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精益建造如何在项目落实落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1
/ 2

浅议精益建造如何在项目落实落地

赵红阳 曲鑫鑫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华南分公司

摘要:目前客户对高品质期望越来越高,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精益建造既是提升品质能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项目降本增效的手段,通过精益建造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减少浪费、降低消耗,实现增值提效。精益建造就是通过精细化管理减少和消除浪费,实现利益最大化。本文结合项目实际经验,分析了精益建造落地的保证措施以及落脚地,对后续项目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精益建造

  1. 落实精益建造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领导高度重视,把精益建造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在员工眼里,一旦一把手重视,这一定是个大事,这个事就一定能成。同时应配备经验丰富的主要管理人员、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数量,成立一把手为组长其他班子为副组长、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全体员工为组员的精益建造领导小组,并明确主要人员和各部门的主要职责。

2制度保障:结合项目自身特点与公司制度,建立相应管理制度。

定期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精益建造例会,一把手亲自主持,将精益建造的创效理念贯彻到底,让精益建造逐渐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习惯,并且对精益建造的日常开展情况,存在问题,和大家一起研究破解之策。

  1. 技术保障:总工应从图纸的初步设计阶段开始参与,提出合理的意见,让设计达到最优,施工阶段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各项计划管理、变更和工序穿插等工作。必要时,可引进外部咨询以强化技术能力。

  2. 考评机制

组织项目多层级人员培训,理解精益建造的理论基础和核心内涵,积极在项目推广精益建造实践落地。将精益建造的工作计划纳入项目的各层级目标责任书、个人责任书中,强化部门联动与协调,落实监督与考核。每月对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评价,并出具考核结果(可建立一事一奖制度,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受益情况对有功人员及时表彰奖励,以此调动各级参与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成效),对表现突出的给予表扬,多落后的给予批评。

  1. 精益建造在项目中实际应用

  1. 从“零”开始

零库存:优化各施工工序顺序,做到各工序无缝衔接,无闲置作业面;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做好物资采购需求计划,做到材料能够满负荷运转的同时避免材料大量积压,占用过多的成本。跟据项目工作界面划分,以总控制计划为依据编制项目采购计划,商务部根据流程时间节点倒排具体的招标方式、招标时间等关键信息,完成计划编制。识别招采准备周期、采购周期、深化设计周期、供货周期、施工准备周期,细化各阶段责任部分及完成时间,提高计划的前瞻性。

零返工:强化质量意识,推行样板引路工程,例如房建项目中的砌筑工程样板间、抹灰工程样板间,以样板工程指导后续工程,以点带面,避免出现返工造成资源的浪费。

零事故: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出现安全事故,必然会造成人身财产的损失,否定了整个项目的管理工作,因此必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真正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零容忍”。

零投诉:作为建筑服务的提供者,通过过程沟通及定期的顾客满意度调查、顾客回访,及时有效的了解顾客需求,调整工作思路、工作方法,达到顾客满意,使工程项目增值。

  1. 从设计源头入手

坚持设计施工一体化,提高设计的可施工性,正确处理设计标准化与需求个性化的矛盾,增强构件的标准化设计,以标准化设计为手段,精简设计,最大程度节约周转材料。如:基础设施施工过程中采用统一墩身的形式减少异型墩数量,有利于模板周转及材料一次性投入;通过统一屋顶形式从而达到屋顶钢结构及幕墙铝板批量化生产即可缩短加工周期又可减少后期维护成本;使用新型材料代替传统材料,既可缩短工期,又可实现利益最大化;

  1. 永临结合

在施工方面,永久设施与临时设施建设统筹考虑,如前期把现场临时设施与正式工程一致,能够大力节省临建成本。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施工围墙与永久围墙的统一 ;临时道路与永久道路的结合;布置现场临时消防给水系统时,将建筑物永久消防给水系统作为临时消防设施使用消防立管和消防栓即符合施工要求又减少措施投入。

  1. 工期效益

合理压缩工期,创造最大效益。工期延长导致超过合同工期会导致材料周转频次过低、项目间接费超标、成本失控,甚至业主索赔最终项目亏损;通过工序穿插实现以“空间换时间的目的,充分利用工作面,保证各工序施工周期,同时利用少量劳动力扁平化施工管理,减少人员投入,实现均衡施工,从而缩短工期。非理性的缩短工期导致一次性资源投入过大,也会导致成本增加,因此合理压缩工期才能创造最大价值。

  1. 定型化生产

构件预制也是定型化的具体体现,装配式工程近年来发展迅速,通过采用建筑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制作施工构件,不仅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成本,还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发展绿色施工。如预制外墙、预制楼梯、预制楼板等。

房建项目基坑临边防护定型化,综合考虑上部结构电梯井口临边防护,以及楼梯间临边防护等,基坑临边防护结束后可周转到上部使用,既美观,又节省项目安全文明费用投入。

6)抓小抓早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做好每件“小事”凸显尤为重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充分利用每次结构浇筑剩余的零星混凝土预制过梁、沟盖板等小型混凝土构件。即解决了小方量混凝土采购难的问题,又最大的程度上节约了混凝土。在钢筋下料时,通过钢筋放样将同直径钢筋进行多种组合,计算出最合理的组合形式,进而达到废料最少。

  1. 新时期新工艺

通过采用铝模施工工艺、免抹灰施工工艺、BIM等新工艺推进项目精益建造。如通过铝模可将后续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的反坎、飘窗、抱框柱等部位一次施工到位。

  1. 实体样板引路

为实现项目管理标准化,系统化,加强工程的工序的节点管理,设计节点交流、采购产品性能把控,项目要根据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工序要点策划实体样板引路。通过工序样板及工序穿插样板让操作人员完全掌握次工序的关键点,施工流程和质量验收标准,让样板成为施工交底的具体体现。既能识别质量高风险项,规避质量隐患,提高一次成活率,又能在施工样板中发现存在问题,又可为后续施工制定标准。房屋常见的有砌体抹灰及管道安装等,基础设施常见的路基填筑试验段等。

  1. 商务集约化

目前多数项目为满足业主要求,存在跑步进场的现象。为尽早的树立企业形象,实现临建招标的集约化,即以区域为范围进行临建的集采,包括不限于板房、电缆等材料及临建劳务,从而达到进场就能施工的最终目标。这样一方面缩短了临建施工招采的流程,另一方面也避免了良莠不齐的队伍进入施工现场减少维稳风险。

  1. 强化工序管理

计划与工期管理,以满足合同工期节点要求为基础,通过梳理工程做法及交付标准,合理安排工序流程和各专业条件,通过工序合理穿插,控制关键节点,减少工作面闲置,消除窝工返工现象。结合项目自身建设标准,系统梳理主要施工工序流程,明确工序间逻辑关系,对每道工序的前置和后置工作工序、施工条件进行梳理,形成工序插入条件汇总表。以住宅项目为例,可将整体工序梳理划分为四类工序穿插模型:地下室工序穿插模型、室内工序穿插模型、屋面及外立面工序穿插模型,室外园林工序穿插模型,各种穿插模型之间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结束语:将精益建造的管理理念运用到项目生产经营中,必将是项目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项目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希望通过运用精益建造管理能够解决低效率高能耗的问题,真正实现减少和消除浪费的目的,最终推动我国建筑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