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

计建江

新疆昌吉州艺术剧院 831100

摘要:舞蹈编舞家舞蹈表演成功与否的决定条件之一,在整个舞蹈的中有着十分关键的地位的。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壮大,人们对艺术的评价标准也越发的严格。在编舞方面具有创造性和独特性的舞蹈总会引起人们对其节目的关注,不仅提高了表演成功的可能性,也提升了舞蹈的人气与知名度。所以编导需要具有创造性的想法,从而让观众留下不可磨灭的回忆,增加舞蹈表演的成功率。现如今,中国的编舞水平还处在初步发展的时期,需要积累素材,继而创作出更引人注目的舞蹈作品。编导需要将艺术和生活融合为一体,继而全力以赴地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出其不意地取胜,开拓更广泛的领域,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探索。

关键词:舞蹈编导;新颖独特;创意;展现形式;

引言:舞蹈与其他艺术形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方式。舞蹈是由姿势和动作向观众传达其内在的含义。作为一个出色的作品,其不应该只有美丽的舞姿,也就是观赏性,也应存在一定的艺术性。舞蹈编导的本质工作就是将艺术性与观赏性进行完美的融合,再将它展现在人们的视线内。舞蹈编导也就是创作与编排舞蹈表演的决策者和主办方,这是一项将与“编舞”与“指导”密切结合的工作[4]。当一部舞蹈作品成名的时候,通常情况下,让人难忘的不是跳舞的人,而是这个舞蹈本身。

一、创意来源生活,杜绝模仿

1、从生活中捕捉灵感,创造独一无二的美

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的提高。所以对舞蹈作品的需求标准也开始逐步向更高的层次而摸索,换句话说,人们的对艺术的要求在不断地增加。如果想要从一堆舞蹈作品中脱颖而出,就得有只属于自己的特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表演,已经没有人会因为好奇而去观看或喜欢一场表演。有一部分的人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舞蹈这类表演方式,并怀着欣赏的立场去观看舞蹈表演。虽然有数以万计的舞蹈作品,但是真正能够走到观众内心的却很少,其最大的原因是现有的舞蹈作品给人的印象是大同小异,缺少创新力度,这让观众感到了审美疲劳[3]。从目的状况不难发现,有许多的舞蹈作品从根本上来说就无法称其为一种创作,或许用模仿来称呼更为恰当。也就是说,舞蹈编导的创作来源并不是出自人们的日常生活或者是人们内心深处的想法,而是源自模仿之前的表演作品,试问大家这种作品凭借什么来获得观众的认可?

实际生活中,真正走进观众内心的,让观众拍手叫绝的作品恰恰不是人们所以为的没有缺点的作品,而是在某一方面有了突破性进展的表演作品。就拿知名表演艺术家杨丽萍老师的代表作品《雀之灵》来讲,人们在观看后最难忘的就是表演者们那双灵活、张弛有度的手部的动作,看起来像只孔雀在风中站立、跳转、展翅飞翔,但是它却又不是单纯的姿势模拟,而是灵魂与肉体的融合与展示。杨丽萍的手柔软无骨般的抖动,在纤细、柔美的手臂展示中迸发出对生命的激情,令人惊讶。原汁原味的真实服装道具,不加雕琢的唱腔和原始自在的舞技,将传统歌舞和新锐舞蹈、现代舞美完美融合,在现实的基础上再创了神话般浓郁的云南民族风情[2]。创意源自生活,它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从而具有艺术内涵。因此,舞蹈编导的创作需要潜入到生活当中。擅于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颗小草都有可能变为素材。

2、 立足生活,主题分明

马克思认为,我们所有的思想结晶都来自于我们的生活。虽然我们强调新奇和独特,但也不能放弃生活这个灵感提供者。一切超出现实的表演都无法使观众有感同身受的情感。就算有了成功,那也只会拥有短暂的时效。不同的地区对舞蹈的理解和感受不同,所以就产生了不同的表现方式。能够在时代长河中生存和屹立的作品,都有着令人无法忽视的主题或是对一段社会历史的真实写照。每个舞蹈都有各自的主题,但观众最喜爱的主体还是能够表达对生命充满热爱的那一类型。就如舞蹈作品《敦煌彩塑》,它描绘了一群年轻女孩的形象,她们是俏丽的飞天女孩,姿态优美,所有肢体动作都弥漫了美感。它不仅为观众展示了女性的独有的魅力,而且体现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对生活的喜爱。这种作品可以说是主题分明。自然生活中也有展现对现实不满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是以对人生无限的期待而创作的,引人沉思。

二、打破固有思维,大胆想象

一些人表示,优秀的作品多源于模仿,就像学生刚开始写作文时,会借鉴范文,而随着仿照次数的增加,自然而然的就会写作了。但真的如此吗?这种模仿出来的真的算自己的作品吗?一味的模仿是不会成功的,我盟需要从中吸取经验,从旧观念中不断地创新,从而不断开阔自己的思维,使之变成自己的所有物。随着社会现代技术的发展,舞台效果的表现形式变得多样化,同样对表演者的服装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给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就如在《云南印象》的表演中,演员的造型和服装为这段舞蹈的成功添加了不小的助力。

假设舞蹈是一种固定的艺术形式,那么其表达形式就可以说是各式各样。我们对舞蹈的领悟不能只建立在传统的基础上,应从艺术的角度看每一件舞蹈作品。想象力是编舞的一个关键因素,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产生新的东西。也无法突出于众多作品之中。因此,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具有想象,冲破传统想法的枷锁,勇于体验新的展现形式方式。如果一个舞蹈同时具有观赏性与艺术性。在这个时候,若它在表达方式上不同于其他人,那就能够堪称好的作品。就像丁伟的《依依山水情》就勇敢地将杂技添加到舞蹈当中,它将这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合理的糅合到一起,让观众纷纷赞不绝口。再比如说,张艺谋导演所创作的《印象·刘三姐》,它大胆地将漓江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当地歌舞习俗融为一体,获得了普遍的认同。事实上,大胆想象就意味着勇于做他人所畏惧做的事。这样的作品以新的表现方式,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能够抓住观众的视线。舞蹈的创作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过程。编导不仅要研究作品的创意,更要注意其本身的独立性。当你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强烈的感情时,舞蹈与音乐通常可以展现你的所思所想[1]。编舞者应该勇敢尝试,以舞蹈的动作来表达这类复杂的心情。舞蹈是将人的肢体语言体转换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可以说它是一门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三、结束语

在我们国家的舞蹈编舞家中,因为还留有一些未能解决的问题,所以导致中国舞蹈编导的创新能力与国际的标准相比之下还有很大的一段距离。我们国家的舞蹈编导的创新能力还停留在初步摸索的发展时期,编导需要编排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即特别又新奇的作品,从而抓住人们的视线,开拓市场需要一个长期的革新和研究过程。当前,我们国家的舞蹈编舞家都采取新奇特别的想法作为创造优秀作品的第一要素,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着。因此在舞蹈作品的设计中,有很多具有市场价值的舞蹈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冒出,而这些作品也得到了了观众的喜爱与高度评价。这些优秀的作品将会给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提供很大的支持,也将推动中国的文化事业向前迈进巨大的一步。

参考文献:

  1. 刘昕. 谈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力求创新独特[J].文艺生 活下旬刊,2014(4). 

  2. 邵晓曼. 舞蹈编导如何创作出新颖独特的舞蹈分析[J].艺术品鉴,2019(17):137-138.

  3. 石明灯.  浅析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24)

  4. 苗晓萍.试论舞蹈编导在创作中如何力求新颖独特,《科技与企业》编辑部.201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