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基层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优质护理在基层普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郑宁

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赤东镇卫生院 湖北省黄冈市 435300

摘要:目的:探讨在基层普外科护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68例,选自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时间为2018年10月-2019年12月,在护理工作开展中,分别选用常规护理、优质护理两种干预手段,并以此为依据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对应组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均等,各34例。结果:从基础护理评分、危重症护理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指标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效果更好,指标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结论:在优质护理模式下,护理流程更加明确,所采用的护理方法实用性更强,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对于基层普外科患者而言,极大的满足了自身的护理需求,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普外科;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68位普外科患者,按照临床护理模式的不同应用,将其分组展开实验。其中,观察组所包含的男女患者分别为18例、16例,最大年龄为73岁,对应年龄上的平均值为(42.85±3.71)岁,存在乳腺癌、胆囊炎、甲状腺瘤等疾病类型;对照组患者男女人数分别为21例、13例,最小年龄为25岁,对应年龄上的平均值为(43.85±3.16)岁,患病类型与上一组患者相同。本次研究在所选患者知情下开展,从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的整理上来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具体内容包括用药指导、查房巡视、病情观察、生活护理等基础护理工作[1]

将优质护理用于观察组。首先,普外科患者中老年人数较多,考虑到老年人的体质较差,受到手术创伤,身体抵抗能力下降,患者需要得到充分的休息,拥有较好的睡眠,使自身的精力逐渐恢复。为了让患者更好的修养,在病房环境护理中,护士要调节好室内温度、湿度,调整为患者舒服的体位,在进出病房时,提醒其他人员要放轻脚步,东西轻拿轻放,注意不要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其次,心态是住院患者临床疗效发挥的重要影响性因素,保持良好的心态,可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使其在情绪上也更加温和,有益于患者术后身体的康复。相反,若患者自身心态较差,存在低落、抑郁甚至焦躁等负面情绪,心理负担加重,对疾病治疗没有信心,不仅会降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还有可能会引发各种并发症,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为此,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心理方面的干预,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给予其更多的安慰与支持,向其列举之前预后效果较好的案例,为患者加油打气,用激励性的语言告诉患者要勇往直前,不畏困难。另外,为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适当的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端正自身的态度,坦然接受疾病的存在。最后,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身体会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为避免疼痛的产生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休息,护理期间,需要向患者提供疼痛护理服务。对于疼痛程度较轻的患者,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法、音乐疗法,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严重者,需要在医生的叮嘱下用药[2]

1.3观察指标

在相关评分标准下,对两组基础护理质量、病房护理质量和危重症护理质量分别进行评估,对应总分值为100分,分值越高,视为护理质量越高。另外展开护理满意度调查,总分值为100分,按照90-100分。70-89分、0-69分三个分值区间,分别作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的划分标准。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的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计数单位用%表示,分别使用t、x2进行检验,当组间差异符合P<0.05的要求时,视为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1. 结果

2.1在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中,观察组对应评分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

1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n,x±s

组别

例数

病房护理评分

危重症护理评分

基础护理评分

观察组

26

95.42±4.52

96.52±3.57

95.87±4.82

对照组

26

89.52±3.57

90.47±4.26

88.54±3.57

T值


7.582

6.572

7.245

P值


<0.05

<0.05

<0.05

2.2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比较:观察组为96.15%,对照组为80.77%,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详细数据请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满意

较满意

不满意

总体满意度

观察组

26

13

12

1

96.15

对照组

26

11

10

5

80.77

X2值





13.524

P值





<0.05


  1. 讨论

普外科存在多种病症患者,胃肠、肛肠、胰腺等是该科室的主要病变器官及组织。一般情况下,手术是多数患者临床治疗的主要手段,因科室病人数量较多,加上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手术风险值上存在的差异,对临床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当前,我国医疗服务体系逐渐健全,临床护理模式、护理理念均在不断发生着转变,力求构建出完善的护理服务体系。针对普外科患者,在住院治疗中普遍会存在各种护理需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恪尽职守,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遵循“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向患者提供优质化的护理服务,不断提高临床护理质量[3]

从以往普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表现上来看,心理、睡眠、疼痛等方面的问题比较常见,临床护理工作者应提高重视,以优质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来解决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达到良好的预后效果。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可促进临床疗效的发挥,对患者身体的康复起到较好的辅助作用。

在本次研究当中,不论是护理质量评分,还是护理满意度评分,观察组对应分值明显高于另一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P<0.05)。由此可见,在普外科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模式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与采纳。

参考文献:

[1]郑建航.基层医院普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几点体会[J].母婴世界,2020,(15):293.


[2]张连清.风险管理在基层医院普外科护理服务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18.

[3]陈立梅.基层医院普外科手术中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