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5
/ 2

关于公路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研究

马浪

陕西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道路工程建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工程施工质量受到普遍关注。路基路面是公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施工单位要加强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管理,加强施工过程控制,来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引言

路基路面的施工质量是公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关系到车辆安全通行以及公路的使用寿命。从近年来投入使用的公路现状来看,常见问题主要有路基不稳固、压实度不足、渗水性差和路面高低不平等,这暴露出公路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质量控制不到位的情况。为规避上述问题的发生,公路工程建设必须将路基路面施工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优化施工技术,构建完善的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1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的作用与特征概述

对于公路路基施工来说,主要根据既定的线路方位,科学利用施工技术,以便完成带状构造物的构建任务。作为公路工程中十分关键的构成部分,依靠路基可以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与安全,完成对路面荷载承载的任务。通过科学进行路基施工管理工作,能够确保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质量,达到行车的相关标准规定,可以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积极开展公路路基路面施工管理工作,能够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有利于加快公路工程建设工作的发展速度。

2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2.1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参照公路工程设计图纸,编制完善的施工组织规划方案,将施工组织规划方案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其次,结合公路工程施工标准,选择适宜的施工材料,完善施工工艺;再次,根据施工需求,优化机械设备组合形式;最后,组织施工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明确技术标准要求。在公路工程正式施工前,还要对施工现场予以清理,避免垃圾杂物干扰施工。

2.2开挖施工

开挖是路基施工过程中的基础部分。一般情况下,如果待建公路里程较短,可以采用横向开挖的方法,如果公路里程较长,则需要分层开挖。在路基开挖之前,要全面勘察地质状况,如果有软土地基分布,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夯实法、换填法等施工技术进行改善,如果施工过程降雨天气较多,则需在作业区设置边沟、排水沟,且做好边坡防护工作。

2.3路基填筑

清除填方内的杂物、压实基地、测量标高;合理选择填筑材料,保证填筑材料通过试验;在填筑时,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保证压实厚度达到技术规范要求,将厚度控制在20-25cm;在降水集中的夏季施工时,应加大填筑层表面的横坡度,避免受积水浸泡影响而降低路基施工质量;整理路槽,对边坡防护进行修整;按照规范要求回填结构物台背填料,采用分层填筑施工技术,每层厚度为10-20cm,每层均按照填筑、碾压、检测的顺序施工,以保证路堤的稳定性。

2.4压实施工

路基压实是夯实路基基础的关键过程,目的在于提高路基稳定性和强度。在开始碾压前,应合理控制混合料的含水量,保证最后的压实效果。在压实过程中,可以借助振动压路机来对其进行碾压,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来进行施工。在初压过程中,应使用13t的振动压路机来对其进行初压,碾压1遍即可,速度控制在2km/h,然后接着对其进行复压,使用25t的振动压路机,反复碾压3遍,速度控制在3km/h,最后再用一台13t的压路机碾压2遍。如果在碾压后的路面并没有任何的印记和下沉现象,即符合标准。

2.55路面排水

路面排水采用多种排水设施,排水系统需达到路面排水的相关规范要求;在开挖沟槽时,每25m为一段放置出水沟边桩和中桩,机械开挖深度10-15cm转换为人工开挖,控制好开挖深度,不允许破坏坡面原土层;开挖后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验,待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混凝土浇筑工序;混凝土浇筑要保证连续施工,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次层混凝土浇筑。在施工过程中若出现间歇情况,则要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当间歇时间超过2h,则必须按照施工缝进行处理。

3公路桥梁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3.1选择适宜的填筑方式

选择适宜的施工技术相当重要,对整体的路桥质量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公路桥梁施工技术管理中,首先应该选择适宜的填筑方式,结合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进行分层填筑。其中填筑方式包含了垂直分层、水平分层以及水平垂直混合填筑等方式。选择怎样的方式都应该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需求和填筑设备的性能要求。采用分层填筑路基的方式,直接提高了整个路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通常情况下,采用水平分层以及水平垂直混合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提升路基的稳定性。此外,对于比较恶劣的地质环境,路基填筑难度较为高的公路桥梁路基施工时,可以采用强夯或者高压的方式进行施工。

3.2防治不均匀沉降

在使用公路时,目前不均匀沉降引道已经成为公路路面的主要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行车安全,针对现有情况,需在施工过程中,对不均匀沉降进行有效控制,外界因素是施工过程中的不利因素包括渗入地表水等,是造成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导致沿填料的缝隙流出土体,后期阶段会促使车辆的荷载不断沉降,对于防治不均匀沉降,应依据引导土质情况和施工区域地基承载力,对引导进行合理设计,除此之外,还应了解土层空隙和含水情况,在施工时使用合理管理方式,提升技术力量,科学管理工序和现场,加强控制引道路基的填筑材料质量。

3.3完善路基排水设施

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务必加大对路基路面排水工作的重视度。参照公路路基概况,优化排水系统设计,提高施工现场排水效率,以此为后续施工作业创造良好条件。通常情况下,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现场的排水设施主要包括截水沟、急流槽、边沟等。按照排水方式差异,可将其划分为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两类。客观地说,这两类排水方式的适用环境是不同的。地下水位较低、降水量小的地区,适宜采用分散排水方式;而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且降水量大的地区,适宜增设盲沟、渗井与暗沟进行排水。只有做到路基施工现场排水系统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有效改进整体路基施工质量。

3.4加强路基路面的养护工作

公路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完工后,应该加强对路基路面的养护工作,这是提升工程质量和使用年限的基础保障。作为工程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只要定期对桥梁和公路的路基面排除故障进行处理,防止长期的降水对路面进行冲刷降低结构的稳固性,加强对护坡的加固处理,采用不同的材料和施工技术对边坡做好防护措施,定期对路基路面做好排水工作,这样才能提升路基路面的稳定性和强度。

结语

综上所述,公路工程是我国较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应加大对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重视,结合公路工程的建设要求和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对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管控,加强对公路的养护维修,以此增强路基稳固性,提升公路工程的建设质量,推动我国交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明.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09):256-258.

[2]祝月朋.公路工程项目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12):104-106.

[3]田文泽.对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6):215-216.

[4]许双军.公路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9(11):140-141.

[5]岑思召.交通土建工程路基路面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3):115.