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理解内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创设情境,理解内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法的应用

叶倩雯

厦门市梧村小学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0

摘要:情境创设方法应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情境对阅读内容进行直观、形象的体现,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针对性的提升。本文注重以情境创设方法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使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实现小学生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情境创设;内涵理解;语文阅读

前言: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学科,对于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及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联系新课标内容来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阅读教学工作予以重点把握,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本文探讨了情境创设方法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结合对策,进一步提升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小学生全面发展及进步打下良好基础。

  1. 情境设疑,集中注意力

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做好针对性的把握,从而引导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情境创设法与语文阅读教学的结合,要注重把握小学生的好奇心,设置问题情境,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指引小学生联系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探究性学习及思考,以促进阅读知识点的有效内化[1]。在情境设疑过程中,教师要对文章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内涵进行全面地把握,并联系问题创设情境,使小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阅读知识学习及探究当中,能够有目的的开展文本阅读,透过文章现象,把握文章本质。

例如,在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阅读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注重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课堂教学之前,采取激趣导入的方式,播放一些自然界的声音,让小学生想一想,听到了怎样的声音?利用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激趣导入。接下来,引导小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围绕课文主体的感知,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哪种声音,为什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练习课文内容,并结合自身的阅读学习感受,进行读书交流,从而对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进行感受,深入地参与到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以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在教学中,通过联系情境创设方法,并关注于小学生情感体验,推进阅读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开展,进一步培养小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2]

二、创新方法,教学动态化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进行把握,从而突出小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对小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引导,以充分地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地探究及思考。在情境创设方法创新过程中,教师可以对教育信息化发展形势做好把握,利用信息情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形象化、动态化的发展特点,使课堂教学环境更加开放,引导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强化对语文知识点的思考及理解[3]。通过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实现“互联网+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使情境创设更加逼真,更加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及探究性趣,提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例如,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阅读内容来看,针对科技文的阅读教学,单纯地依靠讲授,很难使小学生对科技文进行了解,会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制约。针对于这一情况,联系情境创设方法进行阅读教学引导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图片、视频资料对阅读内容进行丰富,拓宽小学生阅读学习的视野,使小学生联系文章内容,把握课外阅读拓展知识,对科技类文章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及思考。在科技文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利用信息技术,使文章教学资源更加丰富,从而引导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使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得到有效地提升[4]

三、培养能力,学习深度化

新课程改革背景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要对深度学习理论做好把握,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中,透过事物的现象对事物的本质进行把握,以促进学习深度化发展,提升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利用情境创设方法,引导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文章阅读当中,并引导小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对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进行有效把握。在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求异情境的创设,对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一过程中,联系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来看,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开放性,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为了提升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及质量,教师要注重对小学生发散性思维进行培养,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发散小学生的思维,对语文阅读知识点进行更加深入地学习,从而强化对阅读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5]

例如,在开展《乌鸦喝水》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求异情境创设,引导小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这一过程中,围绕乌鸦喝水这一内容进行大胆发言,想一想乌鸦除了捡石子喝水外,还有哪些方法呢?通过联系乌鸦喝水这一情境,引导小学生对情境展现的内容进行创新思考,培养小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在探究中,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组内,小学生进行积极发言,合作探究,由小组选派出代表进行观点的发表。通过这一方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阅读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对阅读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同时,突出学生语文阅读学习能力培养,把握求异情境创设,提升阅读学习的深度,进一步发展小学生语文思维能力,为小学生日后的成长及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推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有效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为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加深对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并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利用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阅读教学指导,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使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使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康桂芳.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169+183.

[2]刘东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7):91-92.

[3]车桂霞.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对情境体验的有效运用[J].才智,2019(24):24.

[4]李先洪.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境创设研究[J].亚太教育,2019(08):68.

[5]王敬平.如何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4):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