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探究

陈文华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城厢中学 362400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改变和创新,现在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加关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以及学习态度之下获得知识、生活成长。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和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相结合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分析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作用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希望可以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产生一些好的影响。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应用实践


当前,我国初中的道德与法治教学一般都采用的是互动式教学,这种方式可以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增加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兴趣,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紧密,也为教师日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溜号的现象,让课堂的效率变得更好,让学生更好地利用课堂时间掌握知识。

  1. 了解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式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是一门内容比较多的课程,它既教学生道德方面的知识又肩负着为学生普法的作用[1]。这门课程教育学生要拥有一个良好的思想理念,更要求学生要对其产生兴趣,这样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课程。

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很好地完成上述的教学目标,“填鸭式”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面对晦涩难懂、没有具象化的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时,学生很容易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所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好好理解并利用互动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可以在课堂时间学到知识。

互动式教学一改传统的信息流单方面流动的教学方式,变成了教师和学生通过互动的方式进行沟通教学,这种方式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的融洽,关系变得友好之后学生就会对教师教授的课程和知识产生兴趣,进而让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的状态,端正学习的态度,最后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习效率。

初中这个阶段正是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最重的阶段,同时他们对自己、社会还有世界都产生了一些模糊的概念和认知,有了自己的想法的见解,只要有一个可以和人诉说的出口他们会非常愿意与人分享自己的想法。互动式教学正好契合了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既满足了学生好奇心,又让学生找到了可以倾诉的对象,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各种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并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互动式教学让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事半功倍[2]

利用互动式教学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同时,教师也要了解互动式教学的弊端,互动式教学还是一种“年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并及时发现错误,进行修正。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案例教学

在互动式教学中利用案例进行教学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利用案例形象生动地为学生解释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掌握课本上的知识,利用案例让知识变得更加具象化,更易于理解和消化[3]。例如,在《守护生命》的一课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自身的经历和社会上的热点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的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同时也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思考故事中的情节,让教师可以很轻易将故事中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学生在故事中领悟的也会更快、更透彻。

学生爱听故事,教师就投其所好,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逐渐喜欢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喜欢就会主动去学,久而久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互动式教学的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和教师之间的隔阂被打破,教师不再是一个权威的形象,学生也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机器,将问答模式变成探讨模式,朋友的关系更有利于互动和交流,教师融入学生的生活,双方对对方的理解都更加深刻,共同成长。

  1. 辩证教学

教学不应该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过程,相反,教学的过程应该更加生活化,因为教学本来就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在生活中学到的东西带给我们的记忆往往是更加深刻、挥之不去的[4]。但是生活这个大课堂带给我们的知识是没有特定性的。

但是,通过这个观点也给我们的教育产生了一些启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当下的热点事件,引导学生利用辩证法进行分析和深入讨论,针对不同的知识点提出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在课堂中自由发挥、各抒己见,让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挖掘出课程内容和案例中的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并为学生创造记忆点,没有教师的过多介入会保证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同时也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的能力与对信息的敏感度。

例如,在学习《网络改变世界》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提出“网络对人类是好还是坏”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分组和站队,在上课的时候将教室布置成辩论的场地,引导学生进行辩论,在辩论之后,教师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并让学生对结果发表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让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本堂课的含义。

  1. 模拟情景教学

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不能忽略法治的教育,学生在校园中很难接触到法律和法庭,很多学生对最基础的法律知识都是一问三不知,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的法律意识变得淡薄。让学生从小就对法律产生敬畏之心为法治社会的建成打下坚实的基础[5]

因此,在模拟情景教学中,让学生模拟法庭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法律知识是非常严谨而且枯燥的,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进行讲解是无法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用模拟法庭的形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在情境中反复体会法律的作用和对法庭各方产生的影响,让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上理解法律[6]

例如,在《做守法的公民》一课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三种情景,分别是民事违法、行政违法和刑事违法三种情况,教师在学生充分了解案件之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开庭审理”,让学生自行分组,分别饰演检察官、审判长、审判员、原告、被告以及律师等,让学生的每个学生都在情境中发挥作用,并在其中普及各种法律知识,用这样的方式,在学生学到法律知识的同时,对法庭审理案件的过程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让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加深一层,也为学生埋下了一颗热爱法律,想要学习法律的种子。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动式教学还是一个“年轻”的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情况逐步完善这个教学模式。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是贴近生活的,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观念的形成,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大意,要清楚的明白自己肩上的重担。互动式教学的完善还是一场硬仗,教师一定要做足准备,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帮助,让学生可以全面地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小龙.关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89.

[2]秦军芳.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J].才智,2020(16):99.

[3]黄伟珠.社会参与 助力成长——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社会参与”核心素养培养的思考[J].名师在线,2020(14):54-55.

[4]李燕荣.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研究[J].才智,2020(13):21.

[5]钟巧平.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才智,2020(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