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工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工作探讨

顾先锋 1 靳斌 2

  1. 国电都匀发电有限公司 贵州福泉 550501

2.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贵阳供电局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当前电力行业正处于转型期,受电力过剩、安全环保、电价煤价倒挂等多重因素叠加,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经得住挑战,抓得住机遇,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推进超低排放改造、狠抓设备综合治理、规范开展技术监督工作、持续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强化管理、加快科技成果应用等八个方面对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安全;管理;标准化

0 引言

面对内外压力,电力企业应以减亏增效为中心,夯实安全生产基础,以创新为动力,通过节能改造,发展热电联产,提质增效,提高企业竞争力。

1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1.1 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增强安全发展理念和红线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硬考核、严查处”要求,抓好现场作业违章和外委工程安全管理,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和考核问责,切实做到安全责任“五落实五到位”。

1.2 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建立安全监督巡视检查制度,定期开展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对突出的问题、严重安全生产问题进行专人督办整改,实行动态监督。牢固树立“违章就是事故”理念,健全完善反违章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三反四保”工作,及时纠正、制止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规违章行为。

1.3 大力推动安全文化建设,创建安全生产示范区。按照“看到成果、看到方法、看到工具、看到现场、看到能力”原则,开展安全生产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技术比武、安全生产知识大讲堂、事故分析报告会等形式,不断增强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1.4 开展风险预控与隐患排查,做好现场消防、防汛抗洪及施工现场安全等专项应急演练,以开展集团公司“一学、两做、两查、四确保”为契机,结合今年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标准化建设复评等工作,对环境、设备、人员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估,重点抓好设备检修、改造工程现场高空作业、起重作业等的安全防控,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要整改落实、分析问责、督办验收、考核奖惩,真正做到安全检查全覆盖、整改隐患无死角。

2 加强改造工程的监管力度

2.1切实履行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施工现场安全,强化过程安全管控,把握关键节点,重点抓好大型施工机械和设备安拆、脚手架搭设、大件吊装、高空、动火、防腐等重大作业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的审查与落实工作,加强对交叉作业和立体施工环节的管控,超前落实防控措施,规避施工风险,从源头把好施工安全关。

2.2严格控制工期节点,倒排工期节点,及时发现和分析进度偏差原因,全面协调好各参建单位,解决改造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2.3加强质量监督管理,牢固“谁验收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质量管理理念,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督,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现场验收,对违反工程规范、标准的行为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及时进行纠正整改,确保设备安装质量。

3 狠抓设备综合治理,保障设备健康水平

3.1按照检修作业标准化和现场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要求,策化好设备A修工作,重点做好 “渗漏”治理工作,统筹安排好物资计划、作业指导书、技术规范书、典型工作票及试验方案的编写工作。

3.2加强检修试验过程质量管理,按照“应修必修,修必修好,应试必试,试必试全”的原则,严格检修试验工艺程序,做好修前、修后分析,确保修后设备各项性能指标优于之前。

3.3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重点做好设备润滑管理、主保护定期检查测试、设备劣化分析等工作,确保设备设施状态良好。

4 规范开展技术监督工作

4.1按照《技术监督管理制度》、《技术监督评价标准》、《专业技术监督实施细则》等标准文件要求,实施技术监督标准化。

4.2规范技术监督网的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认真执行电力行业技术监督标准,以及公司技术监督管理制度、实施细则和评价标准,充分发挥技术监督网的正常职能,规范开展定期监督和日常监督工作。

4.3按照公司《技术监督检查评价标准》进行检查和评价。

5 持续巩固标准化建设成果

5.1根据历次验评问题项,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治理措施和临时防控措施,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同时举一反三,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利用日常巡查、专项检查,综合自查,拓宽问题来源渠道,利用类比法,从同一问题查找同类问题,各类问题经过有序策划,逐项整改,对计划中项目未完成期间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确保现场安全文明生产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

5.2牢牢抓住培训这一关键着力点,通过加强培训,解决普遍员工“看不见”的问题,熟悉标准、掌握标准是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工作全面推进的关键,从公司、部门到班组,强化对标准化相关知识、标准规范的学习,做到将标准化的各项要求融入到日常工作中。

5.3标本兼治,全面实施,提升管理。现场问题是标,管理到位是本;文明整洁是标,设备渗漏治理是本。只有通过治标与治本相结合,重在治本,标本兼治,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的目标和要求才能得以实现。

5.4落实各部门各级岗位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责任制,以缺陷全覆盖为核心,区域责任制为基础,管理到点、责任到岗,层层问责,确保落实,坚持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两同时”交底和验收,致力于长效机制的建立。

5.5 跟踪监督、指导纠偏,奖惩并重。加强对标准执行力和管理监督的问责追究,区域设备责任人失职的同时追究区域管理人员的监督责任,驱动安全文明生产标准化责任制的逐级落实。对现场发现违章行为和重大安全文明生产缺陷的人员予以奖励,重罚重奖,奖罚并重,调动广大员工积极性。

6 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6.1加强经济运行管理,紧盯关键指标,瞄准行业和区域最优,在与设计值、行业标准值同类型设备标杆值对标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性能试验及综合分析,进一步优化设备运行方式,提高设备运行的经济性水平,同时大力开展值际小指标竞赛和节能降耗活动,深入挖掘设备潜力,力争达区域同类型设备最优水平。

6.2积极开展技术革新、修旧利废、节水节电等活动,通过压降物资库存和外委业务人工成本等方式进一步压降生产成本,安全科学调整厂用电运行方式,最大限度降低下网电费支出。

6.3增强效益创新能力,利用设备A修和超低排放改造时机对设备通流改造,增加单机容量,提升设备性能和效率。

6.4积极开展集中供热改造工作,提升设备竞争力,为企业转型升级打好基础。

7 强化管理,明晰职责

7.1规范管理,全面梳理业务流程,厘清部门工作标准和岗位职责,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7.2狠抓执行力,确保政令畅通,做到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团结协作,牢固树立“全厂一盘棋”的大局观,杜绝推诿扯皮现象,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流转及时闭环。

7.3抓绩效管理,坚持严约束、硬考核、强激励,形成价值创造导向。

8 加快科技成果应用,积极推进智慧企业建设

8.1完善升级公司生产、物资、财务、环保等信息系统,最终实现公司对资产、物资和设备的动态化、标准化、无纸化管理和在线监测。

8.2加强危险场所的智能监视、识别、诊断和预警,逐步实现人员违章自动识别、设备隐患精确定位、安全风险智能预警和安全生产智慧决策,有效提升信息化对安全生产的保障作用。

8.3加快智能科技成果应用,推动智能安全帽、智能终端、虚拟现实等智能装备在安全生产领域的广泛应用,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生产流程,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员在危险场所、危险工序、危险环节的暴露率。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

[2]《国家能源集团电力安全生产改革发展实施方案》 国家能源办201847号

[3]《国家能源集团“一学、两做、两查、四确保”专项行动方案》 国家能源办[2017]60号

[4]《集团推进发电企业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电集生【2015】346号

[5]《设备检修标准化作业规范 》

[6]《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产业〔2016〕245号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