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创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创建

陈庆章

云南省罗平县马街镇宜那完小 655813

摘要: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一个班级管理好了,就能够形成良好的班风,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同时能够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推进班级德育建设的重要手段,一个班级如果有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要根据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及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班级文化,这样才能有效发挥其德育渗透的功能。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创建路径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所有或部份成员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信念、价值观、态度的复合体,是一个班级内在标识和外在形象的一种体现班级人际环境、班级成员的言行倾向、班级风气等是它的主体标识;它的外在表现为班级的黑板报、墙报、活动角及教室内外环境布置等〔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独特的风格〔班级文化以自己特有的模式影响着班级成员的行为方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对班级成员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

一、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

1、校园文化建设的补充

班级是学生的集合,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木组织单位,是学生开展各类群体活动的基础。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有利于丰富校园文化,班级通过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活动,对学生进行主题教育,帮助学生净化心灵,提高学生的是非分辨能力,这也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补充。

2、学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基础

班级是学校实施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场所,班级文化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由班主任和学生集体在长期的教学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班级中每一位学生的日常行为和思想观念。班级文化中涵盖了师生共同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是规范学生行为、塑造学生品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素材,能够引领学生、教育学生、激励学生、鼓舞学生。

3、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

虽然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育人”,但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同样很重要,好的班级文化建设能使一个班级形成相对稳定的学习氛围、学习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班风”,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而且我们都清楚地知道,好的“班风”一旦形成,那么这个班级的学生其学习兴趣也会很高,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氛围更浓,课堂气氛也活跃,师生配合就默契,学习效果肯定会十分明显,反之亦然。

  1. 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的创建路径

1、建立健全班级的管理制度

要想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首先便需要班主任建立健全班级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小学生才可在制度的牵引下,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另外,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教学较小,知识储备不足,社会阅历较少,所以他们的理解能力较差。面对这一情况,便需要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根本本班的实情,来制定清晰且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例如,在班级文化墙创建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责任心较差,所以他们常常以应付的心态来进行绘制。而这时,如果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很容易引起学习的逆反心理。那么针对这一情况,教师便可换一种方法,通过奖励认真、责任心高的学生。如在班级文化墙制作完成后,教师可对一直坚持参与制作的学生给予奖励,奖励可以是一支铅笔或免除一次随堂作业等。这样可形成潜移默化地影响,使参与度不够的学生产生懊悔情绪。那么在这时,教师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指导,鼓励他们下一次努力。以此增强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进而在此基础上,可营造一个良好的班级教学环境,助推良好班级文化的建设。

2、布置优美的环境陶冶人

班级环境是班级形象的标志之一。班级是同学们活动的主要场所,对班级环境进行美化既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受美的熏陶,同时也优化了班级形象。因此,班级环境布置对建设班级文化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舒适的环境下学习能增加学习热情,缓解学习的疲惫。不仅如此,好的班级环境能激发起同学们对班级的喜爱之情,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整个班级面貌也会变得和谐且融洽。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布置班级环境呢?首先,要对班级各区域进行划分,每个区域都做好外观设计、主体选择、内容布置和信息传递,都要体现出班级的理念。另外,班级布置的主题要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一进入班级就能感受到浓浓的学习氛围,感受到学生们强烈的学习愿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3、从优选择班级管理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与兴趣特征等制定不同的班级管理方法,以释放学生天性为班级管理的出发点,运用最适合的班级管理方法,创设个性化班级管理活动,拓宽兼具教育性与独特性的活动空间,从而实现优化调整班级管理格局的基本目标。小组竞赛积分法和班级文学社团管理法等都是目前使用频率较高、效果较好的个性化班级管理方法。

4、组织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可组织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班级读书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化品质。以课本剧表演为例,小学阶段的学生表现欲较强,班主任可利用这一特点,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课本剧表演,使他们在情境中深入体会文章内涵与思想感情,提高他们对知识的感悟能力。这种趣味教学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生还可以讲述名人故事,自主查询自己喜爱的名人,找到其励志故事,然后分享给其他学生。总之,在开展班级读书会时,班主任可引导学生自主组织趣味性活动,感受阅读魅力,在书香氛围中成长进步。

  1. 结语

综上所述,班级文化是优秀班级的重要内涵,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对学生的德育发生潜移默化的“无声的润物”作用。因此,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把班级文化建设中发展德育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不断进行探索,不断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曹秀彩.浅谈小学班级文化建设[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5):45.

[2]甘建平.浅谈小学班级管理中的班级文化建设[J].新课程·上旬,2018,(1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