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7
/ 2


新时期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与创新研究

袁峰

北京东方华太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市 430000

摘要:现如今,建筑工程的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进度加快的情况下,施工期间所面临的安全问题也更加突出。项目建设综合效益的保障与施工质量水平、建设效率、建设成本均存在非常密切的关联性。如何对建筑工程中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不足进行准确识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与优化,已成为业内人士高度重视的一项课题。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建筑物的建设质量影响着城市建设结构,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会导致建筑施工进度、质量难以保障。因此,本文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实施思路进行简单阐述,旨在明确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要点,协助建筑企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为我国建筑施工管理流程改进提供助力。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施工管理的核心部分,通过安全管理能够对施工安全事故实现有效控制。首先,在施工的安全管理期间,通过对相关人员安全知识的传授和安全意识的强化,就能够促进其安全和规范地投入工作中,确保自身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其次,对相关人员施工的各个环节实施监管,这样就能够对施工安全隐患及时和有效发现,并针对性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隐患的排除,从而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满足要求;最后,安全施工也是确保企业经济效益的必要途径,若施工现场出现安全事故,可能会导致建筑质量的不达标,还可能对人员安全造成威胁,这对企业来说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企业的声誉以及形象就会造成损害,阻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能够实现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控制,还为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

2施工安全管理不足

2.1安全管理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调查显示,对安全管理有正确的思想认识和足够重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就做得好,反之就做得差。建筑施工中,管理者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常常有失偏颇,存有诸多误区:安全管理无关要紧,可有可无;安全管理有碍于于施工进度;安全管理是安全员一个人的事情;安全管理仅仅是应付政府部门的检查而已;安全管理不会产生效益;安全管理投入过多就等于在吞噬企业的利润……这些误区的存在,使得建筑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居高不下。

2.2安全监督管理水平不足

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施工企业规模显著扩张,数量明显增大。但与其不符合的是,建筑行业安全监管人员数量增长缓慢,文化技能水平增长幅度较缓,政府部门面临职能重叠,权责分离的问题,多部门同步监管导致难以形成合力,施工企业处于疲于应付的状态下,上述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对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产生了不良影响。

2.3安全业绩评估指标不完善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所构建安全业绩评估体系过分偏向结果导向模式,在考核体系中对资源因素的考量不够,一些施工企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但领导层重视不足,还缺乏整改,虽然事故尚未发生,但长期如此会滋生侥幸心理,最终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2.3安全管理形式化问题突出

现阶段,建筑行业内安全管理形式化问题严重,具体安全管理方案、细则、规范未能有效落实,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低。在此背景下,部分建筑企业没有指定安全应急预案,防范施工安全风险,使得现场安全事故频发且应对不及时,严重影响着建筑施工作业有序完成。因此,为解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维护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相关人员应主动分析安全管理技术构建思路,总结安全管理经验,提前评估安全风险危险因素,确保建筑工程安全文明生产。

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对策

3.1规范建筑市场行为

由于建筑市场受到行业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市场不规范行为普遍存在,为了确保建筑市场具有良好的秩序和持续性发展,需要强化政府职能作用的发挥,通过政府部门的调控,对建筑市场行为进行规范。首先,政府部门要设立市场管理机构,针对建筑市场实施监管,对市场结构实施调整和整合,为建筑市场提供有序的秩序保障;其次,相关部门要对相关建筑单位的资质证书进行细致审核,若相关建筑单位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不足,就不能对其进行相应许可证的发放,并且对于存在安全隐患的建筑单位对其相应许可证进行暂扣,待其完成整改处理且重新审核通过后才能够发放。

3.2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施工有着密切关系,只有健全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为安全管理和安全施工提供保障。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方案和安全管理目标,为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提供方向,指导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要建立安全责任机制,对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的内容、流程和标准等进行明确,进而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人员的身上,确保安全施工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最后,要制定考核机制,定期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工作实施考核,对其工作的落实和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从而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更好地投入安全生产工作中。

3.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资源调度、信息管理都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建筑现场安全、建筑质量、资源的均衡调度、验收监督管理,建议施工单位做好现场的管理。主要的工作方向可以从以下三点做起:①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做好进场安全防护设备检查,如安全帽、劳保鞋穿戴正确,临边做好栏杆、安全网维护;加强现场的安全巡视检查;②做好现场的施工技术、工序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要及时抽查已建设工程,核对各项工程参数,严格监督一线工程进度,预防工序倒置问题发生;③加强现场应急管理,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以及施工风险,施工人员应当做好物资管理、通讯交接、抢救管理等工作,避免对施工队伍、建筑工程、企业建设带来经济冲击,将问题影响控制到最小,以保证施工现场的生命财产安全。

3.4增加安全管理人员的晋升通道

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岗位,不像其它岗位有更多的发展和提升空间。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则会有这样的共识:施工员做好了,可以向项目经理发展;技术员做好了,可以向技术负责人发展。很多安全管理人员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干了很长的安全管理工作后,却看不到什么未来,工作没有动力,就会出现消极的情绪,进而影响安全管理工作,安全管理的履职能力就会打折扣。所以,很多人员都不愿意从事安全管理,都避而远之。企业若要培养并留住一批有能力安全管理人员,必须为安全管理人员搭建好平台,激发出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干劲,他们才会尽情地施展才华;要让安全管理人员能看见清晰的未来,有向安全主管、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总监等晋升和发展的空间,有奋斗目标,这样才能提升安全系统的履职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是当前时期建筑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推进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管理质量意义重大。相关人员应在建筑工程项目开展中,主动梳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技术思路,构建完整的安全管理体系,为建筑企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挺生,周伟,蒋灵.建筑施工安全隐患的分类与分级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20(6):1-5.

[2]张立宁,安晶,张丽华,等.一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智能预警模型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9(17):35-36.

[3]李华,赵杰风,王藤.建筑施工高处吊篮作业安全防护预警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10):15-17.

[4]曹墨研,阙波,王静峰,等.装配式高层住宅施工安全防护体系实测与分析[J].建筑结构,2020(1):118-120.

[5]蔡积仁.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20(5):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