土开裂的风险。

1.3混凝土温度

温度引起的混凝土裂纹不易出现,主要是由于室外温度的变化。温差有两个方面,一是昼夜温差,二是季节性温差。这两种温差都会导致混凝土不同程度的开裂。如一些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不能及时改变混凝土的状态和养护程序,混凝土裸露在外。此外,混凝土外层释放的热量与水泥释放的热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温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温度较高,混凝土会开裂。

1.4混凝土运输和养护不当

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易受分层离析的影响。此时混凝土应进行二次搅拌,然后在指定位置进行边坡试验。如果坡度标准不符合标准,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纹。混凝土使用后的养护方法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性能,一般用草帘或布袋覆盖养护。如果不能实现混凝土的养护,那么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纹。另外,任何时候都不允许洒水或浇水过程不均匀,不能保证混凝土中的水分,也会造成混凝土裂纹。

2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分析

2.1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建筑施工中由设计问题导致的混凝土裂纹,可从强化结构设计入手。在设计环节,应将施工过程中的约束因素考虑在内,将相关控制措施融入设计方案中,以此来降低各种约束因素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结合不同工程项目对混凝土强度的实际需求,科学设计混凝土的抗裂系数,并在抗裂薄弱部位,通过采取增加配筋比例的方式来进行结构增强,由此为混凝土温度变化钢筋的热胀冷缩创造条件。同时考虑到外界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约束影响,在设计时尽量采用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材料,这样可有效防止与外界环境温差过大而引发的裂纹。总之混凝土结构设计要立足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对混凝土的应用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确保混凝土裂纹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2.2加强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组成混凝土的各项基础材料的质量,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所以相关部门要强化对混凝土施工原材料的质量监管,应用专业、规范的检测技术来保障每项原材料的合格性。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灰及水等多种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经过专业的施工流程混合而成。因此材料的质量、用量、技术、人员等都与混凝土的最终质量紧密相连。正式施工前,首先需对各项基础材料进行专业的质量检测,按照不同材料的质量标准,结合建筑工程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开展检测。必要时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并在混凝土制作完成后,采用模拟的方式,设置高温、低温等多项不同的应用条件来检验混凝土的应用效果,由此保障混凝土拥有合格的品质。

2.3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检查注入混凝土的高度,并在初始设置下部混凝土之前完成上部混凝土的注入,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冷缝的形成并改善浇注质量。此外,必须对混凝土进行均匀旋转,以防止旋转过程中因不均匀运动而导致固体分离。如果中断需要一个中间点,那么有必要在注入混凝土之前继续预防,以达到完成的效果。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施工,可以减少温度造成的影响。当天气较为炎热时,可以适当洒水,做好降温和防晒的工作,控制散热材料的温度并减少混凝土的裂纹。

2.4控制混凝土结构负荷载重

首先,为了保证钢筋的承载能力和控制裂纹应力,必须充分了解钢筋型号及建筑的拉引力,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建筑构件的整体拉力设计,保证其低于混凝土轴向抗拉强度。这个过程中还需要通过做好最大宽度值设置来控制裂纹宽度;其次,加固钢筋。钢筋受热受冷会发生热胀冷缩,而钢筋会增加建筑结构在温度应力方面的变化,所以选择使用直径较小的钢筋,并进行结构加固,以达到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抗裂性能的目的。同时为了控制钢筋影响,需要在浇带施工完成后进行钢筋变形维护;最后,控制集中裂纹产生的应力。为了预防混凝土施工中钢筋浇注不畅时周围应力状态不足引起的建筑裂纹,可以通过增加建筑网格结构或增加孔周围的角钢来加强角杆的方式,控制裂纹产生的应力,最终减少裂纹的产生。

2.5合理控制建筑混凝土的温度

根据建筑施工区域的不同,早晚之间会有温差,并且某些区域比较明显,很容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纹。如果室内外的温度差异很大,也会产生裂纹。为了加强对这种现象的预防,减少裂纹的形成并最小化室内外的温度变化,应减小热区混凝土的厚度。另外,为了降低材料的温度,应采取降温方式降低材料温度,使混凝土成形。可以采用浇筑冷却结构方法,将冷水倒入温度过高的区域,从而减少阳光带来的热量,抑制物料温度的上升。在室内,可以将冷凝器管连接到管的冷却壁上。在温度突然变化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建筑物进行保护,以减少温度快速变化引起的永久磨损。因此,有必要对温度变化问题进行最终分析,以根据每个区域的情况做出适当的建筑施工决定。

2.6加强混凝土的养护

完成混凝土浇筑后要加强对混凝土工程保温、保湿的控制,可以在混凝土表层覆盖保温膜来避免混凝土温度的外散,这样能够有效控制混凝土温度裂纹、收缩裂纹的产生。针对不同类型的混凝土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实施养护。若是混凝土的硬度以及弹性都比较小,那么在完成浇筑之后要立即实施养护,可以通过喷壶洒水的方式来进行,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提升混凝土浇筑工艺质量;若是混凝土的硬度以及弹性相对较大,那么可以在混凝土浇筑过后12小时利用喷水方式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表面的湿润性。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杜绝混凝土裂纹现象,要从各方面做起,最重要的是科学地有原则的进行建筑施工。

参考文献:

[1]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预防技术[J].王锐.建材与装饰.2018(25)

[2]解析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纹的预防技术[J].李东海.建材与装饰.2018(02)

[3]试论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纹控制[J].何子君,王杰.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3)

[4]论预拌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裂纹及防治[J].李克发.大众标准化.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