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对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对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的影响

方燕

江苏省溧阳市中医医院,江苏 溧阳 213300

摘要目的:研究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的效果。方法:选取72例麻醉复苏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抽取

时间段介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月期间,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采用分组式结构分析,对照组(n=36例)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n=36例)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进行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拔管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呛咳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运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后T0收缩压为110.23±10.23mmHg、T1收缩压为106.23±12.69mmHg、T2收缩压为104.32±10.23mmHg,对照组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运用常规处理后T0收缩压为111.36±14.25mmHg、T1收缩压为112.89±13.08mmHg、T2收缩压为117.23±15.23mmHg,观察组患者收缩压稳定性更高,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低(P<0.05)。结论:麻醉复苏,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可以有效预防控制患者血压、心率,降低呛咳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


引言:气管拔管会导致患者出现气道不良反应,患者血流动力学出现大幅度波动,对患者机体恢复具有不利影响。本次研究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管滴注的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72例麻醉复苏气管插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抽取时间段介于2019年6月到2020年1月期间,符合本次研究标准。采用分组式结构分析,对照组(n=36例)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采用常规处理措施,患者年龄≥30岁,≤68岁,平均年龄(51.32±3.28)岁,患者男女比例(20:16)例;观察组(n=36例)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进行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患者年龄≥31岁,≤73岁,平均年龄(52.45±3.87)岁,患者男女比例(21:15)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差异度低(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麻醉复苏气管插管患者运用常规处理措施,观察组麻醉复苏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具体实施如下: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麻醉诱导,按照麻醉顺序依次向患者静脉注射丙泊酚、咪达唑仑、芬太尼以及阿曲库铵。随后需要对患者行全程静脉麻醉,分别注入瑞芬太尼、丙泊酚,其中瑞芬太尼的注入剂量为0.2~0.4ug/kg,丙泊酚的注入剂量为30~60ug/kg,每小时需要注入10~30ml,依据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状况,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1]。患者全麻插管手术完成后,需要将其推入麻醉复苏室并对其心率、血压检测,连接呼吸机进行吸氧。此外,需要护理人员辅助患者取平卧位,并将其口腔、鼻部分泌物抽吸干净,随后需要向患者气管导管内滴入2%的利多卡因,滴入量为3ml,注意进行药物滴注时需要排尽导管中气体,充分发挥药效,最后对气囊打气,待患者呼吸功能恢复后可进行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观察指标为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呛咳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一般资料、观察指标以及计数资料为本次研究的重要数据组成部分,需要将其统一录入计算机设备中,数据涉及较多需要通过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n)为本次研究的例数,呛咳使用(%)表示,收缩压、舒张压使用(mmHg)来表示,心率使用(次/min)表示,采用t进行数据检验,两组数据存在差异时,以(P<0.05)为具有可比性。

2 结果

1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对比

指标

组别

T0

T1

T2

x值

P值

收缩压(mmHg)

观察组

110.23±10.23

106.23±12.69

104.32±10.23

4.695

<0.05


对照组

111.36±14.25

112.89±13.08

117.23±15.23



舒张压(mmHg)

观察组

74.25±12.35

75.32±11.32

74.03±9.25

5.985

<0.05


对照组

76.25±10.32

83.59±13.25

85.36±10.32



心率(次/min)

观察组

78.23±8.45

79.62±8.03

80.32±14.39

4.891

<0.05


对照组

76.33±7.39

89.25±7.66

98.32±11.55



如表一所示,观察组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运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后T0收缩压为110.23±10.23mmHg、T1收缩压为106.23±12.69mmHg、T2收缩压为104.32±10.23mmHg,对照组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运用常规处理后T0收缩压为111.36±14.25mmHg、T1收缩压为112.89±13.08mmHg、T2收缩压为117.23±15.23mmHg,观察组患者收缩压稳定性更高,两组研究数据差异度低(P<0.05)。另外,观察组患者运用利多卡因气管滴入后舒张压、心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

2患者呛咳发生率对比 (n/%

组别

例数

0分

1分

2分

3分

呛咳发生率

观察组

36

33(91.67)

2(5.55)

1(2.78)

0(0.00)

3(8.33)

对照组

36

22(61.11)

5(13.89)

5(13.89)

4(11.11)

14(38.89)

X2


4.032

3.012

4.153

3.612

4.282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如表二所示,观察组患者运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后呛咳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呛咳发生率为38.89%,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

3 讨论

气管插管属于临床中常用的气道管理方式,主要是将导管置入患者气管或者支气管中,使患者呼吸道保持通畅。术前在对患者行气管插管时,气管、咽喉会受到不同程度刺激,进而使大量的血浆儿茶酚分泌,患者比较容易出现应激反应,严重将会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此外,患者全麻术后需要进行拔管,其拔管时由于麻醉深度较浅,患者伤口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进而诱发呛咳症状,患者血压、心率也会有所增高。临床对于该种状况多采用常规处理措施,不断提升拔管技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使用效果欠佳[2]。因此,为了有效控制患者血流,降低患者心血管不良反应,本次研究对麻醉复苏气管拔管患者进行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该药物属于中效酰胺麻醉药,具有较强穿透力,药效扩散作用佳。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运用利多卡因气管内滴注后呛咳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者呛咳发生率为38.89%,数据对比存在差异(P<0.05)。主要因为利多卡因药物具有表面麻醉作用,进而有效降低患者气道应激反应,减少呛咳发生率。此外,观察组患者运用利多卡因气管滴入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控制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主要因为利多卡因可以有效抑制黏膜神经末梢感受器反射,进而减少血流动力变化。

参考文献

[1]王英姿,彭志勇,殷爽,陈凌武,刘友坦.右美托咪定复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微创手术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8,39(1):13-17.

[2]覃兆军,赖建平,占乐云,向春艳,刘婷婷,李众玲,丁首材,高永升.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妇科腹腔镜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9,40(9):84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