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

龙诏

贵州省 织金县中医院, 贵州毕节 552100

摘要】目的:分析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66例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为对象,对治疗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和具体变化等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术后2个月患者的VO、V1、EF各项指标高于术前,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66例患者中63例在术后2个月恢复良好,总有效率是95.4%,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治疗效果突出,术后患者能尽快恢复,术后2个月内胆囊收缩功能不足的现象缓解,术后可以辅助药物进行治疗,起到恢复胆囊收缩功能的作用。

关键词】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胆囊收缩功能;临床应用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方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能确保胆囊功能,术后并发症少,损伤比较轻,受到广泛的关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方式可行性高,胆囊需要切开,取石和缝合等处理。术后胆囊收缩功能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出现胆囊排空受限以及胆汁淤积等现象,结石自身可能存在复发的现象,出现胆汁淤积或者其他方面等问题。为了分析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66例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为对象,对治疗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和具体变化等进行对比和分析。详细的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66例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为对象,对治疗前后的胆囊收缩功能和具体变化等进行对比和分析。其中男女分别是45例和21例,年龄区间在40-65岁,平均年龄(45.25±0.25)岁。

1.2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所有案例采取的是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进行治疗,首先进行全身麻醉,在单男底部投影处做出3-4cm的斜切口,在直视下找到胆囊,提起胆囊底达腹壁外或者切口处,胆囊周边采用纱布条进行包绕,能避免出现胆汁流入腹腔的现象。可以采用1号丝缝扎2针牵拉固定胆囊,穿刺证实无误之后,做出1cm的切口,插入输尿管,在直视的条件下吸引胆汁,看清楚胆囊内结构和结石等,在监视下采用取石篮套取结石,直径>1.5cm者用枪式脑肿瘤钳取出结石。镜下观察胆囊颈Hartmann囊及胆囊管,如果存在结石可以采用取石篮套取或者采用异物钳夹取,检查不存在结石残留,必须确保胆囊管的通畅,可见其中存在胆汁反流的现象,胆囊壁采用4-0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处理,最后切口缝合,结束手术。

1.3指标分析

(1)对比分析两组的VO、V1、EF的具体指标;

(2)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n表示计数资料,用%统计计数资料,用检验计数资料,如果检验后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的VO、V1、EF的具体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术后2个月患者的VO、V1、EF各项指标高于术前,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的数据分析如表1:

表1:两组患者的VO、V1、EF 的具体指标分析

时间

例数(n)

VO(mm3

V1(mm3

EF(%)

术前

66

32.25±0.25

14.58±0.14

57.25±0.14

术后2个月

66

34.58±0.14

15.36±0.17

59.25±0.17

P值

0.00

0.00

0.00

t值

7.69

7.58

7.45

2.2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66例患者中63例在术后2个月恢复良好,总有效率是95.4%,患者恢复良好,说明该手术方式有重要的作用。

3讨论

胆囊结石是当前常见的一种外科疾病,近些年来腹腔镜胆囊切除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方式,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内镜技术不断发展和演变,人们对胆囊的认识逐渐提升,考虑到胆管损伤和术后消化功能等变化等,在临床的干预和治疗中需要明确具体的治疗需求

[1]。并发症的类型比较多,在实施中开创了内镜微创保胆术,该手术方式治疗效果明显,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有功能的胆囊,保证人体器官胆囊的完整性[2]。在后续治疗中,该方式并发症少,降低了潜在的并发症,受到关注。但是保胆取石方式有一定的复发几率,在后期治疗中进行各项指征的分析可知,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胆囊损害的现象,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容易出现胆囊壁水肿和增厚等,直接对胆囊的收缩功能造成影响。胆汁如果排出不畅,胆汁必然出现淤积的现象,增加胆囊结石的复发几率[3]。胆囊炎症水肿现象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如何进行胆囊壁的修复是关键,由于胆囊的收缩功能产生影响,在后续治疗中,早期可能存在收缩功能下降的现象,势必导致风险因素高[4]

胆囊是功能比较复杂的器官,本身具备储存、浓缩和排放胆汁等功能,此外具备的是分泌和免疫功能,胆囊切除之后可能存在其他功能丧失等现象,此外直接影响脂肪消化。胆囊运动和胃肠功能等具备双相作用,对胃肠道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胆囊切除术除了出现的副作用之外,整体效果被广泛关注。考虑到小切口保护的具体情况,需要维持胆道和肠道免疫功能,在后续操作中由于局部损伤小,操作上简单可行,为了减少术后并发症,在操作中需要确保位置定位准确,针对个别比较肥胖或者胆囊位置深的患者,B超不容易探测的可以实施微创方式治疗。微创治疗方式有突出的作用,慢性胆囊炎的胆囊结石患者胆囊和周围组织黏连,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注意的是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使其明确小切口微创治疗的优势和特点,在后续治疗中,积极配合接受,只有提升临床治疗的配合度,才能达到理想的结果。术前对胆囊功能进行评估,避免术中意外或者保留无效胆囊留下后患,术后需要服用消炎利胆类的药物,改善胆道内的环境,避免形成结石[5]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各项指标,术后2个月患者的VO、V1、EF各项指标高于术前,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次研究中66例患者中63例在术后2个月恢复良好,总有效率是95.4%,患者恢复良好。说明对患者采取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效果明显,能提升胆囊收缩功能,避免出现复发的现象。

综上所述,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的治疗效果明显,在手术治疗中需要规避风险因素,及时采取药物进行治疗,提升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芝海,陈汉兵,覃立文,等.小切口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8,20(08):1223-1224.

[2]曲志红,张红娟,高洪波.小切口经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护理观察[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5,2(10):151+153.

[3]张多钧,雷鹏,赵国忠.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式及手术指征[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5,37(02):230-232.

[4]张俊,刘波.小切口联合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354-355.

[5]欧阳晓云.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疗效对比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6):42-43.

作者简介:龙诏(1975.01-),男,穿青族,贵州织金人,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普外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