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施工安全管控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施工安全管控要点

郑智强,李业东,林祥基,曾福星,王新坤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福清融创项目)

摘要附着式爬升脚手架从开始研发至今已有35个年头,且被列入十大建筑新产品、新技术进行推广,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施工中外架工程的安全、经济、实用、美观要求也越来越受到关注,附着式爬升脚手架相对传统钢管脚手架省工、省料,其构造简单、操作方便等受到施工单位的广泛欢迎。因此,在确保附着式爬升脚手架设计符合要求的情况下,需做好现场施工过程中附着式爬升脚手架的安全管控。本文将从福建省福清市某住宅项目的附着式爬升脚手架施工安全管控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并根据具体情况提出解决建议。

关键词爬架;建筑工程;安全管控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催生了大量爬架生产厂家,然而这种具备创新、高效、经济、安全、适用性强的新技术爬架,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多问题,且已发生过坠落事故。在提高爬架生产技术的情况下,需要加强现场爬架安全管控,逐渐提高爬架施工安全,促进建筑工程整体创效性和安全性。

1建筑工程中的爬架施工技术应遵循的原则

首先应根据项目施工策划要求以及当地建筑材料的价格水平及施工周转率进行择优选用。

1.1爬架结构尺寸构造规定

①架体高度不得大于4.5倍楼层高,每步架高1.8m。

②架体宽度不得大于0.9~1.2m。

③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得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处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水平悬挑长度不应大于2m,并且不应大于跨度的1/2。

④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⑤架体全高与支撑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

⑥架体悬臂高度不得大于架体高度的2/5,且不得大于6m。

1.2爬架附着支撑构造规定

①竖向主框架所覆盖的每个楼层应设置一道附着支座,有效支座不应少于3个。

②在使用工况时,应将竖向主框架固定于附墙支座上。

③在升降工况时,附墙支座上应设有防倾、防坠、导向的结构装置。

④附墙支座应采用锚固螺栓与建筑物连接,每个附着支座应设有2个或以上锚固螺栓,受拉螺栓的螺母不得少于二个或应采用弹簧垫片加单螺母,螺杆露出螺母端部的长度不应少于3扣,且不得小于10mm,垫板尺寸应由设计确定,且不得小于100mm×100mm×10mm。

⑤附墙支座支承在建筑物上连接处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且不得小于C15,悬挂升降设备提升点处混凝土强度不应小于C20。

2建筑工程中爬架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解决措施

采用爬架防护体系的前提是需要对结构外立面进行全剪外墙的深化,同时结构外立面在同一点的截面上不应出现大幅度内凹或外凸,同一点的结构外立面应为直线上升或曲线上升,主要考虑爬架的升降工况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2.1机位布置

①架体搭设高度不得大于5倍楼层高;

②架体宽度不得大于1.2m;

③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不得大于7m,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相邻两主框架支撑点外的架体外侧距离不得大于5.4m;

④架体的水平悬挑长度不得大于2m,且不得大于跨度的1/2;

⑤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不得大于110㎡。

在爬架机位定位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复杂节点部位。例如:空调机位、窗台栏板、受力薄弱构件等部位。在机位布置过程中,若无法避开复杂节点,应协同爬架厂家出具特殊位置处理措施。

附墙支座上的导向轮夹住双槽钢轨道,使双槽钢和方管组合轨道带着架体只能沿着附墙座的导向轮上下滑动,不发生倾覆;在每个附墙支座上都安装有一个防坠顶撑协同爬架停层使用;附墙支座与建筑之间使用M33的高强螺栓连接,为防止螺栓松动,每个穿墙螺杆需加弹簧垫片。

该项目塔楼结构外廊设有外挑结构板且正处在主体结构内凹位置,结构外廊长度过长,机位布置时无法避开,项目在考虑不影响结构外廊通行的情况下,选择采用标准附墙支座,相应的队外挑板边梁构造进行加强措施:

①通过结构计算加设外挑板结构配筋;

②在外挑板结构下层设置结构回顶,同时直接将爬架支座荷载通过回顶立杆部分传递至下层结构边梁。

在不影响施工的情况下,还可通过加长附墙支座构件。

①当外挑板内有结构外墙的情况下,可直接加长附墙支座构件来与结构外墙连接;

