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3
/ 2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究

杜炳潮

浙江省绍兴市钱清中学 312000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深化和改革,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我国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如何根据当前发展要求,实现高效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高中历史作为高中生必修科目,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旧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各学校和老师必须重视到这一点,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找出真正适合当前高中生的历史课堂教学方法,从而促进高中生历史水平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历史作为必学科目,不仅仅是简单的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还是对历史的感悟和评价,扩宽学生的视野,从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发挥高效历史课堂的作用,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针对当前高中生的真实需求,找到真正适合他们的高效历史课堂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真正喜欢上学习历史,在对历史的丰厚兴趣中提高自己的历史水平。本文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

1当前高中历史的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的高中教学模式大体上受旧有的教学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应试教育下过分注重对考试成绩的提高,以至于历史课堂大多枯燥无味,学生难免对历史学习提不起兴趣,这主要还是教学方法的不合理,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成为历史课堂的重要难题之一。其次就是,学校和老师对学生历史教学方式不够注重,并没有多花精力在教学方法的创新上。高中生整体学习压力比较大,很多历史课堂都是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老师和学生全程无互动,学生没有课堂参与感,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只会让学生压力倍增,不但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旧的教学方式根本不适用于当下,必须从旧的思维模式中脱离出来,打破思想禁锢,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改革,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高效课堂,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历史,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2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究

2.1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育已经成为当前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学生觉得课堂枯燥无味的主要原因是,老师主要根据课本内容进行教学,纯粹就是课本上的大段文字,学生难免会觉得枯燥乏味,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其他工具。比如,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给学生们播放各种视频、音频、图片等内容,将这样的教学方式融入课堂,学生一般对这种直观的东西印象比较深刻,也能一定程度上吸引他们的学习兴趣。就当在讲“五四运动”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关于五四运动的视频或电影,让学生在视频的观看过程中能深切感受到历史带来的震撼,感受历史人物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从而体会到学习历史的意义,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历史的态度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2.2丰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

当前依然有很多历史课堂还是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和老师基本上毫无互动,这样的课堂就是老师一个人在上面讲考点内容,学生不能做到全身心地融入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上没有参与感,并且,老师是上课只是把课本上固有的内容传授给学生,很多开放性的问题都设有参考,学生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受到了限制,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非但不能促进学生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还会让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所以,就需要老师不断丰富课堂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学习和了解历史知识,增强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快乐的学习历史。比如,老师就可以通过开设知识竞赛、辩论赛等形式,让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让学生们就“三角贸易的利与弊”进行正反方的小组辩论赛,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相应的发言。然后老师可以选部分学生作为评委,选出表现更好的一组同学,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励,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又能在参与中主动去了解更多的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又在辩论的过程中锻炼了个人语言组织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2.3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有时候课本上的内容不全是绝对正确的,并且老师所讲的内容有可能出现错误,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即使发现了错误或者有自己的一些看法,也不会主动去表达出来。所以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及指出自己的错误,尽量把课堂留一部分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有机会去表达自己,促进其个人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老师可以跟学生们做相应的约定,对于课堂上积极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可以给予加分,每隔一个星期对分数最多的同学给予奖励。这不仅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与老师进行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程度。

2.4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

历史的学习上有很多多元化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评论某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们从多个方面去思考问题,传统的答题方式总是从标准答案出发,往往限制了学生个人的发散思维。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历史的学习甚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深远,必须从根本上打破思想的禁锢牢笼,这就需要老师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们自行思考问题,可以从中做相应的引导工作,但是不能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所给的标准答案产生依赖。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不仅能促进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又能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一定的基础。

3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老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及能力,这是作为老师的最基本要求。如果一个老师连自己的知识都掌握不好,还怎么去教好学生,很有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些误导,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所以,各高中学校必须加强对老师的筛选工作,并对现有的老师进行定期培训,不仅要培训他们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又要增长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实现整体教师的高质量优势。

结束语

综上所述,正确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至关重要,老师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改革,找出真正适合当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最优方案。在既能保证学生历史成绩提高的基础上,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快乐地学习历史,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严凤成.史学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2]胥巧平.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5.

[3]施允华基于新课改视阙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之路[J].文理导航(上旬),2015,1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