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羟考酮对剖宫产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分析羟考酮对剖宫产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

张琳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江苏 丹阳 212300

摘要:目的探究羟考酮对剖宫产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方法以100例剖宫产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实施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添加羟考酮,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参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拔管即刻OAA/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术后4h、术后8h的VA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剖宫产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羟考酮麻醉,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预防痛觉过敏,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羟考酮;剖宫产;瑞芬太尼;麻醉;痛觉过敏;

前言

剖宫产术为产科领域重要手术,覆盖了水电解质平衡知识、输液、输血、麻醉学、手术方式、感染控制、手术缝合等多项技术,且随着各项技术发展进步,使得剖宫产技术不断提高,有效解决难产与其他产科合并症,成为产妇与新生儿生命挽救有效手段[1]。瑞芬太尼麻醉操作可促使机体血脑平衡快速达到,在血液、组织中迅速水解,起效快,且维持时间很短,但极易增加患者的急性疼痛敏感性,对麻醉后苏醒效果产生影响。研究指出,剖宫产患者实施瑞芬太尼麻醉时添加羟考酮,有助于预防痛觉过敏。本文将以100例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100例剖宫产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年龄为22-38岁,年龄平均值为(30.96±4.57);孕次为1-4次,平均为(1.87±0.65)次。观察组,年龄为23-37岁,年龄平均值为(30.76±4.63);孕次为1-3次,平均为(1.77±0.64)次。纳入标准:资料齐全;认知正常;具备剖宫产指征;熟知本次研究,并表示自愿参加。排除标准:胎儿发育不良;前置胎盘;妊娠合并症;意识障碍;精神疾病;器质性疾病;药物过敏;不配合研究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手术室以后,上肢静脉开放,常规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压、脉搏等,实施1.5ug/kg瑞芬太尼、1.5-2.0mg/kg丙泊酚、0.15mg/kg瞬时阿曲库铵胺。维持麻醉:6-8mg/(kg.h)丙泊酚,0.08-0.20ug/(kg.h)瑞芬太尼。手术结束之前0.5h。参照组取1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研究组取10mg羟考酮静脉注射。患者的呼吸频率为10次/min以上,潮气量为6ml/kg以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缩4.665-5.985kPa,且意识清醒,可自主呼吸,此时可将患者的面罩吸氧、气管导管拔除。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使用VAS量表评估患者的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来表示,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参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拔管即刻OAA/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1所示。

1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X±S

组别

n

呼吸恢复时间(min)

拔管时间(min)

拔管即刻OAA/S评分

研究组

50

10.71±1.27

17.32±4.32

1.16±0.21

参照组

50

10.58±1.34

17.08±4.41

1.67±0.19

T值

/

0.2783

0.1274

5.9656

P值

/

0.8934

0.9834

0.0000

2.2 两组产妇的术后镇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术后4h、的VA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如表2所示。

2两组产妇术后镇痛情况比较(X±S

组别

n

术后30min

术后1h

术后2h

术后4h

术后8h

研究组

50

2.98±0.89

2.56±0.76

1.97±0.87

1.67±0.93

1.17±0.54

参照组

50

4.45±0.68

4.78±0.89

3.98±0.78

3.21±0.86

2.45±0.87

T值

/

4.7835

4.9573

5.1217

5.7457

6.8967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麻醉时采用瑞芬太尼,其特点为起效作用快,快速达到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是5-10分钟[2]。瑞芬太尼浓度的衰减呈三室模型,分布半衰期共1分钟,消失半衰期5min,终末半衰期10-20分钟。瑞芬太尼用药剂量、用药时间不存在直接关系。然而,若剖宫产患者手术过程中瑞芬太尼使用剂量很大,极易产生疼痛现象,被称作痛觉过敏,因多方面引起,包括外源性阿片类药物、内源性的快速失衡、脊髓中进入有害物质等,引起痛觉传导。研究指出,剖宫产患者实施瑞芬太尼麻醉时配合羟考酮,有效缓解疼痛。羟考酮属于半合成蒂巴因衍生物,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且给药途径多,广泛应用于临床。羟考酮是以平滑肌、中枢神经系统为作用部位,与其他阿片类药物相比,作用时间长,在术后可持久镇痛,有效减轻患者的术后不适与术后疼痛[3]。本次研究中,参照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研究组添加羟考酮,研究结果可见,研究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与参照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拔管即刻OAA/S评分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研究组术后30min、术后1h、术后2h、术后4h、术后8h的VAS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综上所述:剖宫产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联合羟考酮麻醉,有效缓解术后疼痛,预防痛觉过敏,应用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及使用。

参考文献:

[1]童金亮.羟考酮对剖宫产患者行瑞芬太尼麻醉后痛觉过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0,33(6):957-959.

[2]李勇晓.瑞芬太尼和羟考酮用于静脉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分析[D].河南:郑州大学,2016.

[3]汪秀芬,王利平.瑞芬太尼联合不同药物对剖宫产产妇的作用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指标水平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5):82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