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效能及其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积极心理学的效能及其运用

朱鸿雁

95795 部队教研部 广西桂林

541003

摘 要:现在我国对于心理学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始朝向更为深入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相关专家开始注意到,心理学不仅可以对人们心理的损伤以及缺陷有积极影响,同时还会充分挖掘人们自身的潜能。所以随着心理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心理专家开始逐渐把心理学理论应用在部队建设发展方面,而下文就将对积极心理学在其中的效能以及运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使用效能;运用措施

现在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基本上都保持在了高速发展的状态,随之各个国家之间的竞争力度也就有所上升。所以如果我国想要提升自身硬实力,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保证军官部队的优秀性。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同时社会各界的压力也在不断增大,所以就导致大部分人开始产生心理上的负担,对于部队官兵来说也不例外。而如果心理专家可以使用积极心理学服务于部队官兵,那么不仅官兵的心理疾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在部队中还会形成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更加有效推动部队建设发展。

1 积极心理学的效用

1.1 更新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理念

对于以往比较传统的心理服务工作来说,其主要工作任务是解决部队官兵心理上的疾病,帮助其摆脱心理上的痛苦。但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其认为心理服务工作的实际开展目标并不是对心理创伤进行修补,而是对人性中的积极方面以及健康功能进行特别强调。以部队心理服务工作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在对官兵的力量以及心理强势成功塑造完毕以后,其心理上的疾病不仅可以得到有效的治愈,同时导致各种心理障碍产生的因素还会因此减少。最后,积极心理学的存在是心理服务工作理念得到更新以后,导致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不再是预防或者治疗官兵在参与互动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而是会着重研究心理力量以及优点,对病态弱点和损害等方面的研究也会有所重视。

1.2 前移部队心理服务工作关口

对于心理问题来说,其与生理疾病还是存在相似之处,即都存在病情从一般发展到严重的一个过程,如果发现及时且做好处理工作,那么心理问题对官兵带来的影响也就越小。在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主要研究重点就是主观角度的积极情绪以及个人角度的积极人格特点等。这些和研究的存在不仅会为心理上存在问题的病态人群带来帮助,同时在一般人群中也可以发挥自身积极性的作用。对于积极心理学来说,其所注重的是对官兵在训练过程中以及生活过程中所存在的正能量进行挖掘。从客观角度出发,其可以带来前移部队心理服务关口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引导官兵以更为包容的心理去看待自己和接纳他人。这样一来部队中的幸福感就可以得到有效提升,同时产生心理疾患的概率也会因此有所下降。

1.3 完善部队心理服务工作方法

心理工作人员在部队中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时候,主要使用的工作方式大概分为以下五种,即心理教育法、测量法、调节法、干预法以及咨询和治疗法。虽然这些工作方式可以在不同阶段的心理问题中发挥有效作用,并且也对部队官兵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积极性影响。但经过调查结果可以显示,官兵产生心理疾病的概率却处于了直线上升的状态。所以基于此可以看出,工作人员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时候,不能只利用修补缺陷的方式帮助官兵摆脱烦恼,而是要主动对官兵的心理品质进行挖掘,并提升官兵心理力量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解释,引导官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心理问题。所以心理工作人员在部队中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对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应用,以此来弥补心理服务工作中方法上的空缺,提升该工作实际效果。

2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应用

2.1 培养官兵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工作人员在对积极心理学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对官兵所要参与的实战化训练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再以此为基础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提升官兵的新动力以及抗压耐挫力等,以此来保证官兵可以形成真正的军人战斗血性,这样一来面对任何一种挑战或问题的时候,官兵都可以以敢打必胜的信念轻易的越过这些困境。除此之外,心理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在部队中积极弘扬我军战斗精神,对于一些与官兵利益相关的敏感问题,心理工作人员都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依法解决。以此来做好官兵的科学统筹引导工作。最终心理工作人员就可以在部队中建立有利于官兵心理健康发展的思想环境以及人际环境,降低官兵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

2.2 增强官兵积极的心理体验

心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融合式以及嵌入式的方式进行使用,以此来保证思想整治教育可以有效的融入在军事训练中,以此来提升心理服务工作的实际效果。除此之外,心理工作人员还要注意尽可能的使用肯定式后者赞美式的工作方式,以此来对官兵在训练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挖掘,保证官兵可以从中感受到自己在训练过程中产生存在的幸福感以及满足感。最后,心理工作人员还可以利用该方法帮助官兵不断获得更多积极性的心理体验,以此来实现预防心理问题出现的工作目的。

2.3 挖掘官兵积极的心理潜能

心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心理服务工作的时候,还可以利用积极心理学对官兵的心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在此过程中,心理工作人员需要把心理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聚焦潜能方面,利用自我暗示以及自我调适等方法对官兵进行训练,这样一来官兵就可以自主感知到积极向上的力量,同时官兵还可以结合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活动以及训练计划,保证心理服务工作的实际效果。最后,心理工作人员还要对官兵参加活动的表现进行评价以及修正,以此来不断的充实以及锤炼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

3 积极心理学的拓展应用

3.1 心理知识普及

心理工作人员在开展针对部队官兵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可以主动向部队官兵普及心理知识,同时在心理弹性训练中有效融入积极心理学教育,并把其作为核心训练内容。除此之外,心理工作人员还可以结合基层部队的实际训练情况以及各个官兵的心理特点,定期开展积极心理学课程,把讲课重点放在心理健康教育上,并提前规划合理的教学内容。这样一来不仅心理知识的普及渠道可以得到有效的拓展,同时部队官兵也会对积极心理学有更多的了解,并主动调整自身的心理状况。

3.2 心理测试评估

心理工作人员可以对快乐问卷、抑郁自评量表以及优点问卷等进行使用,定期组织官兵对这些表格进行填写。而官兵在填写完毕以后,心理人员需要注意从中分析出官兵身上的心理优点,然后实际测量结果与官兵的思想行为进行有效结合,以此来完成官兵实际心理状况的评估。在评估完毕以后,心理工作人员就可以结合评估结果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解决措施,改善官兵的心理状况。

3.3 心理咨询疏导

心理工作人员还可以积极引导官兵对人生中存在的幸福以及快乐进行关注,同时组织官兵对主动去追寻新兴趣,保证官兵可以以“快乐享受当下,充满希望面对未来”的心理看待自己的生活。除此之外,心理工作人员还要主动对官兵进行心理方面的咨询,帮助官兵建立积极性的心理机能,使官兵可以以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周围的一切事物,保证整个部队的和谐发展。最后,心理工作人员在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官兵存在心理障碍,那么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定治疗方案,并使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式,严重情况下心理工作人员还可以借助药物对官兵进行治疗,尽可能在最短时间内帮助官兵解决心理问题。

4 结束语

总之,对于部队的心理工作人员来说,其一定要转变自身的工作理念,并对积极心理学的使用加以重视。在此过程中,心理工作人员可以主动利用积极心理学来引导官兵形成积极性的心理态度,之后对官兵的心理潜能进行充分挖掘。这样一来官兵不仅可以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的部队生活,同时还可以在部队中形成积极向上的训练氛围。

参考文献:

[1]郭乐祥.论积极心理学的效能及有效运用[J].理论观察,2017(04):159.

[2]柳青.积极心理学在部队建设中的应用[J].理论观察,2016(11):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