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中对学困生培养的有效措施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9
/ 2

初中数学中对学困生 培养的有效措施探究

李宗翰

淄博市淄川区张庄中学 山东 淄博 255176

摘要:数学是一项具有抽象性特点的学科,很多的初中生并没有办法很好的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甚至产生了抵触心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这类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时候便没有将基础知识学习牢固,新的知识难度升级,不能进行很好的衔接,从而失去了对初中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在内心深处对数学学习没有任何的期待,认为自己根本不能很好的掌握数学新知识。

关键字:初中数学;学困生培养;有效措施

学困生的这一概念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而言的,传统的认知存在偏见,错误地将学习成绩并不是很理想的人认为是差生,全盘否定学生的其他优点,这样的认定是不科学的,虽然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暂时无法同优等生相提并论,但是在通过以后认真的学习之后,是可以取得长足进步的。在初中阶段,对于学困生转化的问题,初中教师所要进行的就是对学生心理上的了解,研究他们的爱好有哪些,再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自身条件去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通过这样的前期准备工作,初中教师还要以耐心的心态去加以辅导,帮助学生快速地找到数学学习上的症结,提高教学的效率。切忌对学生进行盲目的指责和埋怨,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意义分析

随着我国初中数学教师对于学困生转化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经过长时间深入的实践调查研究发现,学困生转化是目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要作好的一项重要工作,该项工作开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成效,保证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都可以得到全面的提升。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有效的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对于初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可以有效的增进师生彼此之间的感情,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知到老师对于班级内每一位学生的关心,从而提升教师在学生当中的形象以及学生对于数学教师的信任感,进而保证学生能够回馈教师的付出,积极努力的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升数学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其二为,可以有效促进学困生的发展,相较于学优生以及中等生而言,学困生不论是心理上还是学习能力上都有着一些明显的不足,尤其是自卑心理以及消极学习情绪相对较为明显,缺乏学习自信心,针对这一情况,如果初中数学教师能够有效的完成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强化对数学学困生的关注度,那么将可以极大地提升数学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保证其数学核心素养得到全面的提升。其三为,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教育机构的整体教学成效,从实际角度出发,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标准都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而教师对于学困生的培养工作不仅符合素质教育对于初中数学教师的要求,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成效,进而促进自身教育机构进一步发展,提升整体社会形象。

二、初中阶段某些学生数学成绩低下的因素

有些初中生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没有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只是在课堂上盲目的跟随老师的思路,经常将知识混淆在一块记忆,导致运用基础知识的时候就会出现错误,成绩始终都无法得到明显的提升。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要及时了解自己的薄弱之处,对当前的学习模式进行调整,帮助自己在课后的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学困生对于课后作业更是一头雾水,无法自行完成课后习题,但又不得不面对教师第二天的检查,这就促使抄袭现象的席卷而来。课后习题的练习是一种查漏补缺的最好形式,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更好地去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学困生对于数学考试的态度不够严谨,考试的时候没有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只能够生搬硬套解题的步骤,这种考试方式对成绩没有起到很大作用,学困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变得更加地懈怠,这种不良心态的产生必然会引发成绩的滑坡现象。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阻碍性问题分析

现阶段,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现状并不乐观,仍然有诸多较为显著的问题存在于其中,而这些问题如果未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必然会导致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成效一直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甚至还会影响到初中数学整体教学成效。而存在于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工作当中的主要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为,初中数学教师不重视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从本质上来讲,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驱动力,只有在兴趣的驱使下,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学习,并且深入的思考数学问题,但是目前,诸多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会无意识的忽视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是单一的认为只要学生能够看进去书不论是用什么方法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在这种情况下,学困生将很难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导致学困生转化工作无法持续有效的进行下去。其二为,没有重视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培养,数学知识相对较为抽象,学习起来也相对较为繁琐复杂,诸多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都表示之所以学生不爱学习数学知识,主要就是因为学生认为数学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性较强,在加大某一项问题期间往往会用到诸多知识点,学生没有意志力去学好数学知识,而教师也无法找到培养学生意志力的切入点,从而导致数学学困生转化成效无法得到提升,甚至还会影响到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其三为,没有有效的激励式教学模式,诸多教师在实践教学期间并不够重视对于学生的激励,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之后,如果学生能够回答,教师往往会认为这是作为一名初中生都能够做好的,不值得进行表扬。但是提出一些较为困难的问题之后,由于学困生的能力有限,基础能力不高,无法回答这些问题,教师也无从表扬,长此以往下去,逐渐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困生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并且产生诸多消极学习情绪。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那么必然会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政府部门正在积极努力的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出台了多项关于促进教育改革的指导文件,其最终目的就在于有效的提升我国人才培养的效率。而在诸多教育教学改革指导文件当中都明确指出,教师要重视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从现实的角度分析,初中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注意的不仅仅是对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模式的钻研,还要注意自己的教导方式,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每个学困生,以鼓励的方式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帮助学困生早日突破瓶颈,成为栋梁之材。有效的实现对于学困生的转化,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针对于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就需要重点研究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培养策略,结合学困生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和当前教学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有效的实现既定学困生转化目标。

参考文献:

[1]褚素霞.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问题[J].学周刊,2018(31).

[2]增瑞腾.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后进生的情感教育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7(16).

[3] 赵西刚.让多媒体走进初中数学教学[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04期

[4] 邢宜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对后进生培养的有效措施研究[J].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