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药学专业“一平台两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02
/ 2


基于校企合作的药学专业“一平台两系统”教学改革与实践

黄海锋 刘群娣

(广东江门中医药职业学院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 我校2017年成功通过广东省职业教育教学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的验收,利用“一平台两系统”在药学专业进行信息化教学改革与实践,促使校企深度融合,建立了“互联网+”大环境下的实践教学平台与虚拟仿真系统,构建出药学类专业课程新体系。

关键词】 校企合作 药学专业 教育改革


我校利用2017年顺利结题所取得的成果,在教学、竞赛中大量使用信息化手段,在教学理论、教学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水平都得到长足的提升。通过三年多的探索与研究,建成“一平台两系统”,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资源互用,各方面都取得丰硕的成果。

1.教学改革的背景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加快推进,各项指标基本实现了翻倍增长,总体上超过了预期目标。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现代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能够提供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真实情景,创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创建一种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建构的教学模式,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习思考、学会创新的目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我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和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在高职教学工作.教育信息技术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强,通过本校的信息化建设引领我校教师自觉高效地将信息化技术手段应用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推进本校教科研、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2.教学改革的目标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完成药学专业核心课程《药事法规》、《医药商品基础》、《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药物制剂基础》的教学,实现“四核一体化”,完善药学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以药学专业核心课程为特色课程,利用四门课程的关联性,实施“医药商品学-药物制剂-药店零售与服务-药事法规”的一体化学习,打破传统课堂的说教模式,实践信息化教学与虚拟仿真教学,积累更多的经验,从而逐步实现各类课程同台建设与应用。希望通过核心课程的交互式学,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夯实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

首先我们进行前期调研,了解我国目前药学专业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以药学专业四门核心课程串联互通为创新点,与深圳国泰安公司研究基于校园网平台的互动资源架构,搭建互动资源网络,将大量的信息化资源如课件、动画、电子书等上传到平台,用于教学实践。

其次我们根据资源的建设和课堂应用情况推出试探课型,邀专家走进利用互动资源教学的课堂中,进行点评,提出建议和意见,我们进行总结。进一步了解师生对资源的架构要求、内容要求、使用要求,总结经验,进行教学方式和资源的相应充实和调整,进一步增加网络资源内容与种类。

再次我们将现有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再分析与整合,虚拟仿真实训教学软件完善与升级,在合作企业的新员工培训中进行项目试验和推广工作,征求更广泛的建议反馈,调整资源建设,形成内容充实的互动资源平台,推出有效利用资源进行教学的成功课型。

4.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果

4.1专业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1)建立了药学专业“四核一体”校企共建式教学资源平台,形成课程标准4个、数字化教材正文4个、多媒体课件364个、微课48个、动画16个、同步练习约12000题个。平台的成功运用,解决了实践教学条件不足、教学资源匮乏问题,在校企互助共赢机制下,盘活了行业师资双向流动,解决了师资数量、能力不足的问题。

(2)建成了综合模拟药房虚拟仿真教学软件

该软件实现了生动的虚拟仿真练习,学生可以通过鼠标或触屏操作,完成药品陈列、中西药查询、中药调配、处方审核、问病荐药等药店必备技能。


(3)研发出《药品质量检测虚拟实训仿真平台》,该软件实现了生动的虚拟仿真练习,药品质量分析仿真练习具备11个模块,如对乙酰氨基酚片的重量差异检查、复方丹参滴丸的薄层色谱法鉴别、葡萄糖的重金属检查等,将药物分析的许多实验虚拟化,极大地减少了实验仪器试剂的损耗与药品的浪费。

总之,“一平台,两系统”的成功运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大幅减少真实教学实训设备的投入,解决教学资源少、实训操作场地局限、设备成本高、重复利用率低等问题。解决生了师比高、教师辅导学生机会少且时间短的问题,通过网络课堂学习促进药学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4.2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成果

整个教学改革加强了我校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办学理念 在办学理念方面,我校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手段,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创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的办学理念;从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以实现培养技能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标。通过研究显示: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2)专业建设 我校为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及行业发展要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并且依据企业对人才需求,确定建设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系统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方面,学校依托多年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优质资源,优化整合专业建设,初步形成了与经济社会发展、行业需求相适应的中职专业结构,为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以五邑地区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明晰人才培养目标,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推行了“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企业出资用于学生的奖学金、举办企业冠名的学生技能比赛等,并参与课程的共同开发和教学管理。

(4)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依托校企合作的建设优势,形成了校企投资共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在校内联合大参林建设了药品营销一体化实训室,在校外建立了国大药房(中医药学院店),不同形式的基地优势互补,不可替代。

4.3 师资队伍建设成果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校师资队伍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初步形成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行业专家兼职教师库。而校企合作又反过来为我校药学专业青年教师提供了暑期顶岗实践机会,教师在顶岗过程了了解了行业发展的的新动态,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成功打造出一支学识技能并重的教师团队。

南药学院教师利用“一平台两系统”的成果,参加省市各种信息化大赛,取得了成绩上的突破,3年来,教师积极参加各类信息化教学比赛,校级比赛获奖4个,市级比赛获奖3个,省级比赛获奖5个,完成市级课题2项。

5.结语

今后,我校在课程数字化资源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使成果得到进一步推广。并以五邑地区的医药卫生类中高职院校、药店营业员培训为出发点,推广本教学资源平台与虚拟仿真系统,用于企业员工培训和企业员工专业技能竞赛的技能提升。我们也将在已开设的19级现代学徒制班上应用本项目的改革与实践成果。


参考文献


[1]陈武哲.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 2016 (18) :149-150.

[2]秦红兵.新医改视域下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育人才定位及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4 (23) :57-58.

[3]倪宝童, 魏晓波.提高高职学生学习兴趣方法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 2015, 17 (1) :93-95.

[4]贾颖,闫柄伏,梁宇光,等.移动互联网背景下药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9).

[5] 孙维彤.地方院校药学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经济师,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