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地铁施工监理质量控制方法探究

陈兴华

3301841992072****

政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310023


摘要:改革后,受社会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地铁工程建设数量与规模有了显著提升。由于地铁工程施工环境复杂,施工技术要求高,并且存在许多交叉工序,因此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应用到地铁工程施工中,再加上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地铁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地铁工程依然存在一些质量安全问题,需要施工单位加大现场管理力度,认真排查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以此消除地铁施工中的质量漏洞及安全隐患,确保地铁工程安全运行。文章重点分析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要点。

关键词:监理;地铁工程;质量影响因素;质量管理方法

引言

注重监理在地铁工程管理方法应用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则有利于实现对地铁工程质量的科学管理,使得地铁工程实践应用中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并降低这类工程施工风险,满足现代城市的建设要求。因此,需要结合地铁工程中质量管理的实际情况及要求,在其质量管理方法运用中充分考虑监理的实际作用,落实好基于监理的地铁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使得我国地铁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含量得以持续增加。

1实践中影响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

1.1实践中人员因素的影响

在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施工素质良好,在施工计划实施中能否发挥出自身的作用,与工程施工质量是否可靠密切相关。但是,地铁工程实践中因某些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较为薄弱,在地铁工程施工中存在着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且工程施工中特殊工种持证上岗检查不够细致,可能会因人员因素的影响而给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造成潜在威胁。同时,地铁工程监理工作落实过程中若对基于人员因素的项目施工质量影响缺乏深入分析,也会给地铁工程施工计划实施埋下安全隐患,使得工程施工质量缺乏可靠保障。

1.2组织机构问题

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在地铁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机构的建立要考虑工程规模、地质状况、施工条件等多方面因素。通过对其他类似工程的组织机构进行研究,在建立安全质量隐患排查体系的组织机构时,要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其他咨询单位纳入其中,针对该体系的管理模式主要分为大中心模式、小中心模式这两种,具体划分以项目特点、规模为基准。首先,大中心模式。在这一管理模式中,组织机构的建设主要由建设单位负责,通过对不同专业的职责进行划分,确保管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人员头上,有效保障地铁工程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的实效性;其次,小中心模式,在这一模式中,组织机构同样由建设单位负责建立,但是尽在部门中设置若干专业技术人员,地铁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主要由监理单位负责。

2基于监理的地铁工程中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探讨

为了消除地铁工程施工中材料、设备等因素所造成的影响,确保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状况良好性,则需要注重基于监理的地铁工程中质量管理方法的运用探讨。

2.1构建隐患管理信息平台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在多个行业领域中得到普遍应用。在开展地铁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排查工作时,也要对现代科技进行充分利用,提高隐患管理水平。在构建施工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时,要把隐患信息化工作纳入其中,构建信息化隐患管理系统,实现隐患排查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的提升。信息化隐患管理系统应当涉及综合信息模块、隐患编码模块、隐患上报模块以及隐患响应模块。第一,综合信息模块。该模块应当包括地铁工程隐患排查工作近期的排查重点、隐患信息,并在综合信息模块上显示媒体信息、轨道交通部门信息等;第二,隐患编码模块。在这一模块中,采用简化方式标注隐患类型,如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等,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隐患排查工作量,将隐患信息直观展示在模块上;第三,隐患上报模块。用户利用这一模块可以及时上报隐患信息,上报时可使用电脑、手机等工具,从而全面、及时地上报重要的隐患信息,包括隐患级别、类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等;第四,隐患响应模块。工作人员通过该模块发布隐患处理倾角,同时相关领导指示、会议记录等也可以在这一模块上显示出来。

2.2重视基于监理的质量动态管理

实践中通过对地铁工程质量方面具体情况的分析及要求的考虑,应重视基于监理的工程质量动态管理,促使监理作用系的地铁工程质量管理方法运用更具针对性。具体表现为:(1)在了解监理功能特性的基础上,需要将基于监理的质量动态管理方式应用于地铁工程质量管理中,实现对工程建设过程的严格把控,优化其质量管理方式的同时丰富地铁工程实践中的质量管理内容,从而提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水平,满足地铁工程中质量问题处理的多样化需求;(2)在监理方式的作用下,能够实现对地铁工程施工中的有效监管,使得其质量问题发生率得以下降,从而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式优化提供支持,逐渐实现地铁工程建设中的质量动态管理。在此期间,施工企业应根据形势变化及地铁工程施工要求,且在监理工程师的配合作用下,建立高效的地铁工程的质量动态管理机制,从而为其管理工作落实提供科学指导,使得我国的地铁工程施工质量更加可靠。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保持地铁工程实践中良好的质量管理现状。

2.3严格控制钻孔灌注桩桩体施工质量

首先,须做好试桩工作,以便检验复核地层情况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从而确定护筒埋深、泥浆比重等参数。此项工作不能忽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很多监理和施工队伍没有足够重视试桩工作。其次,护筒的检查验收,钻孔、清孔的检查,钢筋笼加工及焊接检查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特别是钢筋笼的焊接,必须选择工艺水平高的焊工进行操作以确保焊接质量。由于钢筋笼绕筋较小,与主筋的接触面相对较小,焊接难度大,成型工艺的质量很难保证,而钢筋笼焊接质量的好坏,恰恰是钢筋笼的整体刚度、运输及下井动态过程中焊接质量的重要保证。再次,做好水下混凝土灌注的旁站检查工作,确保不发生坍孔、钢筋笼上浮乃至断桩的情况发生。

2.4提高信息技术利用效率,增加基于监理的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技术含量

在对地铁工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时,为了使基于监理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落实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更好地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则需要提高信息技术利用效率,增加基于监理的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技术含量。具体表现为:(1)监理人员应在实践过程中深入分析信息技术的应用优势,将该技术应用于地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且在计算机网络的配合作用下,实现地铁工程质量三维空间中的动态评估,从而提升其质量管理水平;(2)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能够增强地铁工程中的质量问题处理效果,并增加其质量管理方面的技术含量,保持这类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高效性。

结语

新时期我国地铁工程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较多,需要对其质量进行高效管理,且将适用性强的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工程建设过程中,确保地铁工程质量可靠性。因此,在选用地铁工程所需质量管理方法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监理的应用优势,并加强监理作用下的质量管理方法使用,使得地铁工程实践中的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提升。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地铁工程施工计划的安全实施,并降低其质量管理问题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关铁锁.地铁施工安全组织管理影响因素分析[J].价值工程,2018,37(25):67-69.

[2] 李海民.地铁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J].现代商贸工业,2018,39(1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