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4
/ 2

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

王春霞 田芬 通讯作者

涪陵区妇幼保健院 重庆 涪陵 4080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儿科收入并治疗的86例感冒发热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及综合护理组,每组各43例,基础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综合护理组退热时间更快,退热幅度更大,且治疗效果更佳;综合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且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基础对照组(21%)。结论:在小儿感冒发热的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加快治疗进度,促进患儿康复,故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小儿;感冒发热;综合护理;护理效果

小儿感冒为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病原因为儿童免疫力及抵抗力较低,临床表现为发热、流涕、头痛等,且好发于冬春两季1】。近年来,小儿感冒发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有研究显示,若患儿感冒未得到及时治疗,极易引起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如:肺炎、高热惊厥等2】。因此,如何科学治疗小儿感冒发热、促进小儿感冒康复成为儿科医护人员首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情况,我院对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展开了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于我院儿科收入并治疗的86例感冒发热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基础对照组及综合护理组,每组各43例。基础对照组:男患儿23例,女患儿21例,年龄为0.6-7.8岁,平均年龄为(0.4±3.2)岁,其中体温40℃以上5例;38.5-40℃21例;38.5℃以下17例。综合护理组:男患儿20例,女患儿23例,年龄为0.4-8.1岁,平均年龄为(0.6±3.8)岁,其中体温40℃以上3例;38.5-40℃24例;38.5℃以下1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基础对照组实施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遵医嘱进行输液治疗;为患儿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等。综合护理组实施综合护理,方法如下:(1)生命体征的监测:a体温:5岁以上患儿以口温测量为主,对于5岁以下患儿以直肠温度为主,且测量时间均不得超过3min。b神志:儿童的神志状态可直接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患儿精神萎靡不振或哭闹不停,表明病情加重。c面色:若患儿面色潮红,表明持续高烧;若患儿面色发青,是高热惊厥的先兆等。(2)用药护理:体温在38.5℃以下时,以物理降温为主;高于38.5℃时,以药物降温为主。若患儿高烧不退,可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布洛芬等。(3)饮食护理: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为主,少食多餐,并根据科学的营养配比为患儿补充营养。注意为患儿及时、大量的补充水分,防止患儿脱水。(4)并发症处理:若患儿出现手足抽动,高热不退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给予救治。并为患儿取侧卧位,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5)健康教育:为家属讲解感冒发热的常见并发症,如:高热惊厥等,以及如何处理并发症。嘱家属做好清洁卫生,远离患病儿童,避免再次感染。保证患儿睡眠充足,坚持锻炼,增加患儿的抵抗力。适当为患儿增减衣物,患儿出汗后应及时擦干,避免着凉。

1.3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患儿开始退热时间、体温下降幅度、并发症的情况以及康复患儿的人数。应用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指导家属自行评分,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5fa1fafbb5ae7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基础对照组及综合护理组的治疗效果比较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综合护理组退热时间更快,退热幅度更大,且治疗效果更佳,表明实施综合护理可促进患儿康复(P<0.05)。

表1 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比较[5fa1fafbb5ae7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n/%]

组别

开始退热(h)

下降幅度(℃)

疗效

综合护理组(n=43)

2.98±0.25

1.89±0.31

41(95%)

基础对照组(n=43)

4.56±0.41

1.02±0.11

32(74%)

χ2



7.3404

P值



0.0067

2.2基础对照组及综合护理组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综合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且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2%)明显低于基础对照组(21%),表明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P<0.05)。

表2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情况比较[5fa1fafbb5ae7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分,n/%]

组别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综合护理组(n=43)

98.23±2.45

1(2%)

基础对照组(n=43)

90.21±2.36

9(21%)

P值

<0.05

<0.05

  1. 讨论

发热反应属于儿童自身对感冒的防御机制,是一种代偿性反应,但若是患儿高烧不退,则会对患儿身体产生极大的损害,且极易出现高热惊厥等并发症3-4】。相关研究表明,对小儿感冒发热进行早期预防,及时治疗,密切关注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保证患儿健康成长5】。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综合护理组退热时间更快,退热幅度更大,且治疗效果更佳;综合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对照组,且综合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基础对照组,表明实施综合护理可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的产生。

综上,在小儿感冒发热的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可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加快患儿康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故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石玙瑶,贾佳.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9,(36):123.

[2]党丽君.小儿感冒发热的临床观察和综合护理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5):190-191.

[3]蔡薇.优质护理在小儿感冒发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5):612-613.

[4]籍光华.探究小儿感冒发热的观察与全科护理效果[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4):93,96.

[5]贺丽.预防护理与健康教育对小儿感冒护理效果的影响[J].我和宝贝,2019,9(1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