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有电力企业监督管理与经济效益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21
/ 2

关于国有电力企业监督管理与经济效益的思考

李智军

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010206

摘要:从国有电力企业高质量、持续化发展的角度分析,不断增强企业自身软实力,打造生态良性发展体系,有助于避免风险,获得更多的效益。监督手段的应用,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生态良性发展。采取日常监督、专项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对业务流程及结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且优化企业经营管理不足,可以促进经济效益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国有电力企业;监督管理;经济效益

引言

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电力资源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持续性提升,全社会的电力应用需求也随之增长。为了能够稳定的供应电力资源,电力企业本身的生产能力就需要得到重视,应用管理手段能够使得电力企业的生产更为稳定,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稳定的基础资源供应保障。因此,需要从电力企业的管理工作特点入手,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特点,提出电力企业的管理创新策略,把握创新的要点,优化管理。

1监督管理与经济效益关系

从整体上分析,通过开展有效的监督管理,如专项监督、日常监督、审计监督、“大监督”等,对企业各项重点工作业务等实施全面动态监督控制,及时发现业务实施问题和管理缺陷等,使企业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并不断创新和优化工作业务管理,有助于降低管理风险,增加经济效益。监督管理和经济效益存在紧密关系,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必须注重强化和提升,深度挖掘监督价值,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电力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缺少监督

由于我国企业的经济管理起步较晚,很多的管理方式还不够健全。这就可能会导致经济管理上出现问题,再加上,因为缺乏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不能及时解决问题,体系的缺失使得相关人员无法及时的进行监督,加深了问题对社会的危害。所以有必要加强对经济管理运行的监督。

2.2管理理念不适用

各地中电力企业的管理理念差异较大,然而,由于受到基本管理特点的影响,许多电力企业内部的理念都存在问题。其中包括,在电力企业中,垄断性地位的存在导致企业对服务的重视程度不足,企业管理中涉及到服务管理相关问题较少。另外,由于电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受到的压力,一部分被我国经济制度所消解,许多电力企业所具有的竞争意识也存在不足,企业管理中涉及到这一部分相对有限。

2.3电力企业可用于管理创新的经费成本有限,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电力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投资与关注,而企业经费有限,对于信息设备与管理技术的投资成本也不是很高,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加强。而信息建设的不足又会造成,各部门之间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与实效性误差较大,管理过程中遇到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与解决,生产管理流程缓慢而拖沓,人际关系与工作环境紧张,部门联动、共同发展,从而导致企业发展目标实现现状不容乐观。

2.4电力企业中管理系统不统一

随着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在电力企业的生产中各种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生产中安全性、稳定性以及生产的效率都可以得到稳定的提升。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力企业中信息办公的技术应用也更为广泛。然而,电力企业中管理系统的应用一般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不同工作部门之间的工作系统不能联通,导致其中的信息共享以及信息应用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其他的平台与人工操控,实现对信息的共享。这种形式不符合信息化时代中企业的工作特征,对于生产效率的提升也会有着阻碍的作用。其次,一些企业在不同区域中,应用的工作系统存在不统一的问题,这就导致企业内部人员,在工作的交接、工作的沟通中容易产生问题,存在理解差异。

3国有电力企业管理策略

3.1加大执纪监督

从监督工作的开展角度来说,要不断加强执纪监督,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扩宽监督范围,优化监督机制。除了日常监督、专项监督等方式,可以转变思路及方向,扩大监督范围,聚焦薄弱环节,紧盯关键领域,采用“大监督”工作形式,进一步整合监督资源,并不断通过实践,从设计上进行优化;②开展重要节点监督检查,认真落实廉洁要求。在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十一等关键节点前后,大力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职工教育经费、办公费、会议费等凭证子资料进行查阅,重点关注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公司食堂等关键环节,紧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强执纪监督,保障中央“八项规定”和相关制度的落实;③强化“三重一大”监督。对重大决策事项、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运作等事项开展监督,完善的决策机制,促进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保证企业科学发展。

3.2加强信息化建设

科技进步,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更加便捷。经管中的信息化建设对提升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电力企业每天都有生产、销售活动,会产生大量的经济数据。传统的管理模式,不仅不利于数据的储存还且容易在计算上出现问题,所以这更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数据能够帮助公司作出更加正确的决策,以促进电力企业的发展。引进新的管理设备后,公司要组织经济部门的员工对操作、维护方法进行学习,以保证信息化设备能够真正的发挥功效,而不是摆设。定期的对设备系统维护,可以延长使用时间,而且还有效的保障了数据计算的准确性。

3.3落实监督工作考核

基于监督管理与经济效益管理之间的关系,为保障企业健康持续化发展,要认真落实监督工作。根据监督管理任务和要求,制定完善的监督工作计划和方案,提出监督工作指标与任务,为专项监督和审计监督等工作的开展,提供规范和指导,保障监督工作落实到位。对监督工作的落实情况,做好资料和信息的收集,采取定量分析或者定性分析等手段,评估企业监督管理工作落实的质量和效果,明确此项工作的薄弱点,采取优化和完善措施。将获得的监督管理评估结果,同个人利益相互挂钩,调动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认真负责落实监督工作。面对监督管理新形势和新情况,积极创新和优化监督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水平,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3.4创新电力企业中的管理理念

电力企业中应用的管理理念,需要符合于企业的外部发展环境以及企业的内部发展目标。管理理念的变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于以往管理理念中仍旧能够发挥作用的部分,需要采取保留与继续应用的态度。在企业的管理中,针对于外部的环境,需要进步一提升管理工作中对竞争的重视,激发企业员工的奋斗精神,提升日常工作的效率,为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机会。相应的,电力企业也要持续的对员工个人的发展进行关注,使得员工与企业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统一关系。另外,在电力企业的管理中,需要对企业的服务性质有所重视,强调服务精神,尤其是在电力企业的营销工作等过程中,更是要集中的应用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电力供应服务,以此来保持企业本身的竞争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有电力企业监督管理与经济效益管理工作的落实,要坚持全面覆盖的原则,把关各个环节和领域,采取相应的措施,提升监督管理的质量,助力实现经济效益目标。本文结合实践,提出相应的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从监督管理的落实角度分析,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监督管理存在的不足,采取优化和完善措施,助力企业实现高效益目标。

参考文献

[1]常贝贝.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剖析及改善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04-105.

[2]耿洋,张健.试论当前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工作要点[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119.

[3]付宝财,赵琪.现代电力企业管理工作创新路径探究[J].当代电力文化,2019(S1):257.

[4]丁新红.企业会计监督管理工作中问题解决措施[J].营销界,2019(39):210+216.

[5]张健,耿洋.电力企业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J].财富时代,2019(0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