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矿山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岳崇利

4127211979080****

摘要:为了科学地实施矿山生态修复,促进产业化发展的矿山生态修复、矿山生态修复的历史演进,矿山土地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恢复系统地解决通过系统分析和文献分析,根据生态敏感性和资本的担保条件,影响因素提出了“矿山生态修复、生态保护、矿山生态修复和生态农业、矿山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矿业生态修复和文化教育、矿山生态修复+健康养老,矿山生态修复,房地产开发”六大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矿山;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发展


矿山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两山”理论和生命共同体理念实践的重要起点。然而,我国矿山生态修复还存在治理方式单一、缺乏成熟的规模市场、产业一体化发展实践不足等问题。目前,我国在矿山生态修复政策体系、矿山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绿色矿山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矿山生态修复与其他行业融合发展的文献较少。矿山生态修复后可以生成生态修复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为基础,矿山的生态恢复是矿业开发活动结束后到一个新的经济活动的起点,促使矿山生态修复为自发行为被动行为改变,矿山生态修复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促进矿山生态修复的产业化,促进矿业城市的转型发展。

1、矿山生态恢复发展分析

回顾矿山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是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念密切相关的。提议的“一分之五”的总体布局,“两山”的理论和概念的生活社区,矿山生态修复的内涵和目标逐渐扩大,从“简单绿色修复”到“景观重建”,然后“集成开发和多行业”。矿山生态修复是在新时期矿山复垦和矿山地质环境修复基础上的延续和完善。它不仅包括了两者的管理任务,而且强调了矿山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2、矿山生态修复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意义

矿山生态修复产业的一体化发展,可以充分利用恢复的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对政府、社会和企业都具有积极意义。从政府和社会的角度:促进矿山废弃地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恢复生态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缓解政府的财务压力;提升生态资源资产,形成完善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了综合治理和发展,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周边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促进矿山生态修复的市场化和职业发展企业,促进一体化的生产、教育和研究,吸引大量的人才投资矿山生态修复,以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矿山生态修复和优化管理效果;矿山生态恢复后,通过工业植入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它为矿业企业扩大规模、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提供了机会。挖掘矿山自身价值,如矿山文物、历史文化价值等,实现矿山企业的转型发展。

缺乏灵活的退出机制。矿山生态恢复周期长,风险高,没有灵活的退出机制,不能保证社会资本的安全,导致社会资本面对困难放弃,轻视海洋。总之,矿山生态修复可以充分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后的产业融合发展的土地资源、生态资源,充分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也有更大的市场规模,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具有丰富的社会资本和成功案例可以利用,但也存在着阻碍矿山生态修复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弊端和风险。因此,矿山生态修复产业的集成开发需要支持的“两山”理论,保证了法律法规,我的恢复生态系统的基础上,针对土地资源的回收利用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并探讨和设计合理回报的发展模式。

3、矿山生态恢复与多产业一体化发展模式

矿山生态恢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是以矿山生态恢复为基础,遵循优越规划要求,结合项目区位的生态敏感性、区位条件、可利用资源和资金支持。后续土地开发利用程度越高,对场地的安全要求越高,行业投资资金越高,风险越大,需要一定的收益模式来平衡。后续不使用土地的项目对现场安全要求较低,维修维护成本较低,但主要依靠矿山生态修复责任主体来保障资金供给。此外,文化、教育、养老卫生等公益性产业也应以政府投入为主。

3.1 矿山生态修复+生态保护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通过进行生态恢复,基本保持废弃地的形态,恢复矿山的生态。该模型主要作为生态保护区使用,不含土地开发利用。该模型适用于生态脆弱性高的地区,这些地区大多远离城镇,交通不便。恢复方式以自然恢复为基础,辅以适当的人工干预措施,以生态效率和效益为核心,恢复资金要求相对较低。

3.2 矿山生态修复+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模型是借助土地生态修复的矿业开发生态农业为核心,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产品深加工服务,是经济新常态下农产品供给结构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副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周围的地形构建农村复杂、生态休闲观光园、自然和文化类,户外活动、基地等,吸引游客观光体验现代乡村生活。该模型适用于生态敏感性一般、交通相对便利的区域。采用自然修复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以生态农业为主,具有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3.3 矿山生态修复+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这种模式是发展生态旅游业在陆地上矿山生态修复后,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站特点,保留一些废弃的矿山设施,改善旅游基础设施根据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并发展成一个自然公园,景观特征、生态体验区等等。该模式适用于生态敏感性正常或较低、交通便利的地区。采用人工干预下的自然修复模式,以旅游产业为核心,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打造丰富的休闲旅游产品。

3.4 矿山生态修复+文化教育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充分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后土地上的遗留资源,整合当地文化特色,建设文化产业园、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科教基地、地质(矿山)博物馆等。该模型适用于生态敏感性低、交通相对便利的地区。注重社会效益,兼顾生态效益,注重政府资金和公益投资。

3.5 矿山生态修复+养老健康发展模式

该模式是在矿山生态修复后的土地上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打造集养老公寓、医疗服务中心、老年大学、休闲观光中心为一体的综合养老社区。该模型适用于生态敏感性要求低或低的地区。政府投资的项目注重社会效益,社会投资开发的项目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6 矿山生态修复+房地产开发模式

该模式是在矿山生态修复后的土地上开发房地产,如建设绿色智能制造产业园、高端度假酒店、会议中心、物流仓储基地、住宅小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等。该模型适用于生态敏感性低、距离城市较近、土地开发利用价值高、人工干预程度高、前期投资高、后期回报高、风险大的地区,更注重经济效益。

4、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下行和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也是精准扶贫和污染防治的关键时期。矿山生态修复的集成开发和多种经营的可以充分利用矿山生态修复后的土地和生态资源,缓解城市建设的土地压力,并提高生态产品的供应,这有利于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孙晓玲,韦宝玺,余振国.矿山生态修复与多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矿业,2020,29(09):66-71.

[2]李国政.新时代矿业发展模式的重塑与升级:基于“地质修复3.0”的视觉考量[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38(03):61-70.

[3]李国政.绿色发展视阈下矿山地质修复模式的升级与重塑[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3):9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