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作文多元化评价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新课改下小学作文多元化评价探索

刘敬爱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留府乡留府中心小学 053000


传统的作文评价方法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新课程《纲要》指出, 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培养其自己修改的能力,是让学生终身受用的好方法。既要教给学生写好作文的技能、技巧,同时也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式、方法。根据新课程的纲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革当前作文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作文水平和语文素养全面提高。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文评价究竟应该怎样呢?本人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思考和探索,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更新教师作文评价理念。

新课程呼唤作文教学的开放,解放老师落后的作文教学思想,解放老师过多的作文评价要求,解放老师一成不变的作文评改方式。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亲近大自然,走进社会。解放学生的大脑,让他们勤于思索,乐于想象。解放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学会用自己的眼光和心灵去感受、体验。

2、评价标准要多元化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是多元的,评价不仅仅锻炼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对知、情、意各方面的素质都有很大的促进与提高。

(1)尊重学生的“原创”。在学生的习作面前,我们是读者,学生才是作者,他们有权自由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注重表达的真实。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正所谓:平平淡淡才是真。

(3)承认学生的差异。小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参差不齐,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时,也必须正视这些差异。“让我们抓住每一个可以给学生表扬和鼓励的机会,善待学生的每一篇习作!

(4)关注学生的态度。“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必须考虑“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3、评价方式多样化。

作文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作文教学评价,应该有学生自主性评价、师生合作的评价。我们应该积极倡导全员合作的评价机制,让学生在评价作文的过程中畅所欲言,评价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评价别人的优点和缺点,评价习作的感受和体验。

(1)张扬个性,学生自评。

在作文评价中我尝试了让学生撰写写后札记。写后札记是学生写完作文后对自己作文的前思后想的一种叙述。可以说写后札记是学生作文后的一种自我反思,也是学生张扬个性、展示自我的平台。在作文评价中让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教育自我、提升自我,从而完成对自我的激励和超越。在交流评价时,除了读自己写的作文,还把写后札记与同学和老师、家长一起交流,这样也有利于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

(2)畅所欲言,学生互评。

素质教育的课堂创设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开放的活动氛围,这不仅促进学生学习的交流,也体现了“教学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过程”这一理念。我们在作文评价中,就开展了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让学生按自己的认识较客观地评价其他同学。当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后,学生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评价,畅所欲言,都可以自由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在这样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里,使学生从主观上爱写作文、乐写作文了,学生习作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同学之间经过评价交流,也促进了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

(3)激活思维,师生共评。

我经常把学生的作文出示在大家的面前,让全班学生读后进行评议,写出评语。每当这时,课堂气氛总是异常活跃,学生、老师在真诚、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共同参与,形成互动性评价。

(4)促进沟通,家长参评
在作文评价中,教师也要打破校内外的界限,发挥家长的主观能动性,请他们也参与到作文评价中来。家长可以肯定孩子作文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可以提出修改的建议,还可以和老师一起探讨有关作文改革的问题等,这样做既促进了教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又使校内的教育得到了拓展与延伸。

4、评价语言多情趣化

作文评价的关键是要让学生从评价中享受到习作的成功,品尝到习作的快乐。 首先,作文评价要有赏识性。在作文评价活动中,应充分尊重、理解、欣赏学生写作过程中的个性体验,多些赏识,少些批评。其次,作文评价还要有趣味性。教师看到学生的优秀作文可画上优美的图案,虽然简单,却充满童趣,包含着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再者作文评价指导性,并伴有感情。学生作文中的每一进步、每一优点都应得到鼓励。我们要求学生的作文写出真情实感,那么教师的评语也应让学生听到教师心声,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5、评价角度多层次化

教师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展示的机会与空间,积极搭建学生交流习作的平台。让展示成为无声评价,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1)创办校级作文刊物。设立投稿箱,引导学生随时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投进稿件箱,定期选评出优秀习作,编印成册,让学生实现铅字梦想。同时还引导学生向其它刊物投稿。当作文变成铅字,学生就会油然产生自豪感和成就感。

(2)开辟班级作文园地。欢迎学生把认为自己的得意之作,在文后自行写上几句自己赞赏自己的话,然后张贴在作文园地内,自觉地与他人交流欣赏。

(3)编写一本作文书籍。要求每人将写得特别好的日记,平时的优秀作文或者精彩片段收集在专门的本子上,并配上一些小插图,编写自己的佳作选。定期让学生进行交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借鉴。

(4)举办优秀习作班刊。挂出一本专门的作文本,将学生平时的优秀习作或精彩片段积累起来,形成班级作文刊物。通过多种途径,提供学生展示机会,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来自他人的喝彩与掌声,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增强习作的动力与信心。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大的难点,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强调通过反馈促进学生改进,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作文评价是一个有待进一步探索的话题,就让作文评价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学生作文发展的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