②当外挑板内无结构外墙的情况下,可通过加设附墙支座构件连接结构板。

5fa0cc8f7709b_html_d50763ca13ebadc3.png

当外挑板内有结构外墙的情况

5fa0cc8f7709b_html_ad0cbf7f64f2a1c0.png

当外挑板内无结构外墙的情况

2.2塔吊附臂

项目施工工况中,塔吊进场时间远早于爬架进场时间,在塔吊确定的情况下,遇塔楼需设置塔吊附臂的情况下,爬架深化过程中应对塔吊附臂位置的爬架构件进行特殊处理:塔吊附墙不能与提升机构及竖向龙骨发生干扰,且塔吊附臂在立面附着方向统一无变化。在塔吊附墙处,采用活动脚手板,活动脚手板一段采用合页旋转轴焊接在固定脚手板端头上,另一端采用特制连接件连接,并用钢丝绳拉结,当附墙和脚手板抵触时,活动脚手板松开活动脚手板边的螺栓,用钢丝绳将脚手板拉起,翻转上去前在脚手板上下(避开附墙)增加临时横杆,架体通过附墙后恢复活动脚手板,安装好脚手板连接件。此处的防护网拆下期间,采用防护网进行临时防护,提升上去后,恢复钢板网的安装。提升时应设专人看守,确保提升安全和架体的整体性。

2.3施工电梯进爬架层

由于爬架共能覆盖4个标准层高,为了插入流水作业(门窗框、栏杆等),进行材料的转运,施工电梯需上爬架2层(根据施工电梯附墙件位置确定)。所以在深化爬架时,提前确定施工电梯安装位置,且在爬架相应位置应使爬架主龙骨避开施工电梯位置,同时尽可能的避免大跨度的走道板,方便安装工人的拆装。在施工电梯进入爬架层时,施工电梯上层爬架走道板距结构楼板存在施工间隙,可采用通长方通固定,在方通上加设翻版,确保上层施工材料不印象下层施工电梯及施工人员的安全作业。

2.4临时拉结

在采用铝模施工体系的情况下,结构快拆的作业模式以及模板定型的加固方式。爬架爬升工况时,爬架上只有两道有效附墙支座,当爬架爬升完成后,爬架的附墙支座与铝模体系冲突导致上层附墙支座无法及时安装时,可采用在顶层上设置临时钢管拉结,保证自由端过高的情况下通过临时拉结防止爬架侧倾。当然在爬架作业工况的计算中,应该考虑爬架单附墙支座的计算,或双附墙支座的计算,避免爬升完成时无法满足三道附墙支座的工况时的安全作业。

3建筑工程中的爬架施工安全管理控制要点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拆除必须严格进行“三检制”,并附预检记录表格、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检验批表格和报验单。

提升前的检查 

①查所有扣件、螺栓是否扣紧。 

②所有螺纹联结处是否拧紧。 

③所有障碍物是否拆除、约束是否解除。 

④架体上材料和施工机具是否清理干净 。 

⑤所有提升点处导轨离墙距离是否符合提升点数据档案。 

⑥电动葫芦是否挂好,链条有无翻链、扭曲现象,防坠钢丝绳是否挂好、绷紧。

⑦电路系统、漏电开关性能是否符合要求;主电缆是否留足长度。 

⑧其他班组人员是否撤离架体。 

提升中的检查 

①查各升降点运动是否同步。 

②查葫芦有无误动作,链条有无翻链、扭曲现象。 

③查提升机声响是否异常。 

④查导轨和导向件有无异常变形现象。 

⑤查提升机与架体、钩子与架体有无碰撞可能。 

⑥查支模木方、钢管与架体有无碰撞可能。 

提升后的检查 

①限位座位置是否正确垫紧。 

②查所有螺栓、螺母联结处是否拧紧。 

③所有提升点处导轨离墙距离是否符合提升点数据档案。 

④导轨离墙距离有无变化,导轨、支架有无变形。 

⑤临边防护、水平拉接是否恢复妥当。

4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化人口已得到了提高,城市建设必要要“长高”,从中也就产生了很多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将会为爬架打开更广阔的市场,同时也相应了暴露出了在施工作业工程中说产生的安全隐患。所以采用爬架体系的同时应该结合自身项目的特点进行深化设计,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择优选用。爬架作为创新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应达到对建筑行业发展起着支撑和推动作用,在这环节中更多的是施工作业管理人员等的协同合作、安全管理的统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2]建筑施工用附着式升降作业安全防护平台:JG/T546-2019

作者简介:郑智强,男,1995年09月12日,福建漳浦人,邮箱:www.1187881044@qq.com,研究方向:建筑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