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级护理管理在消化科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分级护理管理在消化科的应用

刘婷婷

威海市立医院 山东省 威海市 264200

摘要:目的:探讨分级护理模式的运用,分析其对消化科病区管理的价值。方法:以医院消化科病区为研究科室,实施分级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护士操作及理论水平评分。结果: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护士工作质量、护士操作与理论水平等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消化科病区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可以提高护士护理能力,提高对患者的护理服务水平。

关键词:分级护理管理;消化科;护理质量;应用

引言

近年来,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呈现出逐年增加态势。与其他科室相比,消化科疾病具有发展迅速、性质复杂等特点,风险性与安全隐患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消化科疾病的特殊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技巧,还需提供优质的个性护理。作为新型的护理模式,分级护理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还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职业素养。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医院消化科病区为研究科室,科室护理人员共13名,年龄为24~43岁,均为女性,所有护士均为工作2年以上的注册护理人员,对其实施分级护理模式。

1.2方法

1.2.1构建分级护理管理体系

根据护理人员职称、工作年限和经验等将护理人员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护士长、责任护士和助理护士。工作10年以上且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任护士长;护理小组组长由工作6~10年,且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责任护士为工作1~5年的护士。明确各个层级的职责,落实到每个护理人员。护士长不仅要具备相关专业、学历,护理操作技能、应变和抢救组织能力还必须过硬,能够应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能够进行监控与检查,确保护理工作质量。责任护士独立完成所分配的工作,独立处理医嘱,对助理护士进行指导。助理护士配合、协助责任护士完成日常工作,同时完成收费、领药等工作。

1.2.2开展分层培训

要求外院专家及医院各个科室护士长成立培训小组,对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初级护士进行培训。责任组长培训重点为医院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危重症护理、护理教学、护理与法律、制订护理标准等。责任护士培训重点为专科知识、技能、监护参数的临床意义、急救和监护技术等。初级护士培训重点为基础知识、操作、流程制度、礼仪训练、患者卫生清洁等。

1.2.3合理制定排班制度

根据医院相对固定的组员及床位数量等,护理人员采取APN排班,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等分为三个责任小组。每个小组有1名组长,为确保夜间及节假日期间均有责任组长当值,因此多选出一个责任组长轮换值班。对护理人员的上班时间和人数进行安排,组员两组转换。

1.2.4小组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定期考核组内护士的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是否了解消化科的常见疾病,以及对护理的操作流程是否充分掌握。这样从不同角度加强各项工作,才能使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提高。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价,以及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采用医院自拟量表,内容包括文书书写、基础护理、病房护理、操作技能及护患沟通等,每项评分以100分为满分,分值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患者满意度评价采用医院自拟的调查表进行,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级,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和满意两项之和。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施前后危重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实施分级护理管理后危重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1。

表1实施前后危重患者对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时间

护理质量评分

实施前

62.34±15.28

实施后

94.17±11.28

t

5.41

p

<0.05

2.2实施前后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分级护理管理实施后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见表2。

表2 实施前后护士工作质量评分比较

时间

病区管理

基础护理

护理文件

实施前

84.34±4.28

87.34±15.28

84.34±15.28

实施后

92.34±5.28

93.34±15.28

95.34±15.28

t

6.48

7.42

5.24

p

<0.05

<0.05

<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方面也在不断改革,从饮食结构来看,人们日常饮食的种类愈加丰富,充分满足了人体营养需求。但是这种多元化和较为繁杂的饮食内容也给人们的消化系统带来较大负担,饮食方法不当或人体自身消化系统功能较弱等都会导致患者存在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消化内科疾病类型较为多样,且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操作中要按照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对患者实施有效管理。分级护理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根据科室护理人员的不同资历和级别,将护理职责全面落后,由经验丰富人员指导资历少的护理人员,通过这种分级护理管理形式,可以增长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护理常识,保证各项护理管理措施均得到充分的落实。临床实践证明,护理层级管理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使患者的投诉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且患者的综合护理满意度较高,因而临床应用的总体效果较好,值得做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因此,在消化科病区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可以提高护士护理能力,提高对患者护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红光,刘琼.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7,35(3):213-214.

[2]王爱香.分层护理在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0):161-162.

[3]王引侠,冯小菊,张亚军,等.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8,12(9):683-684.

[4]庞玉玲,张艳,陈燕.持续质量改进在消化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0(4):344-345.

[5]钱英.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