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老年科疾病护理常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中医老年科疾病护理常规

吴巧艳

陕西省中医医院,陕西西安 710003

摘要:按照最近几年的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老年人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渐渐的增多了起来,代表我国已经慢慢的进入了老龄化阶段的社会,而老年患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的各方面抵抗力也会慢慢的下降,身体的器官也将出现退行性变,使得老年病人的患病几率与住院频率都极大的多于了其他年龄组,同时也是慢性病的频发团体,他们在住院过程中的治疗效果与心理健康跟护理效果是不可分割的。由于医疗事业的飞速进步,人们的寿命可以得到延长,医务工作人员逐渐加大了对老年人的保健和疾病防,再按照老年患者的特殊心理、生理现状展开合理的护理,调节病人的饮食和营养,心理和生理,睡眠与休息,让他们进行对病人的科学运动,维持个人清洁,防止感染引发并发症,增加老年病人的康复。

关键词:老年病人;生理;心理变化;护理

由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也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随之增加,从而使得寿命有所延长。日渐增多的老龄化人口大环境下,医务工作人员们对老年患者在保健与疾病预防上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强。人的衰老是正常的生理发展阶段,组织器官也会随着年龄自然衰退,新陈代谢能力减弱,身体机能免疫力下降,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由于老年后的各方面条件的变化,使得老年人心理状态发生变化,这些消极的因素让老年人更加容易患病,护理人员按照他们特殊的生理、心理状态展开合适的护理,帮助他们减轻心理上的的痛苦,增强病人康复几率。

1老年病人常见的特点

老年患者所患疾病通常以慢性病为主,其特点是发病过程长,引起并发症多,严重的甚至还会多种疾病同时存,一些病人对疼痛的感觉不敏感,对临床症状与部分疾病的体征表现很微弱,大多数脑梗塞和心脏病病人都有嗜睡与易昏厥等精神症状,再加上有的患者患有多种疾病,因此这些症状之间会互相交叉,这就造成临床的诊断和护理实施的困难性。

2老年病人的生理变化

2.1循环机能的变化

老年人的心血管机能在年龄增长的过程中逐渐降低,从而心脏收缩力也降低了,使得输出量减少,部分器官的供血情况发生变化,传导系统也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心率放缓,心肌内血管增厚、变硬,最终失去弹性。

2.2呼吸功能的改变

由于老年人的呼吸能力衰弱,呼吸肌与有关的韧带产生萎缩而变硬,支气管、肺的弹性不佳,肺泡发生肿胀,肺活量减小,咳嗽的反射变缓,由于老年人的抵抗力减少,免疫功能的下降,非常容易出现继发感染,以至于引起严重的呼吸衰竭。

2.3消化机能的变化

老年人的胃肠道分泌功能、消化能力逐渐减弱,食量也慢慢的变少,使得胃肠道机能衰退,容易出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情况。

2.4泌尿系统功能变化

老年人的肾小球数量明显变少,过滤能力也显著降低,尿的产生变少了,另外,膀胱的容量减小,经常会不受控制的排出尿液,尤其在夜间尿频、尿多。

2.5免疫系统功能变化

免疫细胞慢慢减少,机体免疫监护机能减弱。

2.6运动系统

肌肉松弛,骨质疏松,一不小心就会出现骨折。

2.7其他

各系统功能都相对减弱了,疾病的易传染性增强。

3老年病人的心理变化

由于老年患者的身体器官逐渐衰竭,生理性功能也慢慢的减退,思维也跟不上现在的生活环境、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的变化,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状态,部分人性情顽固,配合起来非常不容易,总觉得自己经验丰富,看不起年轻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缺乏目标,患病时对自己病情的想象严重化,对健康状况忧心忡忡引起悲观心理。

4老年病人的护理

4.1老年病人的护理环境

由于老年人偏爱清静的氛围,因此我们最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他们分配在相对整洁、干净、明亮的房间,再嘱托大家尽量降低音量,医生在解答病人疑问时耐心一些,积极向病人介绍病区的周边环境及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的生活习惯,提醒他们改正吸烟、饮酒等不良喜好,主动配合医生的诊治。

