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数字集群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6
/ 2

浅析数字集群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的应用

贾俊涛

襄阳市消防救援支队灭火救援指挥部

441100

摘要:介绍目前数字集群技术的发展优势,在消防应急通信建设与应用的方向。讨论数字集群技术在消防应急通信中的综合应用,着重分析如何利用公众服务网络建设消防应急通信系统。

关键词:数字集群技术 消防应急通信 Tetra 5G

根据消防信息化建设规划,消防救援队伍在消防通信建设上是应立足“综合性、全灾种”应急救援新常态,构建立体协同、扁平可视、高效畅通、韧性抗毁的应急指挥通信体系,实现“组成网、随人走,不中断、联得上,看得见、听得清,能图传、能分析”的总体目标,为建设新时代大国应急救援体系提供“快速机动、科学高效、精准安全”的应急通信保障。应急通信突出体现在“应急”二字上,在面对公共安全、紧急事件处理、大型集会活动、救助自然灾害、抵御敌对势力攻击、预防恐怖袭击和众多突发情况的应急反应,均可以纳入应急通信的范畴。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增多的大型集会类事件给现有通信系统带来极大的压力;同时,一系列的突发事件诸如地震、火灾、恐怖事件等不断地考验着我们消防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建筑物被毁严重、楼体内的通信设施基本处于瘫痪状态,而现场周围的公用通信网无法完成指挥调度的功能是;在破坏性的自然灾害面前基础设施包括通信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完全被毁,灾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孤城的状态时,所有的现场信息都需要实时的采集、发送、反馈。在这种状态下,无线应急通信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一、消防应急通信与社会资源共用的意义。

伴随国际、国内电信环境的变化,包括快速调度、安全及应急联通需求的增长,数字集群功能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支持与引导下,例如信息产业部颁发的涉及我国数字集群通信系统行业标准和新数字集群系统标准参考性文件及一系列频率规划与频谱管理规则和业务分类与市场管理要求,营造了数字集群专用通信共网/专网发展的较好基本环境。

消防应急通信特别是“社会应急联动”通信系统,一般情况下是借助有线、无线综合通信平台及数字集群调度通信技术建立的一种极有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的专用通信系统。在经历了地震、海啸、飓风、台风等突发事件后,它显得更为迫切与重要。与此同时,全球公网、共网、专网建设环境及体制结构均在发生急剧变化与演进,建设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及系统就必须依靠社会资源,这是现代数字集群以及应急联动通信系统的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消防的应急通信建设就必然要依靠社会公共资源,现阶段全国建设的应急通信网络主要是卫星通信网络(移动卫星通信指挥车、便携式卫星站、海事电话)、短波无线通信网络,这些应急通信网络的建设也是依靠现有的卫星资源,如现在使用的亚洲9号卫星等。

二、集群移动通信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国卫通、铁通和网通等公司正积极展开相应数字集群商用试验,在“线式”集群应用,即如铁路、轻轨地铁、航运等方面,以Tetra、iDEN体制为主,已呈现出较好发展势头。基于地震、海啸、飓风、台风等突发事件应对及确保重大活动与事件的成功运作需要,数字集群已成为无线核心平台支撑。

目前数字集群Tetra、iDEN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价位太高,高速多媒体业务运作及前向发展潜力差,细分市场需求的应用终端欠缺, 同时,对Tetra多厂商运行环境时包括终端在内的互联互通能力较差;二是安全保密较差,包括加密处理在内特种用户的满意度及可信任度也有一定问题。高速多媒体业务运行及前向发展潜力较好安全及保密方面的可信任度及可用性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三是系统的自主创新不够,现在自主创新的新系统,均为在现今典型移动通信体制CDMA IX及GSM等基础上进行专用功能结构自主创新及大幅改善性价比而成,一些集群专用功能又为公众通信作增值业务等应用,无论800MHz或350MHz频段的频率资源均很有限,按照既有Tetra、iDEN,加上Gota、GT800乃至TD-SCDMA五种体制状况,如何处理好其频率分配与指配规划及将既有窄频率间隔载波分配、指配状况再规划为适应新的宽频率间隔载波体制共存运营要求。

显然,这无论对频率、市场等政策管理部门,乃至对运营商与设备制造商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于消防救援队伍的应急通信发展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机遇,目前消防救援队伍正在进行信息化综合综合集成,其中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无线350M集群数字网络、有线通信网络的集成,现阶段如何依托现有的资源建设、以及选择现有公共数字集群网络建设消防应急通信网络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

三、妥善处理好公网,专网,共网及应急联动通信等有机互补合作发展

公网、专网在NGN概念上融合于新IP平台为基础的NGN/NGBW之前,它们各有其自身市场定位,不可不切实际地笼统强调公网PTT增值作用可替代专用移动通信的所有功能、作用与实际应急联动等需求。实际上,就以应付突发事件而言,单靠公众网应对,可能导致公众与专用要求全局瘫痪,甚至即便像PTT之类增值业务应用,当公众网业务流量压力巨大时,其快速群呼之类响应也可能成为远不如人意。相反。即使有强有力的E911之类消防应急联动专网。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时及时解决人身生命危险的高精度险情定位报告。仍需借助公众移动通信用户的优良LBS定位报告连接能力才行。

这说明,现今将PTT与4G演进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SIP、IETF及OMA工作结合推进4G演进增值业务发展,必须给消防应急通信留下足够的带宽和通道,现在可同时通用于cdma 2000 1X and 1X EV-x及GPRS/EDGE/WCDMA and HSxPA等业务增值,而且,可以预期,未来PoC的真正价值不仅对目前的以谈话(Talk)为对象的所谓快速“一键通”,而是更广义的促使人机交互界面快速连接的有效手段PTC/PoC及上述所提到的PTS及PTM,可为用户提供一种简单、方便与友好的PTU用户界面,特别是在5G在国内迅猛发展的态势,可实现在保持语音通话的同时,能同时收发多媒体内容而无须中间切换,还可将即时消息、状态呈现、图片视像收发等诸多新业务快速处理的有效集成工具,创造一个多媒体融合的新时代。

而公网的此类集群增值业务的成功发展,亦可给消防应急通信网络发展与创新提供更多压力与动力,使整体集群通信功能与业务能建立一种生动活泼的快速、稳妥、健康、有序的发展新局面。从而必须确立“以卫星通信为保底、数字集群为主的应急通信、卫星导航定位信息服务三大板块”的发展定位,融合5G等新型技术进一步实现公众通信网的PTT之类增值业务与专用共网、应急通信网络之间数字集群。从而使我们正在使用的350M集群技术与5G等新型技术的融合共建,为消防应急通信提供信道更为宽广、使用更为方便、架设更为快捷、链路更为稳定的新型应急通信保障网络。

















作者简介:贾俊涛,男,1978年12月出生,襄阳市消防支队信息通信科,地址襄阳市长征路118号,邮政编码441000、联系电话18307216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