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团队意识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3
/ 2

中职体育教学培养团队意识的研究

崔宁宁

漯河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 河南省 漯河市

462000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业发展对于具有团队意识的人才需求量更多,团队意识也已经成为学生学习、求职以及岗位工作必备的条件。中职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在体育教学工作开展中,必须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以便于对其今后职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首先对团队意识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分析当前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调查现状,最后提出有效的培养对策。

关键词:中职体育;团队意识;培养


中职学生作为特殊群体,长期以来培养重点集中在专业技能方面,在学校系统化学习+社会实践模式上,需要将学生专业技能学习,逐渐转变为学生的职业能力,要求中职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职业技能,同时更需要有积极稳定的职业心理素质,满足社会用人单位的需求。新课程改革下,中职学校更加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而团队意识作为其中关键指标,在今后职业岗位发展中,唯有分工明确、协作分工,树立团队意识,同时融入竞争、沟通等,其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强,职业发展才会更加稳健。

1团队意识概述

所谓的团队,指的是具有共同信念与目标,以一个整体为目标,放弃个人矛盾与摩擦形成的集合,以便于能够实现终极目标。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学习、工作任务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对于团队意识的重视程度更高,要求以大局为主,能够重视合作。中职学生团队意识的形成,必须能够从个人角度入手,在充分遵循个人意识基础上,努力的寻求合作,提高团队的利益;团队中每一个成员之中,都需要具备团队意识,认识到团队资源关键性,尤其是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更必须重视团队协作。可以说,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与技能,更需要渗透团队合作,为中职学生今后学习、工作打好基础。

2中职体育教学中团队意识培养现状

2.1受到学生生活生长环境影响

在目前高校不断扩招过程中,中职院校生源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根据相关的调查,中职院校学生以农村地区居多,占75%以上,而城市学生所占比例较少。中职学生存在明显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有留守经历,家庭教育存在缺失,加上农村地区本身体育设施较差,同龄人之间交流不足,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受到很大的阻碍。另外,目前中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尤其是城市中职学生,长期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形成独来独往的性格。这些都是由于学生生长环境对中职生团队意识培养的影响。

2.2 中职学生心理特点影响

中职学生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其不仅需要完成专业技能学习,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力,面临激烈的就业压力。但中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在心智、思维、行为方面都不够成熟,面临社会职业选择上往往会懵懂、紧张,加上很多中职学生能力较弱,对于团队合作有一定抵触,对团队意识培养有了很大影响。

2.3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团队意识培养重视不足

中职学校长期办学理念,都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为主,大多数的中职院校都将全部精力、资金、资源等放在专业技能课程方面,但忽视了学生体育素养等必备能力培养工作。体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同时需要在团队意识上下功夫,将其作为教学改革目标,一一落实,才能满足现代化人才需求。

3中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对策

3.1 实施有效的团队竞技活动,激发学生集体感

当前,社会各行业对于中职毕业生要求更高,人才市场中对于具有团队合作意识的人才需求量更高,要求中职学生在体育教育中,能够增强学生向心力、凝聚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体来说,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应该增加团队竞技项目,让学生以团队方式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相互协作且发挥个人优势下取得胜利。合作、竞争都是体育教学中关键办法,开展团队竞赛能够对团队中每一个学生进行考验,是直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重要办法。在相互协作中,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分工,合作对内、竞争对外,集体合作更加能够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性。例如,在田径方面,通过接力比赛,根据学生跑步情况进行合理分组,之后让学生详细了解接力赛来源、规则、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在小组内各自了解自身优势,让其自行进行排好交接棒,观察比赛竞技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看出各棒交接差距,清楚认识到自身不足,了解团队下优势所在,产生自身集体荣誉感,也对团队产生归属感。

3.2增加趣味性体育游戏,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中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贪玩”也是一个重要特点,在调查中发现,中职学生对于游戏教学方式更感兴趣,游戏教学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游戏法和体育教学之间融合度更高,能激发学生兴趣,通过体育游戏方式,能够帮助学生释放学习压力,让学生更加愉悦。这种情况下,渗透团队合作教学模式,更容易让合作意识渗透到学生内心,提升教学效果。

具体实施中,体育教师可以进行两两分组模式,利用“两人三足游戏”,利用专业的绑腿工具,先让学生熟悉游戏的规则,让学生自行选择合作的方式,提升游戏灵活度,让学生获得更多选择权利。学生用绳子绑腿,相互联系中熟悉怎样预防摔倒,也增进彼此之间默契程度,为后续的活动奠定基础。这个游戏考验学生团队合作能力、默契程度,之后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包括三人四足、五人六足等,随着人数增加,团队合作难度更大,需要更全面的协调工作,学生对于团队合作的认识度也更高,更明白共赢互助的涵义。

3.3 利用小组合作的模式,提升团队向心力

在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小组合作模式最为常见,不仅能够提升整体教学质量,还能促进中职学生形成强烈的合作意识,并逐渐自主寻求合作,在彼此配合之中形成默契度。例如,篮球教学活动中的三步上篮,教师除了进行示范教学、练习方面,还需要合理分组,以每个小组4~6人为宜,提升教学效率,依次向不同小组展示三步上篮规范动作,组内彼此监督,共同进步。在练习一段时间后,每一个小组挑选一名代表加以演示,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三步上篮技术问题,包括手脚不协调的问题、运球不佳问题都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困境并给与针对性支持。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学生团队向心力提升,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4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团队意识培养,充分了解中职体育教学特点,将体育技能和团队意识结合起来,增强中职学生集体荣誉感,让其了解团队合作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学生今后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团队竞技性项目,增加体育教学的游戏性,以小组合作模式,锻炼学生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 胡亚明.职业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团体意识的培养探讨[J].现代职业教育.2019,15(2):47-48.

  2. 唐俊杰.高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团队意识的有效培养[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23(2):62-63.

  3. 王福田,黄勇.高职院校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团体合作意识的培养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19(11):103-105.

  4. 范文杰.中职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研究[J].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2019,18(7):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