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土壤污染治理方法研究

周诗扬

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服务中心有限公司 重庆市 400061

摘要:土壤固体废物处置是推动现代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在固体废物处置过程中,既要保证固体废物处置措施的科学性,又要加强行业监管,控制固体废物来源,全面提高城市环境保护质量,推动我国绿色环保城市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土壤;固体废物;治理

引言:

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造成资源浪费。部分土壤固体废弃物可回收利用,一旦不加以控制和合理处置回收,就会占用公共空间和浪费资源;二是水资源污染。目前,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有向江河、湖泊、海洋倾倒,对供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有的采用露天堆积方式处理,在雨水的作用下,部分固体废弃物会深入地下水道,对城市居民日常用水造成污染,影响城市居民用水健康的;最后是空气污染。部分土壤固体废弃物在阳光、风、雨、焚烧等作用下挥发出大量废气和粉尘,其中一些在发酵、分解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并扩散到大气中,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1土壤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及困难

1.1土壤固体废物处置现阶段发展现状

第一,固体废物处置意识逐步提高。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新时期环境保护工作发展的影响下,城市居民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越来越重视,为合理处理和处置固体废弃物奠定了社会基础;第二,固体废物处理方法越来越科学。科学处理土壤固体废弃物对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新时期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发展的推动下,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处置措施的科学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为土壤固体废物处理和环境保护城市建设提供固体废物处置措施保障;最后,固体废物处置的可持续性逐步提高。在现代土壤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人们逐渐开始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提高了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效率,而且实现了社会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新时期城市化进程。

1.2土壤固体废物处置面临的困难

虽然在城市发展的新时期,人们越来越重视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但在实际处理中仍存在一些困难。一是固体废物处置场少。目前,部分城市仍有一些处理点,难以与土壤固体废物的增加量成正比,受处理点数量的影响,固体废物处理效果难以提高,这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第二,固体废物处理方法需要研究。目前,土壤固体废弃物的处置仍采用较为传统的海洋处理、陆地处理和破碎处理方法。然而,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整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海洋处置(海洋倾倒和海洋焚烧)越来越受到限制。虽然土地处置(农业处理、土地掩埋、深井注水)是一种较为科学的固体废物处置方法,但在实际处置过程中,由于人员处理的问题,会导致粉尘、浸出液渗入等污染,造成二次污染危害。

2 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

2.1 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全社会防治意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土壤污染防治和土壤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教育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干部培训内容,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和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2.2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建立防治长效机制

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级政府要统筹协调,建立长效防治机制,把土壤污染防治作为各级政府环境保护评价的重要内容和农田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2.3 开展土壤污染普查和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体系

农业部门要以基本农田、主要农产品产地和“菜篮子”基地为重点,做好农产品产地安全状况普查,划定农产品安全区,加大无公害农业建设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支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品牌培育,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环保部门要建立健全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开展土壤污染动态监测,并定期向同级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报告土壤污染的变化情况。

2.4 控制和消除土壤污染源,从源头上抓起

2.4.1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实行清洁生产

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过程中的农业投入,因此,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是防治我市土壤污染的关键。一是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理顺农业投入品管理责任。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监测检测制度,严禁销售毒性大、残留量大的农药和不合格化肥;二是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大力推广生物农药、无公害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治理;三是加强农膜回收利用,积极推广可重复利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膜残留,防止农田“白色污染”;第四,增加有机肥的施用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2.4.2控制和消除城市和工业“三废”向土壤的排放

为减少或消除污染物的排放,应大力推行闭路循环和无毒工艺。城市和工业中的“三废”经过回收处理,变害为利,净化“三废”,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浓度,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2.4.3加强对灌区土壤污水的监测和管理

工厂废水种类繁多,成分复杂。有些工厂排放的废水可能是无害的,但与其他工厂排放的废水混合后,会变成有毒废水,因此,有必要加强对灌溉污水的水质监测,了解水中污染物的组成、含量和动态,避免高残留污染物随水降解到土壤中,造成土壤污染。

2.5 采取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治理土壤污染

2.5.1 加强耕制改革,通过轮换等方法改良土壤

对污染土壤,调整种植和利用结构,如“三废”污染土壤,不宜种植食用植物,可种植非食用植物;老蔬菜基地亚硝酸盐、重金属超标,可通过5-10年轮作,逐年修复,结合淹水灌溉和淋浴冲洗法,在冬季,将水下寒冷、腐朽、有毒的湿田,改为水田旱作两季,既消除了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又消除了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退化旱地的发生率在旱地缓慢,而在水田增加。因此,利用这一特性进行旱涝轮作是减少或消除土壤污染的有效措施。

2.5.2 施用化学改良剂,采取生物改良措施

改良剂的主要目的是加速有机质的分解和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例如,有机物的加入可以加速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减少农药残留;施用石灰、磷酸盐、硅酸钙等重金属吸收抑制剂(改性剂),使其与重金属污染物发生反应,形成不溶性化合物,降低重金属在土壤和土壤植物中的迁移能力。这种方法有暂时的抑制作用。如果时间过长,会导致污染物的积累,当条件发生变化时,重金属会变得可溶,因此只能在污染较轻的地区使用。

2.5.3 利用物理化学方法治理污染土壤

隔离法、清洗法、热处理法和电化学法是最彻底、最稳定、最持久的措施,但投资大,适合小面积重污染地区。近年来,其他工业领域,特别是污水和空气污染处理技术被引入土壤处理过程,为土壤污染控制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如磁分离技术、阴离子交换膜置换法、生物反应器等。虽然大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但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和改造新技术、新材料,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工程实用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工厂企业的固体废物随意倾倒、堆放在土壤中,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大气沉降物的随意排放,以及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农药会导致土壤污染,已成为影响农产品安全、人类健康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防治土壤污染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土壤污染的发生因素与治理方法[J]. 贾建业,汤艳杰. 热带地理. 2020(02)

[2]当前土壤污染防治的难点与对策探究[J]. 李忆馨. 环境与发展. 2018(05)

[3]土壤污染过程与特点概述[J]. 陈郭俊. 化工管理. 2019(21)

[4]土壤污染的治理与修复的对策分析[J]. 曲翠凤,王瑞勋,张晓燕. 当代生态农业. 2018(Z1)

[5]中国土壤污染治理现状与建议[J]. 张旭梦,胡术刚,宋京新. 世界环境. 2018(03)

[6]土壤污染的类型及危害[J]. 刘青松. 环境导报.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