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平台的会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基于云平台的会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王昱

山西工商学院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下,会计工作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而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也离不开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加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也是有助于培养面向企业需求的应用新人才。

一、会计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目前,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模式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介绍知识内容,学生通过记笔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要点,“教”的过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的过程也主要是对知识点的记忆,无法达到预期的深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仍然是教师运用“PPT+板书+课后练习”的方式,将专业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其中穿插适当的提问和练习等教学互动手段,完成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形式较单一,学生参与程度不高,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课堂气氛不太活跃。单一的教学形式很难保证学生整堂课都能集中精力专注于学习,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应用型高校和重点大学生源相比,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老师讲授多少,学生就学习多少,甚至是自己能理解多少就接受多少,不懂的内容不去深入思考和解决;部分同学课后能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但很多同学对课后练习也是敷衍了事,更不用说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预习。总体来看,学生对学习的投入不够,导致很难对专业知识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三)无法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完成专业知识讲授这一教学任务,学生只掌握了基本概念和理论,而没能有效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高等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掌握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而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这些教学目的在传统教学方法下很难实现。

(四)教学考核制度不合理

教学考核是教学过程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引导学生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专业核心课程的考核还是以期末试卷考核为主,平时成绩的评定缺乏量化依据,随意性很大,甚至成为部分老师的成绩调节器。这样的考核方法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识记程度,而很难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这样的考核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平时学习不认真,期末突击复习就能轻松过关,不利于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

基于这一背景,为了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高校会计专业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教学模式的转变势在必行。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及其优势

混合式教学是融合线上线下的一种教学方式,线上基于在线学习平台,线下基于课堂教学,混合两种学习环境,两种学习方式,两种评价方式和多种学习资源。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在于:

(一)空间拓展

混合式教学将传统与信息化合理分配,使得教与学的环节更加顺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和谐,空间将不再成为教与学的制约因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的形式也更为多样,教师提供的文献、视频、思维导图、微课等多元的教学资源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而学生向老师反馈学习成果的形式也变得多种多样,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形成一种良性的师生互动体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了极大的提升。

(二)素质提升

混合式教学的特殊性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需要掌握常用的信息化教学工具,自行开发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并且要有精彩的教学设计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有效使用,而不仅仅是高端手段的堆砌。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地思考、学习,如何将专业知识用更好的方式教给学生,从而更好地实现会计教学的改革,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

(三)考核多元

混合式教学的目的之一是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通过建立多元考核机制,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学到知识,而不是临时抱佛脚。因此混合式教学在考核时弱化期末考试权重,加大平时成绩权重,意在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的日常积累的过程、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更为关注自己的学习过程,不要在学习中抱有突击过关的侥幸心理,同时可以训练学生更好地为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做好准备。

三、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对我校自身的实地调研发现,我校会计专业不同专业课教学模式不一,混合式教学总体普及率不高,而对于已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也多是以“翻转课堂”的方式,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而在课上和课下没有特别充分的利用新时期带来的技术和资源。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定位

通过对企业对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进行调查,结合互联网线上资源优势进行分析,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加以改变,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定位成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将线上的共享资源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升教学效果。

(二)会计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框架设计

1.混合式教学前期分析

这一阶段,主要分析我校会计专业的教学环境是否具备开展混合式教学的条件、是否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库、是否配备了最新的财务会计软件;分析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偏好和知识水平,准备不同难度的线上资源,必要时录制相关在线课程;明确会计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了解会计专业的课程结构,分析哪些课程适合开展混合式教学、可以利用哪些在线平台以及如何运用在线教学平台。

2.混合式教学过程设计

我校会计专业主要选择“超星学习通”、“钉钉”和“慕课”等平台,配合微信、腾讯会议等软件与学生交流,课前通过在线平台向学生发布相关课程资料供学生预习,学生可以进行在线自主学习,同时可以线上发布疑问;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布置相应的任务,由学生自主研讨后进行汇报,最后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课后可通过线上资源库为学生布置作业和测试,学生也可以通过学习软件、微信或QQ群与教师及时沟通。

3.混合式教学评价体系

基于“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评价应重视学生对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同时将学生的预习、复习环节和课上的互动汇报转化为平时成绩,纳人课程总评成绩中,实行教师和学生双向反馈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我校会计专业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转变思路已经具备雏形,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上还有待提高。有些教师对混合式教学的理解还不充分,应更加重视线上和线下的衔接性;同时,所选择的教学平台也还需要优化。因此,我们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尝试,才能不断完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其在会计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发挥有效作用。

作者信息:王昱,会计硕士研究生,讲师。课题项目:校级课题《基于云平台的会计学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G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