4.2精神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在面对他们时学会尊重体贴,在护理开始之前得耐心细致的解释,不能强制性上手,要让病人感受温暖、热情的态度,可以在良好的状态下配合治疗。

4.3心理护理

因为老年患者通常患病时间较长,治疗效果又很慢,反复发作,因此经常会出现情绪低落、难受、焦虑不安、脾气暴躁的表现。尽量让病人知晓自己的病情,耐心解答其提出的疑问,降低病人对疾病的恐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温柔对待病人,具有包容心和同情心,并积极和病人沟通接触,开展一些思想上的沟通,帮助他们消除悲观情绪。

4.4临床护理

4.4.1睡眠与休息

给老年患者们分配室内空气更加流通,温、湿度适中,夜间睡眠时的光微弱一些,防止病人夜间起床时出现意外,分析老年病人失眠的原因,消除不良因素,床铺被褥应该轻暖舒适,给他们营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睡眠环境。

4.4.2个人卫生

老年人皮下脂肪减少,汗腺分泌减少,使得皮肤干燥,失去弹性,产生干裂,应该时刻维持床褥干燥整洁,防止褥疮发生,要监督、协助病人更衣、洗澡,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干净。

4.4.3运动

运动和锻炼可以增强骨骼体质,防止疾病,但是需要针对性的对个人的不同体质展开,对卧床病人应该被动运动,例如更换姿势,活动四肢,以确保血液循环和肺部呼吸顺畅,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

4.5饮食护理

老年患者经常性卧床,活动量不达标,消化机能萎缩,因此需要较为清淡的饮食,营养丰富,部分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的饮食上的标准更需要低盐低脂,护理人员务必耐心强调低盐、低脂饮食的重要性,让病人家属了解低盐低脂的概念。营养搭配要科学,便于消化吸收,大量补充膳食纤维,从而防止便秘用力排便。多食用含钙量多的食品,多出门走动增加日光照射时间,从而加强钙的吸收和利用。

5.老年病人的并发症预防

老年患者并发症较多,最常见的是褥疮,主要由压力、摩擦和潮湿引起。由于长期卧床休息、抵抗力下降、营养不良等多种原因,而疏忽治疗容易引起并发症,但一旦发生褥疮,很难痊愈,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给护理工作造成很大压力。这就需要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指导陪护人员按时按摩患者的脆弱部位,保证被褥干净舒适。一旦发现情况,及时使用床垫,防止褥疮的发生。要经常轻拍患者背部,鼓励患者自发咳嗽,加强深呼吸,促进排痰,防止肺部感染。提醒患者多喝水,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尿路感染。加强患者翻身、扣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褥疮,让患者多吃水果蔬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医务人员应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指导,减少疾病的发生。

6.老年病人的康复训练

对于部分中风和术后的老年患者来说,康复性训练就非常关键,部分病人虽然治疗效果很满意,可是假设后期功能训练没有跟上,就会使得机体的各项功能恢复的不够理想,这就需要护理人员督促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加强肢体的锻炼,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更要做好防范措施,防止病人跌倒造成二次伤害。

总结

因为老年患者身体各方面都大不如前,进而引发病情复杂多变、住院时间较长、沟通比较困难、个别病人家属不配合等现象,增加了护理工作的挑战性,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专业的业务水准与个人素养,更得拥有大量的护理知识,并且还需要相应的沟通方式,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看待他们有合理的同情心。由于政府加大了对医疗卫生行业的资金与人力投入,再加上老年病人不断加强自己的健康重视程度,这就需要护理人员更加专业的学习,增强业务水平,用其专业的护理知识为千家万户解决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高彩如.浅谈心脑血管病人的护理[J].健康之路,2013,12(6):292-292.

[2]张水兰,时红梅等,压疮的护理进展[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