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分析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龙萍 ,陈宇

黔西南州中医院骨科医院,贵州兴义 562400

【摘要】目的:分析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68例血透患者为对象,结合护理方案的差异分组,分别是甲组(n=34)和乙组(n=34),甲组:常规护理,乙组:人文关怀护理,护理指导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对比和分析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焦虑程度评分和不确定感评分,乙组护理后的评分低于甲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乙组护理后的满意几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7.1%和73.5%。结论:针对血透的患者采取人文关怀方式,能提升整体有效几率,缓解患者存在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值得实施借鉴,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人文关怀;血透患者;护理效果

血透是当前临床常见的一种方式,作为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表现,采取血透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在常规情况下,血液透析治疗的时间大概是4h左右,每周进行3次,能让患者的生存期依据自身恢复情况有所延长。人文关怀有重要的作用,适当的疏导和帮助之后,能减少患者的不良心理。为了分析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选择68例血透患者为对象,结合护理方案的差异分组,分组后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最终对具体的数据分析和总结。详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68在血透患者为对象,结合护理方案的差异分组,分别是甲组(n=34)和乙组(n=34)。甲组的男女比例是10:7,年龄区间在50-70岁,平均年龄58.58±0.25岁。乙组的男女分别是21例和13例,年龄区间在51-74岁,平均年龄(59.56±0.17)岁。对比了两组案例的基本资料得知,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可分析和对比。

1.2方法

甲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形式,告知患者基本注意事项,使其可以积极配合接受护理帮助。乙组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如下:

  1. 环境护理

在临床护理中提供必要的环境护理指导,提供干净和整洁的床单被罩,对室内的温度和湿度等进行合理的控制,科学设置房间的灯光。此外介绍周围的环境和基础设施等,最大程度消除患者对陌生环境的恐惧和焦虑。

  1. 基础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郁闷和烦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耐心倾听患者的讲述,给予患者鼓励和帮助,此类积极的引导发挥突出的作用,能提升治疗的依从性。

  1. 饮食护理

血透患者的饮食护理比较重要,需要控制液体的摄入量,具体是水分和体重等,每两次透析时间不超过4%。在透析的期间,蛋白质和热量等不能超标,可以为确保蛋白质发挥作用。每日摄入足够的热量,严格控制磷的摄入。

  1. 心理护理

接受血透的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担心自己的生存时间短,由此而来担忧和顾虑的情绪。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需要注意的是提供必要的心理护理指导,需要及时和患者保持沟通和交流,明确患者的情绪变化,提供力所能及的护理帮助[1]

1.3指标分析

(1)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护理效果;(2)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3)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统计计数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如果检验后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1. 结果

2.1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护理效果

对比和分析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4.1%和70.5%,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甲组

34

22

2

10

70.5%

乙组

34

29

3

2

94.1%

P值





0.00

2





6.85

2.2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情况

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焦虑程度评分和不确定感评分,乙组护理后的评分低于甲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两组案例护理前后的各项评分对比

分组

例数

焦虑情绪评分

不确定感评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甲组

34

58.52±0.27

47.25±0.17

59.69±0.14

47.25±0.19

乙组

34

58.36±0.18

33.36±0.11

58.25±0.11

41.39±0.47

P值

0.89

0.00

0.91

0.00

t值

7.61

6.37

7.94

6.28

2.3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护理满意度情况

乙组护理后的满意几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7.1%和73.5%,分析结果如表3:

表3:两组案例的护理满意度分析(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几率

甲组

34

23

2

9

73.5%

乙组

34

31

2

1

97.1%

P值





0.00

2





7.58

3讨论

血透治疗的优势明显,由于急慢性肾衰竭的患者疾病可能存在恶化的现象,针对疾病的特殊性,需要注意的是合理进行治疗。借助仪器设备的合理应用之后,将体内血液引流到体外,实现对流、弥散等操作,可以实现物质交换[2]

在当前临床治疗中腹血透患者实施治疗时采取人文关怀的方式,可行性比较高,该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在护理过程中彰显了患者的主体地位。护理操作中从患者的自身情况入手,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护理服务[3]。结合患者的情感变化、文化精神等多方面的差异,在治疗中进行对应的指导和帮助。针对肾脏疾病的案例,在治疗中进行饮食护理指导,可以食用黑豆、黑木耳和黑米、黑芝麻等黑色食物。禁止出现憋尿的情况,一旦有反应,需要立即如厕所,排出尿液。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保睡眠的充足,可以起到气血生化的效果,在临床实践中保持健康和正确的作息时间,督促患者早起早睡,合理饮食,不抽烟酗酒,良好的生活器官能起到养肾的作用。部分患者需要服药,在服药期间,要仔细阅读说明,确保用药的合理性[4]

对比和分析两组案例的总有效率情况,乙组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4.1%和70.5%。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焦虑程度评分和不确定感评分,乙组护理后的评分低于甲组,数据分析具备统计学意义。乙组护理后的满意几率高于甲组,分别是97.1%和73.5%。说明对于血透的案例实施人文关怀,有突出的作用,满足了患者的自身要求,能促进恢复[5]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的方式可行性比较高,以患者为中心,提供了切实合理的护理方式,患者对该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比较高,能积极配合,因此值得借鉴和落实。

参考文献

[1]张珊红,兰丽华.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02):3-4.

[2]谢文军,王瑜.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研究[J].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2019,8(03):163.

[3]刘春茂.人文关怀实施在血透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33):115+117.

[4]郑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状态及其人文关怀护理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3):150-152+156.

[5]王秀芳,董文平.人文关怀在血透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7,1(01):240-242.

作者简介:龙萍(1993.04-),女,汉族,贵州晴隆人,本科学历,护理师,主要从事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