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升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艺术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教师提升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艺术性

薛艳敏

聊城市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252036

摘要:本文基于教师如何提升辅导学生科技活动的艺术性进行探究,首先分析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然后分析如何提高科技活动教学的艺术性:从联系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发挥教师科技指导的艺术性三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科技活动 艺术性 社会实践 小组合作

科技活动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说有着重要意义,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科技活动是思维的载体,是创造的摇篮,更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内容。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于学生的培养不再仅限于学习成绩,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科技活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开动脑筋,尽情探索,找到科技的奥秘。在开展科技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丰富拓展教学内容,而且要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性,以满足学生的多种需求。

一、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意义

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科技活动,带领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了解更为真实和丰富的实际生活,可以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开发学生的智力,对学生的科技教育产生深刻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从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出发,开展生动有趣的科技活动,可以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1]

其次,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科技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能够对学生起到多种教育作用。在科技活动中,学生是以主人翁的身份进行分析和探索,对知识的学习,从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转变为主动探究。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在活动中,并且深刻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活动中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可以提高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活动带给学生的实践体验,是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

然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科技活动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征,能够对学生的各种能力起到促进作用。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像一个科学家一样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对事物进行研究,在消化知识的同时还能创造知识。教师仅仅是科技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如何选课题、定计划、做实验。学生每完成一个选题,成功地做出一个实验,相当于经过一次系统的科学培训。学生通过不断积累经验能够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科技活动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

最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科技活动可以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有助于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科技能力提升有着重要帮助[2]。参与更多的科技活动 ,可以让学生形成用科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良好意识,可以培养学生思考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做到大胆质疑不迷信权威,认识到科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能够促进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且逐渐引导学生形成献身科学、促进科技发展的崇高理想。

二、如何提高科技活动教学的艺术性

1.联系实际生活,调动学生积极性

科技知识离不开物理知识,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密切的关系。在开展科技活动中,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参与的兴趣,会使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科技活动的开展中,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设计,并且寻找实验器材,教师作为观察者进行辅助。例如,在楼道间的声控电灯,当有人路过的时候只需要跺脚或者咳嗽一声引起震动,便可以使灯光亮起来。没有人经过的时候电灯不会亮起。这种电灯装置非常常见,可以起到节能省电的作用,避免有人忘记关灯而造成浪费。很多学生都见过这种装置,但是对于电灯的原理不是特别明确。针对这个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科技活动。教师从实验室拿出灯泡、导线、灯座等器材,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研究,利用自己学过的电路知识深入探究。学生们通过互相帮助、共同合作想出多种使灯亮起来的方法。然后教师让每组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做阐述,增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分享,可以使科技活动获得良好的效果。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2.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

科技活动要面对所有的学生,调动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科技活动中来。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科技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机会和合作交流的平台。学校可以在校园中定期组织一些科技比赛,鼓励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实践兴趣。例如,学校可以开展“想挑战吗”主题科技活动,主要三种形式的内容:一是制作发射水火箭;二是高空投蛋;三是纸飞机滞空赛[3]。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比赛,并且最后获得前三名的小组可以获得一定得奖励。通过这种形式的比赛,可以激励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要利用学生的积极性,在班级中鼓励学生都踊跃参加,并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哪种比赛内容。然后教师要让学生小组中开展查资料、定计划、进行设计,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共同解决,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个月的时间,在比赛中有学生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没有获得前三名的小组也收获了宝贵的经验,可以为下次的科技活动打下基础。通过参加科技竞赛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科技热情,在学生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能够不断向前,做一名优秀的科技活动者。在比赛结束之后,很多学生都在积极询问下次科技活动的开展时间,并且学生在私下不断进行研究,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更加完善。很多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科技的魅力,从而在科技学习中更加努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3.发挥教师科技指导的艺术性

在科技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不断提高科技教育教学的艺术性。教师要对学生加强指导和观察,对学生的活动内容、活动进度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技活动中,应有计划、有策略、分阶段,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活动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校外科技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体验。在开发区新建了几家工厂,可以以此作为科技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对家乡建设以及环境保护能够有一定的了解,我带领学生到开发区进行调查[4]。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且每个小组要提前设计好相关的问题,然后对开发区工厂的排污、排废以及附近区民的生活环境进行调查,然后将调查结果写成报告。学生在实际参与活动学习中认识到处处有科学知识。但是在活动调查中,有的小组表示调查不下去了,没有资料可写调查报告。我在了解之后发现,学生设计的调查问题较为浅显,只是按照网络中的调查模仿,没有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并且询问的当地人主要是老年人,在沟通上有一定的障碍,导致调查结果不明确、不科学。随后我带领学生共同改进活动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本次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形式------师生共同设计活动方案,共同参与活动。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能够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在科技活动中,彰显出教师指导科技教学的艺术性。

综上所述,科技活动对于中学生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发掘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充分利用各种外部和内部条件,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创造智能,鼓励他们创造发明,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断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继而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陈传锋,陆晶晶.小学生课外科技学习活动的实证调查与分析[J].教育探索,2015(11):40-44.

[2]李绘卓,唐峻,李郁峰.依托教学科研团队的中学生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08):190-192+195.

[3]张强,梁辰,何涛.搭建学生科技活动平台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6):9-12+23.

[4]杨晓波.提升开展中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工作质量的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8(02):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