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如何避免母婴传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艾滋病如何避免母婴传播?

刘海燕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


艾滋病在现代医疗中属于不可治愈的致命性疾病。儿童感染艾滋病病毒,母婴传播是首要原因,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儿经由母婴垂直传播感染艾滋病。大多数的艾滋病感染儿童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母婴传播的预防手段还不够科学充分。艾滋病感染妇女的妊娠、分娩以及产后哺乳等过程中都有可能会通过母婴传播导致新生儿感染艾滋病。医学研究工作者在大量临床实践中发现,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对艾滋病感染妇女进行干预性治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如果积极辅助其他干预措施,可以将母婴传播发生率控制在1%甚至以下。具体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时,可以采用哪些干预措施呢?

1.临床治疗预防。国际临床经验表明,在艾滋病感染孕妇的38周孕期时,采用剖腹产、新生儿产后人工喂养的方式,能够促进艾滋病母婴垂直传播的发生率降低。现阶段国际范围内对于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有一个黄金标准,包含艾滋病感染孕妇服用齐多夫定抗病毒药物或着维乐命、双汰芝,加上选择合适的孕期接受剖腹产手术,同时新生儿在产后采用人工喂养方式,并辅助以抗病毒药物治疗手段。这些综合性预防措施的一并应用,将能够促使艾滋病母婴传播发生率控制在1%~3%之内。

2.政策控制预防。防止艾滋病通过母婴垂直方式传播,是关系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国家和政府积极从政策角度出发开展预防和管控工作,将能够促进预防母婴传播艾滋病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进展。政府要能够全面充分了解传染病流行规律、现阶段艾滋病防治形势出发,摈弃常规财政规划模式,更多关注到卫生事业,制定出全方位的母婴传播控制策略,并坚持一定科学合理的实施原则。(1)政府行为原则。在政府经济发展和区域卫生工作规划之中,将艾滋病母婴传播作为疾病控制的重点。(2)实施全人口管理原则。实际开展预防和控制工作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涵盖各个地区全部常住、暂住以及流动人口的孕产妇。(3)免费监测和干预原则。安排专项经费,支持孕产妇接受艾滋病筛查,初次筛选艾滋病病毒抗体后,如果孕产妇属于阳性,需要开展免费确诊活动。(4)全程管理原则。坚持首诊医生负责制,对于接诊的孕产妇,首诊医师要能够开展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活动,建议孕妇接受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当确诊后,需要及时实施干预性治疗或者规范化处理活动。开展全程管理,要注重从艾滋病感染孕产妇的健康咨询、检测、妊娠结局处理、传染源追踪、干预性治疗和评估以及新生儿随访等方面。

3.实施健康教育和病毒筛查工作。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降低母婴传播感染率,一方面要注重采用科学合理的医疗预防控制手段,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有效做好病毒筛查工作,确保及时发现艾滋病感染孕产妇,从而在生产、哺乳环节加以有效防控,避免在不知情状态下发生艾滋病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情况,降低母婴传播发生率,降低艾滋病的流行趋势。积极搭建起宣传教育艾滋病的组织架构,科学开展系统性培训活动,促进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控项目的执行单位和负责人员,能够具备较为充分全面的知识,并形成较高的知识宣传教育能力,为稳步推进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有效支持。各个级别的妇幼保健单位和防控项目要能够按照网络化信息管理模式开展科学化管理活动。首诊医师要能够全面细致登记好孕妇的信息,建立专门的母子保健卡,实施健康教育活动,促进孕期保健和艾滋病、性病预防知识的同步开展,给孕妇提出艾滋病筛查建议,由医院免费提供第一次艾滋病筛查活动,如果确诊孕妇属于艾滋病感染人员,需要注重全程架空和感染孕妇的妊娠过程,追踪孕妇的生产,选择合适时期开展剖腹产,新生儿要使用人工喂养方式。在日常卫生事业宣传活动中,当地医疗机构和政府要注重宣传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给人们开设专门的咨询渠道,全面提升人们关于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尽可能从源头避免艾滋病感染情况的发生。


艾滋病母婴传播感染会给新生儿的生命健康带来直接影响,还会导致艾滋病社会流行趋势上升,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健康。从流行病学监测和专题调查数据分析情况来看,妇女感染艾滋病的流行率表现出持续上升的态势,而在母婴垂直传播影响下,新生儿感染艾滋病数量在增加,且会造成较大的流行危险性。相较于静脉吸毒传播和性传播,母婴传播是可以加以科学防止的。加强艾滋病母婴传播防控工作,采用科学合理的医疗防控手段,并做好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升人们关于艾滋病预防知识的认识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淑娟,杨杰,黄丽丽,等.2005-2017年许昌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现状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9(10):744-748.

[2]农丽群,李孙明,梁厚宁,等.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方案应用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的预防价值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2):139-140.

[3]乔亚萍,王潇滟,苏敏,等.2015-2017年中国HIV暴露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情况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9):1111-1115.

[4]丁琳,司继和,施建春,等.南阳市395例HIV阳性孕产妇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7):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