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需求探索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4
/ 2

面向社会需求探索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分析

吴芳琴

龙岩技师学院 福建省龙岩市 364000

【摘要】:德育教育一直是各教育阶段和层次都很关注的内容,并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中职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培养着技能型人才。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在人才要求上更加注重技能与素养的结合,推动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新的社会需求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需求;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分析

【引言】: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下,人们的物质和精神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同样社会中对人才要求从单一的技能型转变为综合素质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加强对中职学生在思想道德素养中的建设。中职院校的学生与高等院校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相对较弱,更需要从心理层面进行建设,培养出一批符合当代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德育教育在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很多中职院校的教育中,往往只注重对技能技术的教学,而忽视了学生在思想和心理中的问题。

(一)有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中职院校中的学生在学习成绩上可能与普通高中的学生低,社会对中职院校的认可度并不高,导致很多学生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由此使得很多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对人生的规划也缺乏相应的信心。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中重点包括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下,有助于学生在健全人格和良好心理品质方面的形成。并且有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地认识自我价值,增强自身的信心,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在新的发展下,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有着与岗位、与社会所匹配的人才。德育教育中倡导学生勤奋学习,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对社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中职学生在完成学业要求后,最终是需要走向社会实现自身的价值。加强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走向社会之时,在强大的心理素质支撑下,正确地处理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能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本着乐观和自信的心态去改变自身的不足,进而不断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

(三)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中职学生在进入岗位开展工作之后,仅凭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无法完全满足职业发展。如今的社会需要的是创新型及学习型人才,在中职德育教育中强调对学生创造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德育教育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胜任日后的工作。在职业生涯中更多的是要求在技术知识为基础上的创新性人才,这符合当下社会企业的人才需求。同时职场中充满着激烈的竞争,需要中职院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并凭借自身的创造力赢得社会的认可。

二、面向社会需求的中职德育教育模式分析

中职教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教育中面向社会需求的教育模式需要进行开展。在中职德育教育模式中要坚持以社会就业为风向标,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以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基本原则。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及课程

学生在学校首先是需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将身心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在中职院校开展德育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定期邀请专家开展心理教育讲座。中职的德育教育还需要注意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可以在专业课程教学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心理教学课程,帮助学生在有计划性、指导性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心理上面临的困难。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在心理状态上很容易受外界的影响。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课程的引导,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情绪的变化,在必要时采取积极正面的干预措施。学校主动开展心理教育活动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学校这个集体环境中同样能够感受到人文的关怀。

(二)以校企合作增强学生职业信心

中职院校在步入社会后出现心理上的落差感是必然,社会中对人才的学历和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中职德育教育中要对学生建立起高度的职业信心,引导学生正确面对自身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需要人才和学校输送人才二者具有相互联系的关系,进而校企合作是另一种德育教育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进入到企业进行实习,真正体验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素养,并在日后的学习中得以提升。而企业也可以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行考察,并指出不足之处进而不断完善,学生和企业都能实现期望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发现自身需要提升的地方,对学习和工作产生正确的认识,梳理起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三)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宣传德育理念

网络信息平台的发达,在某种层面上影响着中职德育教育的开展。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利用好网络信息平台来宣传德育理念,更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中职德育教育可以在班级和校园利用网络社交平台,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并引导学生认清现实与网络的区别。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信息平台还可以通过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以文字或者视频来宣传当下得到思想道德理念。互联网的时代下企业的改革升级以“互联网+”为导向,也给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教师正确认识互联网平台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在德育教学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有利于网络道德教育等的开展,是社会需求下中职德育教育模式之一。

【结束语】:中职教育是面向社会的、大众的职业技能化教学,在社会发展的导向下德育教育必须摆在教学中的主要位置。中职德育教育要求的是学生能够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下,已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知识储备能够与社会发展所同步,进而实现学生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在具体的德育教育模式中,学校要积极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和课程,搭建起良好的校企合作平台,并以网络信息平台共同推动中职德育教育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黄艺苗.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模式[J].农家参谋,2018(13):130-131.

[2]黄艺苗.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模式[J].交通职业教育,2018(02):12-13+21.

[3]邵嘉宝.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模式[J].现代职业教育,2018(08):228.

[4]毛寒蕾.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模式[J].文存阅刊,2018(0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