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如何避免口罩使用的三大误区

/ 2

医护人员如何避免口罩使用的三大误区

吉晓丽 刘春晖 刘敏

凉山彝族自治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省 西昌 6150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指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气溶胶和消化道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飞沫传播”是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病原体由传染源通过咳嗽、喷嚏、谈话排出的分泌物和飞沫,使易感者吸入受染。每次喷嚏会喷出10000个以上的飞沫,最远传到8米以外;每次咳嗽可产生1000-2000粒飞沫,最远6米;即使是平静的说话,每分钟也会产生约500粒飞沫。空气或气溶胶传播是通过空气飞沫核或含有传染因子的尘埃粒子而发生的播散作用,通过这种形式,病原微生物能够实现更远距离的传播,习惯上将感染源与易感者距离在1米以上者称为空气传播。飞沫和气溶胶的区分是根据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直径,WHO 建议将5μm作为cut-off值,区分飞沫传播(>5μm)和空气传播(<5μm)[1]

世界卫生组织2月7日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世界正面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的长期短缺,目前的需求量是正常水平的100倍,而价格则是正常水平的20倍以上。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社交媒体推特说,不当使用个人防护用品使短缺状况进一步恶化,现已累积4-6个月的订单未完成,口罩和呼吸器的全球储备已无法满足世卫组织及其合作伙伴的需求。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戴口罩可以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风险。在当前口罩等防护用品急缺的背景之下,医护人员应合理选择口罩并正确佩戴,避免走入口罩使用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N95口罩就是医用防护口罩

“N95”口罩,是NIOSH(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认证的9种防颗粒物口罩中的一种。NIOSH认证的颗粒物防护型口罩总共有9种:N系列三种(N95、N99、N100);R系列三种(R95、R99、R100);P系列三种(P95、P99、P100)。95表示可以阻挡的油性/非油性颗粒的百分比。

医用防护口罩,是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预防经空气传播疾病而设计和生产的, 具有预防病原体的作用, 同时其外表面有防血液、体液喷溅的作用[2]。按标准分类,属于医用防护产品标准,执行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标准。

“KN95”口罩,不是特定的产品名称,按标准分类,属于劳动防护类产品标准,执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和检疫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呼吸防护用品GB2626-2006标准。只要符合KN95标准,并且通过呼吸防护用品GB2626-2006标准都可以称为“KN95”型口罩。

医用外科口罩,执行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标准,规定细菌过滤效率BFE大于等于95%,颗粒过滤效率PEF大于等于30%,液体阻力120mmHg。

一次性医用口罩,执行YY/T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标准,规定细菌过滤效率BFE大于等于95%,但对颗粒过滤效率PEF无要求,对液体阻力无要求。

在目前防护物资紧缺的情况下, 救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时如果没有医用防护口罩可用, N95口罩可用于无喷溅的情况。或者在N95口罩的外面加戴一个医用外科口罩, 也可以弥补N95口罩不能防喷溅的缺陷。在《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中,在医用防护口罩外加戴医用外科口罩, 目的是为了出污染区后摘掉外层污染的医用外科口罩可继续在潜在污染区工作,在医用防护口罩紧缺的情况下, 是一种节约医用防护口罩和卫生资源的措施, 是特定情形下的特定措施[3]。

误区二:防护口罩内搭配使用外科口罩或一次性医用口罩

防护口罩内搭配使用外科口罩或纱布口罩会严重影响防护口罩的密封性4,医用防护口罩佩戴细节直接决定防护质量,在佩戴口罩时要将折面完全展开,将口、鼻、下颌完全包住,口罩上沿离眼睛1cm为最佳位置,双手食指、中指压紧鼻两侧的铝片。戴好后,轻按口罩,深呼吸检查口罩的密闭性。检测密闭性时,要求呼气时气体不从口罩边缘泄漏,吸气时口罩中央略凹陷。戴口罩的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口罩内面,取口罩时,双手不得接触口罩外面,以免污染双手。

误区三:戴有呼气阀的口罩较为舒适

口罩上的呼气阀仅对吸入的气体进行过滤,对呼出的气体没有过滤作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在官方公众号中介绍,因为佩戴口罩的医生和病人,均不能保证自己一定是健康、不带病毒的(潜伏期内有传染性),而带有呼气阀的口罩气流只是单向防护,并不能很好的切断传播途径,从疫情控制角度来说,双向防护才是最正确的方式。因此,不推荐这类口罩。


参考文献

  1. 熊成龙,蒋露芳,姜庆五.β-冠状病毒引起人类疾病的流行与控制.上海预防医学,2020,32(1),2020-01-09网络首发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1-2009[S].2009, 北京.

  3. 李六亿吴安华.新型冠状病毒医院感染防控常见困惑探讨.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20-02-10网络首发

  4. GB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