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5
/ 2

学生核心素养评价方法研究

邹扬庆

成都市金花中学,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趋势,很多地区都纷纷通过评价引领改革,有效的评价除了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需求,还能够促进核心素养实现进一步发展。对此在实际评价时就应当遵循基本的全面性、有效性原则,注重评价方式应用的多样性。基于此,文章就将重点对其评价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标准;评价方法

引言:

学生核心素养通常是指学生应当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一种能力和品质,其中涉及内容极为广泛,极具复杂性和综合性。教师通过教学能够进行培养,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得,整体具有可测量性,能够加以评价。然而纵观当前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整体仍旧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很多抽象性的素养无法通过标准化的方式去衡量。对此重点探究其相应的评价方式具有很大必要性。

一、核心素养评价标准的确定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对于学生的评价基本都是以分数为指标。最近几年实施的综合素质评价,虽然其评价指标都进行了具体化,以期建立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然而在实践当中综合素质评价往往被理解成非学术能力的评价,这一点和核心素养评价存在很大差异。虽然目前课程标准中都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质量标准或者能力表现标准,但绝大多数学科对于其程度要求都无法实现量化和分级,没有较为明确和具体的标准。

在实际制定评价指标时应当将其充分落实到课程标准以及学业质量质量标准之中。一是要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核心素养框架;二是要依照其框架确定评价指标;三是要对评价指标进行分解,一直落实到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中;四是依照课程标准和学业质量标准进行核心素养评价[1]。分解评价指标时应当避免抽象,选出最典型的表现制定评价量化表。与此同时,核心素养体系还要完全落实到各学科中,明确相关素养的水平。

二、核心素养评价面临的挑战

核心素养评价最困难的问题就在于其描述性与可行性方法非常少,这不仅因为其评价面临着很多常规挑战,还因为其抽象性和概念性的评价非常困难。

绝大部分核心素养只体现在某些情境的行为和动作之中,只能间接推断其能力和性质;再加上核心素养是和环境彼此作用的,所以不能在孤立和单独的行为之中体现和检测,所以这就需要在不同环境之中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要重点权衡评价范围,即不能只考虑一个素养的不同方面,还要考虑其未来发展。

三、核心素养评价方法

(一)终结性评价

当前我国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就是终结性评价,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标准化考试,通过最终收集和分析考试结果检测目的是否达成,判断教育实践的基本效能。这种评价方式本身还具有极强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这类考试当中主要有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两类,虽然并不能完全评测其核心素养发展,得到的结论也都非常片面,但如果问题设计合理,势必能够在相应的程度上反映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比如书面测试能够展现出学生的语言建构;演示过程能够展现出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种方式还能够对学生开展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其中前者有相应的参照样本,一般是学生间水平的比较,能够发现学生的进步程度;后者则能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标准或目标,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2]。此外最近几年还出现了增值评价,也就是将学生的考试成绩和自身比较,比如在某一段时间,学生是否进步,以及整体幅度有多大等等。

(二)形成性评价

1.电子档案

电子档案就是对信息实施数字收集,将其应用在学生核心素养评价上,能够包含多项评价目的,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个目标导向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被评价或者自我评价。如果将这种评价方式和核心素养理念融合在一起,并和课程目标保持一致,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积极性,促使其自我调节、反思和自主学习。

2.教师评价

在形成性评价当中这是一种非常关键的评价方式。它可以把单一的观察作为基础,也可以在相应的时期当中,通过各种任务对学习者进行观察。课堂表现是就是一种非常直接的观察方式,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依照学生的回答情况衡量学生的只是掌握情况、理解能力、思维水平等,但要注意的是应该避免让学生回答是或者不是,设计出的问题需要能激发出学生的讨论欲望。或者可以通过小组探究就进行衡量,重点观察大家在小组当中的表现,比如是否和其他组员进行了充分沟通,集体意识是否良好等等。课后作业也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观察面,能够反映出来学生的学习态度等等。此外学生的日常行为、活动表现等都可以成为教师评价的重点。虽然教师的主观性会给其评价带来影响,但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辅助评价。

3.自身评价

形成性评价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就是自我评价,即学生对于自身道德、学业等方面表现的反思,这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措施。在学生自我评价之下,能够进一步强化教师信息反馈。学生能够依照自身在相应时间中的表现去反思,从而形成自我评析报告再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这一报告再进行综合整合分析,及时把具体意见反馈给学生,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之中教师应当不断强化自身的判断力,了解评价的主要目标,学生自身也应该不断增强自身的反思能力。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核心素养当前已经完全融入课程,其中的各项教育思想和理念也都会直接体现在各类评价中。核心素养评价并没有一种较为固定的模式,从来也不是单一的,最有效的就是实现各类方式的结合,以此获取学生发展的整体情况,保证评价的精准性。

参考文献:

[1] 郭宝仙. 核心素养评价:国际经验与启示[J]. 教育发展研究, 2017(04):54-61.

[2] 肖安庆, 颜培辉, 吴志强. 试论核心素养评价的挑战与路径[J]. 中学生物教学, 2018, 000(005):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