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老年胆结石术后的心理护理

/ 2

聊一聊老年胆结石术后的心理护理

王春华,王敏

遂宁市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 遂宁市 629000

胆结石也被称为胆石症,是一种在病人体内胆道系统、胆管以及胆囊中出现结石的疾病。常见种类有胆道感染等。我们按照发病部位进行区分能够将其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胆囊中结石形成后,会刺激胆囊黏膜,导致出现胆囊的慢性炎症,在结石嵌置在胆囊管后以及胆囊颈部时都会出现继发感染,引发胆囊急性炎症。

出现这种病症的原因有很多,现代一部分人进行体力劳动的机会很少,平时生活中也不进行锻炼,时间久了胆囊肌收缩力严重下降,体内胆汁的排除缓慢,很容易出现胆汁淤积的情况,体内胆固醇结晶析出,从而引发胆结石的几率上升。一些平日里喜欢食用高胆固醇、高糖类以及高脂肪的零食,包括爱喝饮料的人们患有胆结石的几率也比较大,胆结石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体型肥胖。现代社会节奏较快,很多人早上都不吃早饭,长时间的不吃早饭会使体内的胆汁浓度增加,导致细菌繁殖环境变好,会容易出现胆结石。如果能够坚持吃早饭,能够促进体内胆汁流出,从而降低睡眠过程中体内胆汁的粘稠程度,有效降低胆结石对身体的危害。很多肝硬化的病人都患有胆结石,这和病人体内对于雌激素的灭活功能下降有很大关系。由于病人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功能降低,导致雌激素水平过高,并且体内肝硬化病胆囊的收缩功能下降,胆囊排空不畅通,出现胆道静脉曲张,病人体内血液中胆红素升高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导致胆结石。

针对胆结石手术一般要进行手术治疗,很多患者的预后效果较好,这和在病人术后合力开展良好的心理护理是分不开的。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如何对胆结石术前后的病人进行合理的心理护理。

首先要在手术前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要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病人刚入院时,医护人员以一种积极、热情的态度面向病人,为病人讲解医院中的病区、护理人员划分、具体的病房制度等信息,要帮助病人掌握生活起居中的规律、对病人饮食方面的细节进行告知。要对病人的个人资料进行评估和审查,针对呈现阳性资料的病人进行有侧重的心理干预,帮助病人解决合理的需要,以一种新时代的、具有亲和力的面貌来赢得病人以及病人家属的信任,消除病人存在的疑虑,尽快帮助病人完成由健康人员到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转变,从而为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打下一定基础。

要对病人进行心理咨询,在病人入院接受治疗后,要有主治医师和相关的医护人员进行受理。要对病人的意见和想法耐心听取,由于一部分病人和病人家属可能存在抗拒手术治疗的现象,所以要对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述病情,将进行手术的必要性和作用阐述清楚。对手术安全要有一个全面的,细致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不应该向病人讲述手术中的过大危险性,以免病人出现恐惧并抗拒手术,但也不能以偏概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可以利用一些相同类型手术成功的人员和其进行一定沟通交流,消除病人顾虑。对其负责的医护人员还要对病人介绍进行手术主刀医师、麻醉师、护士等情况,针对心理负担较大的患者还要由主治医师对病情进行反复研究,从而指定完善的,详细的手术方案。对病人手术中的有益条件进行突出强调,获取病人对医师的信任,建立病人对手术成功的信心,稳定患者的情绪,也能够使病人家属减轻顾虑。

由于老年胆结石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记忆力严重减退,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反复的对病人进行教育,使病人对手术准备过程有一定掌握,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学会保护创口、怎样活动下肢防止出现血栓、怎么进行有效的咳嗽、描述疼痛的方式以及如何在床上大小便等其他方法。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保证语言的流畅,部分老年人听力较差,可以适当加大音量,但不能够叫喊,防止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出现矛盾。在对病人进行注意事项的告知和示范时,语速要降低下来,动作幅度也要减缓,这是由于老年人视力模糊,所以要给他们足够的反应时间和学习时间。由于老年病人的接受能力较差,可能会重复性提出相同问题,也可能提出一些过于简单的问题,这时医护人员要侧耳倾听,不能忽视和嘲笑,也不能出现不耐烦的情况,老年人虽然年龄较大,接受能力差,但自尊心却极其强烈,很容易出现医患矛盾,要对这一点着重注意。

在手术结束,患者从麻醉状态中苏醒时,要对手术效果及时告知。以和蔼可亲的语音进行鼓励和安慰,可以告诉患者手术完成非常顺利,帮助病人稳定情绪,消除不必要的鼓励。要给病人尽可能创造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病人有充足的睡眠,有一个饱满的精神状态,减轻病人过度紧张的情绪。常见的强光直射、噪声过大以及暖色系都会导致病人疼痛加剧。

要对病人术后的疼痛现象采取护理措施。病人是否会出现术后疼痛以及疼痛强烈程度和病人情绪有着直接关系,情绪激烈会导致病人下丘脑内分泌以及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导致患者激素、体液异常,体内内源性物质分泌增加,对疼痛有抑制效果的物质变少,进而出现疼痛。我们可以从患者的言语、姿势和标签等多方面对病人疼痛程度进行判断,在沟通时采取一定技巧,多和病人进行交流,对病人注意力进行分散。很多时候,病人和病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要比医护人员和病人沟通有效得多,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转移病人注意力的手段,还能够起到帮助患者走出术后的抑郁状态。病人可以采取听音乐、下象棋等多个手段来减轻疼痛,但是要注意不能让病人下床。很多病人会由于疼痛以及担心创口裂开而不敢活动,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通过咳嗽、翻身、活动肢体等手段来缓解疼痛,在病人疼痛程度过大时可以使用止痛药物,但要控制给药量。

很多病人在度过术后疼痛阶段时,会出现抑郁情况。很多患者都有不爱讲话、容易被激怒、失眠、不爱进行运动甚至不下床等现象,这时医护人员要主动的冠心病人,帮助患者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针对不同性格特征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方式的心理疏导。

要鼓励病人以一种积极的心理面对手术预后,针对个别手术效果较差和预后不良的病人,要根据病人接受能力和心理承受强度的强弱采取其他方式进行告知。如果病人比较脆弱,一般不建议把真实情况告诉病人。部分病人性格特征比较明显,无论进行怎样的安慰和鼓励都没有效果,这时就要从病源角度出发,和病人共同分析病情,帮助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勇敢的承认现实即病情变化和手术效果,勇敢面对人生。这种手段虽然比较极端,但是也不失为一种对部分病人有奇效的心理护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