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阅读理解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9
/ 2

浅 析 高 中 英 语 阅 读 理 解 策 略

蔺子铖

四川省广元市元坝中学 628021


摘要:作为中国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时刻谨记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把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掌握和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和快乐。


关键词:高 中 英 语教学; 阅 读 理 解; 策 略


高中英语历来是高中生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英语作为三大主科之一,与语文数学一样卷面分占高考总分的百分之二十,但与语文数学不同的是,高中英语对听说读写有着全面的要求。相对于听力,口语与写作,高中英语卷面阅读题型分数比三者任何一种题型都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能够快速提高卷面分数,还对听力,口语与写作的提高有所帮助。

那么应该怎样运用阅读策略去提高阅读能力呢?

首先需要认识高考中的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考点如下:A.理解文章的结构、类型;B.理解主旨、要义;C.理解意图、观点和态度;D.理解具体信息;E.理解词汇;F.推断。阅读理解的文章选材紧紧围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展开。语篇体裁主要为应用文、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题材一般领域广泛、文章言语地道,体现核心价值。

  其次,掌握合适自己的阅读流程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阅读流程分大致为三类:

  第一类:读文章——做题目——再读文章找证据

  此为传统方法,命中率高,但速度稍慢。优点是能够迅速理解全文的主题脉络,连贯地进行信息的收集,缺点是由于人的记忆力有限,很多细节在做题时已经忘却,有不确定的地方仍需回到原文细细查找,寻找证据,耗时费力。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较好的英文基础再加上超强的记忆力,一般适用于高分段的学生。

   第二类:读题目(题干&选项)—— 读文章 —— 做题目

  其实此类方法分两种,一种是只看题不看选项,即大致看看问题确定关键词,然后带着问题和关键词再看文章;另一种是先将题干和所有选择项看完,再看文章。第一种的优点是节约时间,缺点是由于不看选项,对于细节缺乏必要的把握,同样要返回文章找寻证据,而且关键词定位的时候没有精确的坐标;第二个就相对而言科学很多,优点是清楚要重点注意的目标信息,有很好阅读的针对性,缺点是相对读文章的时间少了,难免断章取义缺少宏观的把控,容易陷入干扰选项的陷阱之中。

  对于高三的同学们,我还是建议多使用这种方法,方法虽有利弊,但对于时间紧张的你们,往往事半功倍。

  第三类:读主题——读题目—— 读全文——做题目

  这种方法较以上两种更为全面和严谨。这种方法即先看懂各段首尾句或短文的第一段,大致明了文章的主题。此后细细地阅读题干,推敲选项的大致设置,思考作者的行文规律和命题者的出题陷阱,然后带着已经在首、尾句获得的信息和在题目中假设的思路回头进行有目的性的查找,准确率高且耗时相对较少。而我们现在的高考阅读文章均取自国内外的英文刊物,很少有命题组自行创作文章。

第三,掌握具体阅读策略至关重要。

  1.首段和尾段

  一篇文章的主题句、中心思想往往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者尾段。许多文章开门见山地在第一段就提出了要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论证的观点,而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也会对全文的说明和论证进行总结。

  策略:通过一些标志性词汇或者短语,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这些总结性句子,如:all in all, in short, to conclude, in consequence, in summary, in a word, as a result, therefore, accordingly, thus等。

  2.长难句

长难句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难度所在,其中包含了同位语、插入语、定语、不定式、分词、各种从句等,有的句子甚至长达好几行。这些复杂的句型也往往成为了出题的重点所在。

策略:加强训练自己辨析长难句的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提出句子主干,平时有意识地去分解这些句子,理解其中的指代关系和句子层次。

  3.列举和举例

  列举标志性的词汇包括:First, Second, Third… ; Firstly, Secondly, Thirdly… Finally; First of all, Then, In addition, Further, Furthermore, Besides, Moreover…例子往往与作者的说明与论述有很大的关联,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也成为了考题出处的热点。这种题目在文章中的线索非常明显,一般都带有如下的标志性词汇: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ake … as an example, as, such as, like等。

  策略:把这些词圈起来,考题中一般会出现四个选项对比,这样非常容易在文章中找到。一般文章举例处的前一句或者前几句就是与该例子相关的作者论点,所以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就需要追本溯源地往前读,才能保证所选答案的正确率。

  4.因果关系

  命题组为了考查考生的阅读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经常会把含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倒过来考,因此选项中因变成了果、果变成了因,考生需要注意辨别实际的因果关系,防止受到迷惑。

  策略: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有:because, because of, so, for, since, as, thus, therefore, consequently, in consequence, as a result; result from, result in, cause, originate from, lead to, attribute to, derive from; base, basis, reason, result, consequence等。

  5.转折、对比、类比

  文章的转折也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主题的地方,一些明显的转折词包括:but, however, on the contrary, yet, as a matter of fact, in fact, actually等。

  策略:转折词前后的意思一般来说都是相反的,而作者会偏重其中的某一方。因此,在阅读过程中看到转折词,最好能作上标记,以方便做题时候的查找。

  6.特殊词汇

  高考英语阅读试题中经常考查考生对于一些词语和词汇的理解,这些特殊词汇包括了平时不经常使用的生僻词、常见词语平时不经常用到的意思或搭配、以及关系代词等。另外,猜词义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文章中往往出现陌生的词汇,要求考生选择其意思。

  策略:解题关键在于读懂该词汇所在文章位置的上下文,从而推断其意思。

  7.数字和年代

  高考阅读中经常出现对于数字和年代等细节的考查,看似容易,但是考生经常由于疏忽大意而失掉这些最容易的分数。

  策略: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原则:① 如果出现需要进行运算的题目,一般来说文章的原始数据绝大部分都不是正确答案;② 如果答案中的四个数字或者时间都与文章的某一个部分相符合,那么要注意这些数字和时间所对应的不同问题,只选择与题目相关的那个数据;③ 要注意年份和世纪之间的差别,比如1999年就是20世纪,2009年就是21世纪,也就是说世纪的数字是年份的前两个数字加1。

  8.专有名词

  所谓的专有名词包括人名、地名、机构名称、书籍文章影视作品的名称以及其他专有名词。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每遇到专有名词可以用铅笔作上标记,以便如果在题目中出现相应专有名词可以进行快速定位。

总之,在阅读时,准确找到问题关键词,在原文中定位,它常常是以原词、近义词或者侧面描述的形式出现,答案就在附近。作为中国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要时刻谨记高中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把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贯穿于英语学习的始终,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掌握和运用科学的阅读策略,相信每个人都会感受到英语的魅力和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