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探讨

司达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13 00

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地铁已成为城市交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缓解城市用地矛盾和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地铁工程车站周边地层中富集地下水,对车站结构防水性能有很高要求,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发生结构渗漏问题,影响地铁车站结构安全。因此,本文重点对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工程防水施工水平。

关键词: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

一、地铁车站主体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

1.材料要求

一些地铁工程中,车站主体结构处于浸水状态,易出现结构渗漏等施工问题。因此,结构自防水施工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性能的强化,降低结构渗漏问题出现率,减小地下水渗透腐蚀因素对车站主体结构性能质量造成的影响。施工中通过对车站主体结构材料要求进行调整,例如在所使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膨胀剂、防水剂等外加剂。此外,为保证所配制混凝土材料质量符合施工标准,明确各类外加剂的用量标准。比如,选择在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或是矿渣粉时,需要将粉煤灰用量控制在25%左右,将矿渣粉用量控制在35%左右。将所添加膨胀防水剂所起的补偿收缩率控制在(1.5~3.0)x10-4

2.自防水混凝土施工处理

自防水混凝土施工前,要及时清理基面分布的各类杂物与积水,禁止基面出现明水问题。对所支设模板的垂直度、拼缝缝宽进行检查,做好接缝处理工作,如在缝内填充防水胶条,避免在后续混凝土浇筑环节出现漏浆问题。使用螺栓将模板与配套支撑结构进行连接固定,安装止水环,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混凝土坍塌度进行检测,确定检测结果在14±2cm范围内后,方可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当混凝土结构厚度较大时,选择采取分层浇筑法,将单层厚度控制在30cm以内,将水胶比控制在0.5及以内,降低混凝土处理裂缝等问题的出现率。此外,要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预防收缩裂缝、温差裂缝的出现。

二、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外防水施工技术

地铁车站工程为取得良好的结构防水效果,普遍选择在底板铺设防水卷材,在基层设置土工布缓冲层与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在顶板部位均匀涂刷一定厚度的防水涂料,如非焦油聚氨酯涂料。

1.基层处理

在基层处理环节,施工人员需要及时对主体结构面重复开展压光处理作业,直至基层表面平整度符合施工标准,凿除基层表面无法压平的突出物、使用密封胶填补缺陷部位。随后,施工人员对地下连续墙面开展抹灰作业,紧密铺贴防水卷材,在阴角处形成50mm的折角斜面。最后,遵循抹灰工艺标准对墙面开展清理、抹灰作业即可。在基层处理完毕后,对施工成果质量进行检测,如基层表面平整度、阴角部是否形成折线状。

2.防水层施工

在底板铺贴防水卷材、在顶板部位均匀涂刷防水涂料。具体施工内容与技术要点:选择采取空铺法,将车站主体结构的轮廓线为主要基准,直接开展防水卷材预铺作业,在基层上布置板材,检查板材是否存在歪斜、扭曲问题。随后,开展放样作业,严格控制接头数量,清理焊点表面残留各类污渍;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制定防水卷材搭接宽度,当前在多数地铁车站工程中,普遍选择将搭接宽度值设定在100mm内;在结构侧墙上铺设防水卷材时,需要采取外防内贴方式,施工人员将垫片固定在维护结构中。随后,开展悬挂预铺作业,自下至上完成焊接连接作业;技术人员根据工程情况,合理制定顶板防水施工方案,如明确顶板防水涂层厚度、涂抹次数等等。首先在顶板上涂刷防水底层,待底层风干后再对阴阳角开展涂抹作业。依次设置黏性增强层与大面防水层。

三、地铁车站主体结构底板防水施工技术

1.防水卷材铺贴及角部处理

在这一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提前在垫层中对防水卷材进行空铺处理,设置若干点位对卷材加以固定,确保高分子层保持向下状态。采取立铺法,将防水卷材铺设至所形成施工缝上方5cm处。在防水卷材铺设完毕一定时间后,开展细石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时,与其他底板部位相比,阴阳角是车站主体结构的防水薄弱环节,防水施工难度较大,易形成防水薄弱点。因此,在阴阳角防水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在阴阳角区域额外设置附加防水层。

2.施工工艺

地铁车站结构底板防水施工技术的工艺流程与技术要点包括:根据底板分布面积,设定若干数量点位,保持相邻点位间隔距离基本一致,为后续精确找平作业的开展提供明确参照;开展混凝土灌注作业,对混凝土垫层开展抹面以及压光处理,凿除垫层中所分布的各处坚硬、突出物体;开展施工测量作业,在现场做好弹线标记工作。采取人工方式,在混凝土垫层表面均匀、紧密铺设防水卷材,检查防水卷材铺贴质量是否达标;为提高结构防水性能,在必要情况下,在底板搭接部位中粘贴双面自粘性胶条;额外设置防水加强层,根据工程情况合理设置加强层覆盖范围,避免所铺设防水卷材在后续施工、地铁工程营运期间出现损坏问题;最后,均匀浇筑适当厚度的细石混凝土防水保护层。

四、地铁车站主体结构接缝防水施工技术

现阶段,在地铁车站结构施工中,受到工艺限制,往往会在不同部位形成施工缝、穿墙孔洞或是变形缝,这类问题的存在,导致车站主体结构中存在多处防水薄弱环节,提高了结构渗漏问题的出现率。因此,企业必须采取结构接缝防水施工技术,技术具体措施如下。

1.穿墙管防水

可选择将各类管线在套管中加以铺设,在套管与墙体结构、套管与各类管线之间填充防水密封材料、避免地下水通过穿墙孔洞渗透至地铁车站区域内。同时,在穿墙管中部焊接适当宽度的止水环,将主管在混凝土结构中进行固定埋设。

2.施工缝防水

在施工缝防水环节,技术人员应尽可量避免施工缝的形成出现,在必要情况下将施工缝人为设置在指定位置中。如此,既可以减小施工缝对车站主体结构质量所造成影响,还可以便于后续施工缝防水处理措施的落实。随后,使用钢板止水带与适当种类的防水涂料,清除施工缝表面残留浮浆与各类杂质,在施工缝贴铺止水胶,表面均匀涂抹适当厚度的防水涂层,在限定时间范围完成浇筑作业。具体浇筑方式可选择借鉴沉降缝浇筑技术。

3.变形缝防水

施工人员对止水带埋设情况进行检查校正,要求止水带、中心圆环二者中心线保持在相同直线;对顶部以及底部所设置止水带的形状进行检查,确定其呈现为盆状形式。采取热压焊加工法对接头进行处理。检查模板支设情况,标记各处拼缝位置,在缝隙内填充海绵胶等密封材料。

结语:

在地铁车站工程中,车站结构的防水性能与稳定性、耐久性密切相关,也是地铁工程施工质量、营运安全系数的主要衡量指标。因此,施工人员必须以实际工程要求为基础,选择科学可行的结构防水施工技术,严格控制好施工技术流程,针对常见的渗漏部位做好防护处理,从而保障地铁车站建设及运行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治斌.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09).

[2]侯尧稀.地铁车站综合防水施工技术探讨[J].智能城市,2020,6(14).

[3]刘小琦.地铁车站主体结构防水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科技,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